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的女儿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转轨
创新战略——从以跟踪为主到以原始性创新为主 管理理念——从重项目、重设施到“以人为本” 政策对象——更加注重调动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徐冠华连任新一届政府的科技部部长。
连日来,他一直忙于科技工作调研并谋划我国科技发展的新战略。记者见缝插针采访了徐部长。 记者:你觉得连任科技部部长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中,你认为科技工作最主要的挑战和压力来自哪里?作为部长,你打算如何应对? 徐冠华:我是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员。
改革开放的大潮把我推到领导岗位,我十分珍惜这个为祖国、为广大科技人员服务的宝贵机会。
在任期内,我要努力为祖国科技事业多做一些实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当前,科技部正在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科技工作思路。
重点是在创新战略上实现以跟踪为主向原始性创新为主的转变;在管理理念上从重项目、重设施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科技政策对象上,要在继续关注科研院所的同时,更加注意调动高校、企业、地方和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组织起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努力形成科技工作万马奔腾的新局面。
在调整工作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
这将是今后二十年科技工作的行动纲领。规划的制定和成功实施,将对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发挥重大影响。 二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重点是继续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分类改革,大幅度增加对社会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实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建立大型科研设备、科技资料、科学数据等的共享机制,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架设桥梁和联系纽带。
三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组织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实施若干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专项。
四是以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为中心,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先导作用。 五是通过积极参与重大国际多边科学合作计划,参与国际学术组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科技全球化进程。
记者:在你担任上一任部长期间,科研领域的原始性创新一直是你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我国在神舟四号、水稻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你如何评价目前我国原始性创新工作?今后有什么具体措施? 徐冠华:近年来,我国确实取得了一批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但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例如,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仅有15%的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总数只相当于美国或日本的1/30;在全国发明专利中,外国企业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在信息技术领域占到90%,在生物领域占到87%。
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我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日益森严苛刻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信息产业领域的“空芯化”就是一例,凸显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实现原始性创新,关键要靠人才,特别是要有一批一流的尖子人才。
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研究集体或一个高技术企业就是一个人才梯队,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要求这个梯队所有人都是尖子人才,但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
而且往往正是这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研究团队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尖子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政府在人才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为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在硬环境方面,我们要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加速构建起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
在软环境方面,我们要形成科学规范的科技评价体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让科学家在一个相对稳定宽松的氛围中不断探索。这就像是森林中的蘑菇,只要有了充足的养料和水分,蘑菇就会自然而然地成片生长出来。
记者:虽然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一谈起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普通人自然就会有一种距离感,你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吗?作为科技部部长,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水平? 徐冠华:这种距离感说明科技普及工作亟待加强。
首先,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普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真克服重创新、轻普及的倾向。
实际上,科技进步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应用,在于广大公众认知和接受的普遍程度。因此,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就像是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一只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科技界要把科技普及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努力破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去科学技术的神秘面纱,使科学技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民众、走向社会,确保科技发展始终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最近科技部会同中国科协等部门,已经提出了加强科技普及的一些举措,包括加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订科普工作长远规划,支持科普场馆的建设,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建立科普工作激励机制等。
我相信这对科普事业将会产生实质性推动作用。
记者:你是从学者、院士逐步转到领导岗位的。对于这种角色的转变,您有哪些特别的体会,对您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徐冠华:在就任科技部领导之前,我一直从事研究工作,对科研工作有切身的体会,与科技人员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我认为这对于做好科技管理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直到今天,我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第一线的许多科技人员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维系着很好的个人友情。
同时我也深知,科技管理毕竟不能等同于科研工作。科技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科学研究相比,科技管理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就更加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决策的勇气。
要具备这些品质,必须更加勤奋工作和努力学习。所谓学无止境,业精于勤,对于科学家重要,对于政治家来讲也同样重要。 记者:作为科技部部长,你在为国家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方面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徐冠华:如果一定要我对青年科学家提几点希望,我想一是要有使命感。
要避免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
二是要努力开拓知识面。广博的知识是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三是要学好数学和外语。这是科学思维、知识更新和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 (刘亚东) 《科技日报》200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