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为什么双眼失明 人文•地理|商圣范蠡、史圣左丘明为何都隐居在此?
我的老家在肥城,那里人杰地灵,历史遗迹也很丰富,其中商圣范蠡墓和史圣左丘明墓颇有名气。我自18岁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屈指算来已经40多年。过去虽然听说过这两座名人墓,却一直未能一睹真容,如今有了时间,就想去实地一探究竟。
有机会回到老家,第二天我便约上本家兄弟一同前往。我们先到的是位于肥城西北方向的陶山。
陶山离老家约20华里,儿时听说过不少关于陶山的传闻,比如说陶山有72个妖怪洞,形状怪异,十分吓人。因此小时候的我对陶山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其实那都是传说,并没有真凭实据。如今来到陶山,发现完全不是传说的那样,只觉得这里山清水秀,万木葱郁。
走到陶山脚下,就见一座偌大的古墓出现在眼前。范蠡墓三面环山,犹如一把太师椅。正面远望,大山做屏障,巍峨壮观。据老年人回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墓周围有上百棵千年松柏,墓前曾有3块古碑。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遗迹已经不存。
查阅资料得知,范蠡墓并不止肥城这一处,湖南华容县、湖北石首市和山东定陶还有三处范蠡墓。范蠡死后究竟葬在何处,哪座墓是真的,并没有定论。
关于范蠡,史书上多有记载:范蠡,字少伯,战国时期楚国人,越国大夫,著名政治家。他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完成了复国大业。但他深知急流勇退之理,携美女西施不辞而别,弃官归隐安度晚年。据《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范蠡和西施来到肥邑(肥城)过起了田园生活,同时也将自己的经商理念传授给当地人。
肥城河流纵横,湖屯镇商埠发达,也很适合范蠡弃官从商,至今肥城陶山周围仍留有范公经商的村名。可惜,墓前两三千年的柏树有的已经干枯,只剩下断枝残臂。后人为范蠡所立的牌坊矗立在那儿,形影孤单,令人唏嘘。
“走,先上山上看看。”我对本家兄弟说。我们一边沿着石阶搭成的山间小路上行,一边欣赏着两边的风景。
山上果农栽植了很多果木,有核桃、板栗、枣、苹果、桃……山路两旁果农们叫卖着自己的产品,外地游客不时地停下脚步购买农产品。
中午在陶山的一家酒店就餐。陶山脚下的村民传承了陶朱公的遗风,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池塘里的鲤鱼游来游去,圈养的山鸡不时啼叫。开饭店的老板姓范,他说自己就是范蠡的后人,算是范蠡的75代孙。
下午,我们驱车顺着一条山间公路径直下山,去往另一个目的地。
我还有一个夙愿,就是凭吊左丘明墓。
范蠡墓与左丘明墓相距并不远,约有10华里路程。大约开车20分钟,就到了石横镇衡鱼村。那天正赶上村里的大集,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在一位村民的指引下,冲破一片喧嚣,我们来到了左丘明墓。一眼就能看到高大的墓门坊,十分壮观。墓地中央的墓碑高8米,前有供桌、香炉,一派肃穆。
左丘明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后为鲁国太史。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典范。《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左丘明晚年因患眼疾,辞官还乡。据说还乡时,除带回大量史料外还带回银杏一株、桑苗一捆,决意耕读传家。他亲手植下银杏,开垦了桑园,忙时桑稼,闲时教书著述。如今,银杏树还在,风轻树摇,似乎在诉说着久远的历史。
用了一天的时间,凭吊了两座名人墓,回到老家已是傍晚。看着眼前家中的古楼,我不由地想到了五世祖李邦珍。作为抗倭名将,李邦珍与戚继光同时代,先后做过河南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至三品。他去世后葬在今天的五里垢一带,只可惜“文革”时期破四旧,先祖的坟墓被夷为平地,难觅踪影,难以前去凭吊,心里不免徒增一丝惆怅。
(壹点号 人文齐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