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与司马炎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 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新王朝的诞生,意味着一个甚至多个旧王朝和国家的覆灭。作为新王朝创建者的开国皇帝自然风光无限,而旧王朝最后的君主却被冠以“亡国之君”的称呼。一般情况下,新王朝对于前朝的“亡国之君”都是除之而后快,也即不希望为新王朝留下后患。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彻底结束了三国时代。那么,问题来了,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呢?
首先,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在失去荆州和关羽,加上刘备的夷陵之败,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一方,也是最早被灭亡的。公元263年,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派遣大军消灭蜀汉。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也即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刘禅在西晋的都城洛阳去世,享年64岁。对于刘禅来说,是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换而言之,对于司马昭以及司马炎,都没有加害刘禅,而是善待了这位亡国之君。
其次,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是第二个灭亡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对于魏国来说,占据北方中原地区,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
但是,因为曹丕、曹叡等皇帝的英年早逝,促使曹魏的大权逐渐落到了司马氏的受众。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通过除掉曹爽,从而彻底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此外,曹芳和曹髦二帝曾先后计划铲除司马氏,但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260年,司马昭使亲信贾充派遣武士成济杀害曹髦,事后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则没受牵连,并另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其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6年)逼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遂亡。针对曹奂这位亡国之君,司马炎同样是善待。
曹奂禅让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等权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炎优待曹奂,正如同当年曹丕对待汉献帝刘协一样,不仅没有除掉,反而是特别优待。
最后,在魏蜀吴三国中,握有长江天险的东吴,成为最后被灭亡的。公元280年,王濬所率的舟师首先抵达石头城下,东吴皇帝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去投降。面对主动投降的孙皓,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
之后,孙皓便在洛阳居住。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时年四十二岁,葬在洛阳的北邙山。由此,非常明显是,对于魏蜀吴三国的亡国之君,司马炎都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是厚待,分别赐予了王爵、公爵、侯爵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