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九文集国内首发 今天参加《柳鸣九文集》(十五卷本)的首发式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曾经在一篇旧文里提到柳鸣九先生约我写稿子,现在想起来,如果所记不错的话,和柳先生第一次结下写东西的缘,大约是在1993年,在北外的院子里.       那天<外国文学>的王伟庆请我们几个朋友在北外东门外的一个小馆子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正是暮色四合时,我们一边闲聊,一边在北外的院子里闲逛.这时我的前妻接到了柳先生的一个传呼.那时大多数二线和二线以下的闻人还都使BP机,用那种砖头似的大哥大的大多是私企老板,而且还是少数.电话给柳先生打过去,得知东北的一家出版社要搞一套书,名曰<

       曾经在一篇旧文里提到柳鸣九先生约我写稿子,现在想起来,如果所记不错的话,和柳先生第一次结下写东西的缘,大约是在1993年,在北外的院子里。

       那天《外国文学》的王伟庆请我们几个朋友在北外东门外的一个小馆子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正是暮色四合时,我们一边闲聊,一边在北外的院子里闲逛。

这时我的前妻接到了柳先生的一个传呼。那时大多数二线和二线以下的闻人还都使BP机,用那种砖头似的大哥大的大多是私企老板,而且还是少数。电话给柳先生打过去,得知东北的一家出版社要搞一套书,名曰《诺贝尔奖获得者传记丛书》,问有没有兴趣写。

打电话的人当时婉拒了,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没有准备。后来柳先生留了活话,让再考虑考虑。        我当时就站在一旁,电话里的话来话去听得一清二楚,当即告诉打电话的人,这个事可以答应下来,就写1969年的诺奖获得者、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

我敢于答应这事,盖因为此前我正发飙似地阅读和思考贝克特。

所谓发飙是指爱不释手,常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流着热泪彻夜通读;还指只要听说哪里有关于贝克特的书或者文字,一定要设法弄来,先睹为快;尤其指我当时已经抄了整整两个卡片盒的卡片,里头全都是贝克特、尤内斯库、阿达莫夫、热内、马丁·艾斯林等等。

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我当时具有的,一本迪尔德丽·贝尔写的《贝克特传》、一本马丁·艾斯林的《荒诞派戏剧》,两本书的德译本我手里都有,而且我都大致看过。

       闲话少说,整个事这样敲定下来:字数在大约20万字,稿费在大约千字三、四十元,给的时间好像是一年。后来那本书如约写出来,由长春出版社出版。

那套书后来出了十几本,柳先生是主编,外文所颇有几个人参与了写作。        实话实说,那本书在专业人士里少有影响。

搞英美文学的,还有搞英美戏剧的,大多对著作者的学术背景很看重(其实所有搞专业的都重视学术背景,这是对的),对专业著作的学术史的逻辑很看重。以我当时的“野鸡”身份,所谓“暗门子”,哈哈,要想进入他们的视界,受到他们的垂青,对他们产生些微的影响,那是相当难!

      但这本书在创作界有一定的影响,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时不时有写小说剧本的或者搞评论的问我:写《贝克特传》那个某某,是不是你?几年前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有一个搞乐评的,喝了酒以后红着脸膛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我是读着你的书长大的。我再年轻一点的时候枕头下面有几本书,你的《贝克特》是其中的一本。那时我的梦想是当个作家。       书归正传,应该是在那之后,我应约给柳先生写过一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