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的资料 马一浮是中国引进《资本论》的第一人

2017-10-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一浮,1883年生,原名马俘,一浮是他的字,别署湛翁.蠲叟,浙江绍兴人.马一浮聪明好学,博闻强记.他年轻时为了通读杭州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特寄寓文澜阁旁的文化寺,历时三年,足不出户,读书36000余卷,并记其要路,备随时取用.他工书法,真草篆隶均有造诣;娴诗词歌行,能自出机杼,不随流俗.此外,他还精通英.法.德.日.拉丁文和梵文.1903年6月,马一浮横渡太平洋前往美国,他以图书馆.书店为学校,遍读亚里士多德.但丁.拜伦.莎士比亚等人著作.当时美国圣路易斯正举办第12届世博会,中

马一浮,1883年生,原名马俘,一浮是他的字,别署湛翁、蠲叟,浙江绍兴人。

马一浮聪明好学,博闻强记。他年轻时为了通读杭州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特寄寓文澜阁旁的文化寺,历时三年,足不出户,读书36000余卷,并记其要路,备随时取用。他工书法,真草篆隶均有造诣;娴诗词歌行,能自出机杼,不随流俗。此外,他还精通英、法、德、日、拉丁文和梵文。

1903年6月,马一浮横渡太平洋前往美国,他以图书馆、书店为学校,遍读亚里士多德、但丁、拜伦、莎士比亚等人著作。当时美国圣路易斯正举办第12届世博会,中国首次以政府名义正式参加,派溥伦亲王为正监督(团长),因马一浮精通英、法、西班牙和拉丁文等多种外文,被聘为驻美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兼博览会中国馆外文秘书。

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外文书籍,并初次接触到《资本论》。这部书他在国内就已经听说过,一见可谓大喜过望。如马一浮在《一佛之北米居留记》里记述:“二月初二日……下午得英译本马格士《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予病若失矣。”文中“北米”即“北美”,“马格士”即“马克思”,“一佛”为当时马一浮的字,他当时名浮,字一佛。

1904年,马一浮又渡过大西洋来到欧洲,在柏林又买到一部德文原版《资本论》。1905年经日本回国,在日本小憩,其时日本人尚不知世界上有《资本论》,争相传阅,求之于马一浮。

马一浮回国后,自将购买的马克思《资本论》带回。他将英文版《资本论》赠给谢无量,德文版《资本论》送给当时还是光复会干将的“国学扶轮社”负责人刘师培。后来刘师培叛变革命投靠两江总督瑞方,“国学扶轮社”被抄,《资本论》流失于旧书摊,被谢无量发现(一说被马一浮好友马君武发现)。谢无量见有马一浮题款,遂将其购回,送给马一浮珍藏。

日本人后来居上,将《资本论》翻译出版,中国许多学者,陈独秀、李大钊、邵飘萍等都从日本读到《资本论》。马一浮深感未着先鞭,引为憾事。

到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出版了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这是我国第一部 《资本论》译本。同时,江西南康人郭大力与湖北黄冈人王亚南在流离中萍水相逢,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影响下,互相勉励与支持,从1929年开始合作翻译 《资本论》,历时九年,将三卷《资本论》全部译完。这是我国第一部《资本论》的全译本,1938年8、9月间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全书达180多万字。

竺可桢到浙江大学当校长后,即去杭州马所巷马一浮住处,劝其执教,但马一浮直至日本人临近杭州,才与浙大一起西迁并开始为浙大师生授课。竺可桢以“求是”为校训,特请马先生作校歌,马一浮欣然从命,他根据大学的使命特点和校训创作了校歌《大不自多》。歌词是文言文,其核心乃“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1937年,马一浮在流亡中的浙大开国学讲座,并将原赠刘师培的德文原版《资本论》送给了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从时间上看,马一浮是将《资本论》带回中国的第一人。竺可桢在日记中曾两次讲到此事。一次是听向达说起马一浮第一个将《资本论》带回祖国;一次是提到马一浮将原版《资本论》送给了浙大。

解放后院校调整,浙大分家,文科书籍大多归杭州大学收藏。马先生所赠之《资本论》也就成为杭州大学图书馆的珍宝。前些年,杭州大学又并入浙大了,不知这部《资本论》还在否?

马一浮一辈子过着清静的学者生活,读书、译书、著书。解放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上海市长陈毅元帅礼贤下士,尊重知识分子,曾专门到杭州拜望他。陈抵其门时,正逢马一浮午睡,陈毅乃在门外雨中伫立多时,这就是传诵一时的陈毅元帅“马门立雨”。这使马一浮十分感动,并由此与陈老总订下终生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