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文三月名单 《再说神秘的“三月名单”》(五)
《再说神秘的“三月名单”》(五) 江淮荷花 安子文“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倒是给中共中央出了个难题:当时的毛泽东本来就没有打倒刘少奇的考虑,毛泽东当然有自己的战略考量,如果有人要刘少奇的好看,向刘少奇提提意见,削掉刘少奇的一些威和势,甚至权利,毛泽东当然是乐观其成。
但是如果说要彻底扳倒刘少奇,实事求是的说,当时的毛泽东还真的不想,也确实没有准备。 而没有准备的事情毛泽东是从来都不会干的,这叫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战,这在毛泽东是一以贯之的,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就是这样,没有改变过。
所以就“三月名单”这个问题来说,毛泽东还真有一点猝不及防,真的有一点毫无准备,在毛泽东当时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中,刘少奇还只能是附带的配脚,所以毛泽东并不想在“三月名单”问题上过多的做什么文章。
刘少奇作为“三月名单”的真正幕后之人,也当然不想把事情闹大,当然想千方百计的息事宁人。而周恩来当时虽然不明就里,虽然当时在“财经会议”上的处境确实非常艰难,几乎被毛泽东逼到了绝地。
但周恩来历来是讲团结、讲大局的,当然也不愿意“三月名单”问题的发嚣。于是结果就出来了:中共中央在审查了安子文的检讨之后,认为安子文私拟政治局委员名单确实违反了党的纪律,必须给予批评教育,并随后于7月末宣布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毛泽东也宣布:“此事到此为止,不许扩散。” “三月名单”事件本来到此可以结束了。名单是安子文拟的,事由是饶漱石挑起的,目的是想整安子文,安子文为此还背了个处分,毛泽东也宣布“此事到此为止。
”整个事件和高岗没什么关系,高岗只是被安子文请到家中看了这个名单,并私下里告诉了中央组织部的部长饶漱石,如此而已。从根子上说:“三月名单”的事情真的同高岗即便有关系也应该不大。
可是接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处分的是安子文,几个月后板子却打在了高岗的屁股上。说高岗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这个名单,并且说过“有薄无林”的话,甚至由毛泽东亲自出面“要认真追查”,进而成了高岗十条大罪之中的一条:“利用某同志错误地关于中央政治局及中央各部名单的个人意见,制成各种流言,广为挑拨。
”用来证明高岗反党及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的例证。
而私拟“三月名单”并受到了处分的安子文在党的八大上既进入了中央委员会,又正式担任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这段历史是如此的诡异,以至60年来人们议论纷纷,说不出其中的所以然。高岗的秘书赵家梁在《半截墓碑下的往事》一书中写道:“高岗在反省时谈到,大约在1953年4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送来一份文件,要他亲自签收,立等阅后收回。
在一般的情况下,中央传阅文件,即使很机密、很重要的文件都由中央机要局派去人传递,由秘书签收。
唯有这一次例外,是由毛泽东的机要秘书直接送给高岗本人,而且阅后马上收回。可见毛泽东对此文件之重视,也说明此文件之特别机密和重要。后来得知。这就是安子文拟的“八大”政治局委员和各部委分工名单。
高岗惊奇的发现,在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有薄一波而没有林彪。这个名单他以前从未见过。” 赵家梁在《半截墓碑下的往事》一书中还说“这个名单如何到了毛泽东的手里?传说不一,最可能是安子文呈送给毛泽东的。
”赵家梁显然是否定有“三月名单”的,赵家梁根本就不承认有“三月名单”的存在。这就更给“三月名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只好在“三月名单”的前面加上“神秘”二个字,谓之“神秘的三月名单”。
“神秘的三月名单”成了高岗研究中的死结。 其实,“神秘的三月名单”真的一点都不神秘。我们还是请出一个人来帮我们的忙吧,这个人就是马畏安先生。他并不是当事人,却写了一本《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的书,用的是“推测和想象”的手法,来描写和叙述高岗事件,搞图解史学,奉命史学,我们自然不能同意他的许多观点。
但马畏安先生是著名的党史专家,可以多少接触一点有关高岗的官方材料,他在写书的时候也不可能全用“推测和想象”,多少要写出一点“内部资料”。
马先生在书中的第251页这样写:“在1954年2月份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陈毅经过认真准备,作了题为《为增强党的团结和巩固与提高党中央的威信而斗争》的发言。
……听了陈毅的发言,刘少奇深受触动。……当天晚上,刘少奇驱车来到陈毅住处。 ‘过去我看错了人,信任了饶漱石,使你受委屈了,很对不起。’刘少奇诚恳,动情地对陈毅说。 ‘可别这么说,少奇同志,我这个人毛病也不少。
我们总算是互相了解了。来日方长啊!少奇同志!’陈毅抑制不住兴奋和感动。” 我们专门引用马先生书里面的这一小段文字以飨读者,这一段文字应该是真实的。在这段文字中尤为要注意的是“当天晚上”四个字,同安子文被饶漱石“震动”后的“当晚”何其相似。
而且当事人都是同样的两个人: 一是安子文,二是刘少奇。但不约而同,全是“当晚”,全是“当天晚上”迅速采取行动。安子文“当晚”不过是为了向刘少奇汇报饶漱石在一次中央组织部部务会议上的“震动”;而刘少奇的“当天晚上”,还专门“驱车”亲自直奔陈毅住处,也不过是为了陈毅在七届四中全会上的一次普通的发言。
这两个“当晚”、“当天晚上”,这两位大人物如此迅速的行动,同私自草拟中共八届政治局委员名单这件事相比,孰轻孰重,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显然得是,在1953年3月初的某一天,安子文草拟的中共八届政治局委员名单事件真正的是绝非偶然,而是一次有预谋的重大的政治行动,不过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或为了进行掩盖,或不愿意去想罢了。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清楚所谓神密的“三月名单”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