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谈中医治病优势 【熊继柏】畅谈中医治病如何三因制宜
中医治病离不开整体观,所以中医一定要认识整体。所谓整体,它不仅包括人本身这个整体,更重要的是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尤其是天人合一。中医有一个著名的治疗原则叫"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关于因时制宜
中医重视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去处方治病,比如热天,以天热为主,就是多暑热;比如冬天,以寒冷为主,就是多寒。我们在治病的时候,那就肯定要区别热天和冬天,治病用药因时令而有所区别,热天我就要尽量避免用大热药。
比如我昨天作报告的时候,一个人向我提了个问题,是关于用附子30g。我当时就给了他一个全面答复。最后他们说我答复得很负责,我不负责行吗?他已经产生了误解,他因为误导产生了误解,他认为什么病都可以用附子,哪有这个道理?热天你就不能随便用附子。
大热天的时候,外面高温40度,你给人家开桂枝、附子、干姜、麻黄,就会出问题。我就遇到这么个事例,那还是早些年的事,有一位村支部书记得了病,恶寒,发烧,无汗,一身疼痛,典型的伤寒证的表现。
一个农村医生给他开了麻黄汤。这位医生读了《伤寒论》,照着《伤寒论》的麻黄汤开方,这是生搬硬套。麻黄汤开了以后吃了三付,一点儿都没好,照样是恶寒无汗。医生又让他吃三付,而且加了量。
结果第二个三付只吃了一付,鼻子开始出血,鼻衄,接着就是咳嗽吐血,那农村医生就慌了,跑了几十里山路,急急忙忙找我了。我去了一看,这个人脉象洪大,还是无汗,还是一身疼痛,还是特别怕冷。对于脉象洪大、舌苔黄厚,他偏偏看不到这一点,老是用麻黄汤,这不就麻烦了,这就出了大问题了。
我给他用什么方?用小承气汤加羌活、防风就治好了。小承气汤加羌活方名叫三化汤,是《医宗金鉴》里的。用小承气汤是因为火郁在里,阳气不能外达,当然外面还有点表证,我把火一泻,阳气就能够通达,再加一点点解表药,恶寒、无汗、身痛就解决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叫"因时制宜"。
我们看一下《温病学》里的"温病"名称,全是因时取名,如春温、冬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哪一个不是因时取名字?各个阶段的用方也就不同,温病外感在卫分的:
这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是湿温,开始一定是三仁汤或者是藿朴夏苓汤,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时制宜。春天以风热为主,夏天以暑湿为主,秋天以湿和燥为主,冬天以风寒为主,这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我们的因时制宜,随着不同的时令,治法就有所区别。
关于因地制宜
其实《内经》早就讲过了,西北是高寒之地,东南是湿热之地,这是绝对有区别的,所以要因地制宜。例如关节炎,以我50年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了一点,在长江以南的关节炎大约70%是属于湿热痹,只有大约30%才是真正的风寒湿痹,这是地理环境、地域使然。
前些年,我们在湖南省的平江县开了个门诊部,请我去把门面撑起来,把局面打开。我去的头一天上午看了十几个病人,每个人来了都是黄腻苔。我觉得奇怪,平江是个什么地理位置,怎么都是黄腻苔?下午我再看,只看几个病人,还是黄腻苔。
突然我发现了有一个人的牙缝里有茶叶,我于是问他们这儿是不是有吃茶叶的习惯?结果还真是,平江有这个习惯,湘潭也是这样,所有人喝茶要把茶叶放嘴里嚼完。整个湘潭人都是这样,平江人也都是这样,他们的生活习惯是这样。
你要不了解这个,诊病时就会上当。幸亏我的洞察力还比较敏感,一天之内发现了这个事情,就没犯什么错误。当然,我不仅看一个舌苔黄腻,还要搞清口渴不渴,尿黄不黄,脉象数不数,绝对不会一看到黄腻苔就一概作为湿热去治疗。但你若不了解这个地理、民情风俗,诊病就会"吃亏上当"。
所以《内经》讲:"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意思是你到一个国家要了解它的风俗,你到人家家里要问一个礼节,要了解人家忌讳什么,这是《内经》的话,强调要了解民情风俗。例如我到阿尔及利亚,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民情风俗。
又比如科威特的病人来了,我要问科威特的气候怎么样,我得了解呀。如果不了解的话,你就不可能了解他的病情,在选方用药的时候往往就会犯错误,这就是地域关系。西藏人为什么唱歌底气那么足?因为他们长期在缺氧的环境中生活,已经习惯了,他们的肺活量要比我们大得多,所以唱歌声音就高亢。西北、东北的人的形体要比我们东南地域的人厚实得多,这些东西我们都是要了解的。
关于因人制宜
再谈一下因人制宜。人有男女之别,有老少之分,体魄有强弱之分,腠理有厚薄之分,形体有盛衰之分,体质有寒热之分,这些都是要了解的,这对于看病用药都是有区别的。老年人和小孩绝对不一样,男的和女的也不一样,形体肥厚的人和形体瘦弱的人不一样,体质强盛和体质衰弱的不一样,这就是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实际上就是中医的一个整体观念,这是西医所不甚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