西燕慕容冲屠城事件原因浅析

2017-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西燕在当时,作为一个连十六国都算不上的极为短暂.不稳定的小国,在史料中留下的痕迹并不多;而慕容冲作为西燕的第二位皇帝,既非开国之君,亦非亡国之君,在史料中最多也只能他人的传记中出现,或者在正记之后的"附"中出现--当然,西燕的其他皇帝也是同样的地位,有的甚至只出现一个名字--其一生在史书上留下的最深的一笔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主体事件--屠城了.所以在历史界很少对其人其事进行过单独的研究与论述,在这里对这一事件进行研究,不仅是对屠城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也是对慕容冲其人的人生与性格的一次深入

西燕在当时,作为一个连十六国都算不上的极为短暂、不稳定的小国,在史料中留下的痕迹并不多;而慕容冲作为西燕的第二位皇帝,既非开国之君,亦非亡国之君,在史料中最多也只能他人的传记中出现,或者在正记之后的“附”中出现——当然,西燕的其他皇帝也是同样的地位,有的甚至只出现一个名字——其一生在史书上留下的最深的一笔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主体事件——屠城了。所以在历史界很少对其人其事进行过单独的研究与论述,在这里对这一事件进行研究,不仅是对屠城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也是对慕容冲其人的人生与性格的一次深入探讨。 

 

屠城一事不仅是慕容冲在其一生中在史书上留下的最深的一笔,也是其最为后代诟病的一事,是其居于“暴君”之榜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一事件,并不能简单的归于北方“蛮夷”的习惯政策,而是交杂着复杂的个人感情、民族仇恨、宗族恩怨和政治纷争,可谓是国恨、家仇、私怨三位一体,极具复杂性。1 

慕容冲其人1.1 

慕容冲小传 

西燕威帝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十六国时期西燕国第二任君主,鲜卑人,前燕帝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母慕容俊皇后可足浑氏。前燕时期父兄在位时曾被封为中山王、大司马。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慕容冲年仅12,因为姿貌过美竟被前秦天王苻坚占作娈童,与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坚宠幸。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于淝水之战大败次年(384年)慕容冲之叔慕容垂于河北叛变,兄慕容泓亦于华阴举兵称济北王,因此时任平阳太守的慕容冲也在河东起兵,其后并归慕容泓,一同西进长安。不久,谋臣高盖等人杀慕容泓,改立慕容冲为皇太弟。385年,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宫,改元更始,之后经过一番惨烈的攻防后占领了长安,然后屠城。更始二年(386年),为左将军韩延所杀。后被其子慕容瑶(一作望)追谥为威皇帝。1.2 

关于西燕屠长安城事件 

公元385年,慕容冲率西燕军队杀入长安城,纵兵烧杀掠夺,见人就杀,死者不计其数,伏尸遍地流血千里。《北史》记载:“冲毒暴,及坚出如五将山,冲入长安,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数。”[1]《资治通鉴》卷106这样记载:“冲纵兵暴掠,关中士民,道路断绝,千里无烟。”[2]1.3 

慕容冲生平四次角色转换 

在选题缘起中曾经说过,慕容冲的个人经历是极富戏剧性、也是极富悲剧性的。就个人角色的变化而言,慕容冲短暂的只有27年的人生却经历了数次变化:

前燕皇子→亡国之奴卑下娈童→平阳太守→西燕皇太弟→西燕威皇帝

五个身份构成了慕容冲一生的经历,每一个身份对于慕容冲而言都有着不一般的意义。正面首先以这五个阶段为线索简要介绍一下慕容冲的生平。 

第一阶段,前燕皇子,这意味着慕容冲的出身及其幼年的生活环境,也正是这种出身给了当在将来反秦复国的欲望和资格,而也正是这种出身,为其在复国过程中政治派别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身份,或者说是由第一个身份向第二个身份的转变,是对慕容冲的人生产生着最大的影响的事件。公元380年,苻坚灭前燕,将慕容冲及其姐清河公主携入宫中,从煌煌清华皇子、中山王、车骑将军、大司马到任人欺凌的禁脔,并且还沦为人们的笑柄,其中的苦涩、屈辱恐怕非一般人可以想像,慕容冲对苻坚的态度、对长安城的态度的形成这也可算作一个最重要的根源了。 

从娈童到平阳太守,是在苻坚的丞相王猛的强力劝说之下,苻坚不得以“忍痛割爱”,将慕容冲许放出宫去,这一步,也是慕容冲由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走向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第一步,在其任平阳太守的十几年中,慕容冲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想来也是在等待时机。 

时机终于被等到了。公元383年,由苻坚发动的淝水大战前秦大败。此时前秦境内各个被征服的少数民族的前贵族纷纷起来反抗,慕容冲也在其叔慕容垂于河北起兵、其兄慕容泓于华阴起兵之后,也于平阳起兵。不久慕容泓被贵族所杀,慕容冲被立为“皇太弟”;等到前燕幽帝慕容暐试图刺杀苻坚失败被杀之后,慕容冲于阿房称帝,完成了他由皇太弟到皇帝的变化过程,也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角色转变。2 

慕容冲个人政治心理对屠城的影响。 

政治心理学中研究决策者的个性对于决策的影响的一派学者认为——一切客观的环境和现实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决策者的心理过程才能发挥作用;决策者一般都有一种“从内向外”的看问题的方法,来自外界的信息通常是经过由他们的态度、信仰、动机构成的“透镜”,有选择地过滤和吸收后才有意义。而个人经历,又是政治心理学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本部分中,将就慕容冲由于其极具跌宕起伏的个人经历对其政治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分析出其个人经历与屠城这一项决策之间的关系。2.1 

慕容冲个人经历对其政治心理的影响 

在慕容冲的五个角色、四次角色转变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第一次角色转变。在这一次转变上,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到精神上都经历了相当大的转变。对于全体前燕贵族而言,这种转变都是翻天覆地的。苻坚灭前燕后,把徒何鲜卑四万多户迁移到关中,安置在长安城内和近畿各地。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陷于被奴役的悲惨境地;就是少娄上层分子的子弟,生活也变得穷困起来。如慕容廆弟、慕容运孙、后来的西燕高宗慕容永,“徒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靴于市”(《魏书•徒何慕容廆传》)。[3]虽然慕容冲从灭国起就被苻坚带入宫中,没有经历这种贫困的物质生活,但这样一种普遍的贵族生活状况,对于慕容冲而言也是一种视觉上、情感上的冲击。主要从慕容冲对苻坚的态度、对长安城的态度两个方面分析。总得来说,对苻坚和对长安城的态度基本上决定了他会对长安城做出屠城的决策。2.1.1 

慕容冲对苻坚的态度 

慕容冲对苻坚应该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个人情感夹杂于民族仇恨、宗族恩怨和政治纷争。前燕灭国、慕容冲姐弟被掳走的那一年,慕容冲仅有11周岁,而出宫任平阳太守是在公元373年,14周岁的时候,正处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叛逆性极强、可塑性极强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慕容冲是依赖一种极不正常的性关系而生活和成长的,《晋书•苻坚载记下》记载:“初,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完后庭。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这样一种叛逆之下,使得慕容冲对苻坚产生了一种极为痛恨的情绪,以至于385年慕容冲兵临长安城下时与苻坚发生了这样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