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柳鸣九 子在川上——柳鸣九散文随笔精选

2017-1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父亲的故事 只要桌上洒有一摊茶水,他总是用筷子蘸着在桌面上写写画画,有时是练正楷,有时是练草书,几乎每坐在桌前,他都这么在桌上操演,甚至是亲戚朋友坐在一起谈事聊天时,他往往也要这么"开小差".从我幼年的时候起,父亲在我心里就是这么一个形象. 据长辈们讲,从一进城当学徒起,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到我记事的时候,也就是他进入中年时,他已经练就了一手好字.他的字,在体态上,有颜真卿的稳当匀称,在笔法上,则有柳公权的俊秀遒劲.对于这一手字,他是很得意的,常听他说:"

    父亲的故事 只要桌上洒有一摊茶水,他总是用筷子蘸着在桌面上写写画画,有时是练正楷,有时是练草书,几乎每坐在桌前,他都这么在桌上操演,甚至是亲戚朋友坐在一起谈事聊天时,他往往也要这么“开小差”。

从我幼年的时候起,父亲在我心里就是这么一个形象。 据长辈们讲,从一进城当学徒起,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到我记事的时候,也就是他进入中年时,他已经练就了一手好字。

他的字,在体态上,有颜真卿的稳当匀称,在笔法上,则有柳公权的俊秀遒劲。对于这一手字,他是很得意的,常听他说:“文化高的人看了我开的筵席菜单,都说字写得漂亮,没有想到一个厨师能写得这么好。” 他出生于贫困的农家,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

只念过两个月的书,从6岁起即替人家放牛。湖南的春秋天气并不寒冷,但他因为没法穿得不单薄,放牛时常要靠着土坡避风躲寒。11岁时进城到一家有名的酒楼里当徒工,他妈把他送出村外,伫立远望,久久没有离去。

从此他由于谋生与颠簸,再没有回过乡下,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只是在几年徒土生涯中,用竹筒里好不容易攒下的全部零钱,终于买得几丈“洋布”,请人捎回乡送给家里的老妈,但老太太没有收到就离开了人世。

以罕见的刻苦与勤奋,他熬到了“出师”,结束了徒工生活,先作为廉价劳动力在餐饮业闯荡了多年,风餐露宿、漂泊颠沛,有些夜晚,仅以一条长凳为床。而后,逐渐以做得一手好菜与写得一手好字而颇有名气,得以有人经常雇用,他这才娶上了妻子,接二连三生了三个孩子。

按当时世俗的眼光,他在这方面运气不错,竟然三个都是男孩。但拖儿带女,养家糊口,难度更大,虽已成了“名厨”,上了一两个档次,但仍天南地北,浪迹东西,艰辛如故。

不过,毕竟成了“名厨”,只要不是失业,以“ 黄牛式”的勤劳辛苦,倒也能换来全家不饥不寒的日子。 除了谋生与繁衍后代,人与动物的区别恐怕就是对下一代的期望与用心了。

人的层次不同,对此虽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但皆有之,却是共性。这位农民之子,这位厨房里的劳工,也有自己的理想与方式。尽管他在本行当中出类拔萃,但他从没有想过培养自己的儿子跟着他干这一行,哪怕是动用三个男儿中的任何一个。

其实,作为一个跑单帮的个体户,他跟前急需一个徒儿,一个助手,何况,他还有好些烹调的绝招、独学有待传授……他常叹息自己这一行苦不堪言。如何苦不堪言,我没有体会,不知道,但我的确见过体胖怕热的他在蒸笼一般的厨房里,在熊熊大火的炉灶前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全身汗如雨下……他常抚摸自己孩子的头,感慨道:“爹爹苦了这么多年,就吃亏在没有文化……好伢子,你们要做读书人。

” “做读书人”,这就是他对下一代的理想与期待。

理想不小,但他自己的能耐却极其有限,他身上毫无可以泽及后代的书香,没有可以使后人轻易受惠的“秘方”与技艺,他只有那点可怜的文化经验——练字,只能把这点简易的经验,用来种他那“三亩实验田”。

因此,我们兄弟三人从小就必须服从努力练字这么一个“硬道理”,这条“死规定”。他常教训我们道:“写得一手好字,那就是敲门砖,就是看家拳。”当然,他待我们比待他自己宽厚得多,他并不要求我们像他那样蘸着茶水在桌面上练字,而是花钱替我们买笔、买墨、买砚、买纸,还有字帖。

于是,练字就成为了三个小子每天必修的“日课”,这条硬规定对长子更是“雷打不动” 。这不难理解,他可能是最殷切希望早日从长子身上看到效果,就像皇帝老子总想要长子来传承自己的帝国。

要当读书人,当然要进学堂,这是常识。这常识,他懂。也正因为是世人所公认的常识,所以在他心目中更成为了一条神圣的准则,他执行起来,似乎想要比常人更认真、更执著、更不打折扣。

谈何容易!要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为养家糊口而浪迹天涯的“民工”,民工子女上学在当今尚且如此之难,在当时也就更难了。虽说当时没有户籍制、就近入学的法规,以及赞助费的障碍,然而仅学费就是一般人家承受不起的。

更主要的困难是,要照顾孩子在固定学校里就读,往往就要放弃掉一些比较合意的就业机会。 于是,自从我们兄弟三人到了入学年龄之后,我们的上学问题,就成为了家里头等重要的大事。每迁徙到一个城市,父母亲最优先安排的事情便是赶紧替我们找学校,让我们及时地上学念书。

父亲每新谋得一个工作,或者每遭到一次失业,因而需要全家搬到另一个城市去时,何时迁居、何时动身都是以我们在学校的“档期”为准,决不耽误我们的学业。

正因为一辈子都在悲叹自己没有文化,这一对父母,始终竭尽全力坚持着他们可怜的“子女上学读书至上主义”。虽然从抗战时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初,全家一直是东西南北,不断颠沛迁徙,他们的长子却几乎从未中断过从小学进初中再升高中的学业,而且由于他们竭尽了全力,耗尽了积蓄,这小子每到一个城市都得以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从南京的中大附中、重庆的求精中学到湖南的名校广益中学与省立一中…… 巴尔扎克有一篇很著名的小说,写的是巴黎一个贫苦的挑水工人,出于爱心,以自己一个子儿一个子儿攒起来的全部积蓄,支持一个贫困大学生完成了高等教育,最后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医生。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