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是炎黄子孙吗 谁是炎黄子孙:历史上少数民族如何认同华夏

2019-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刚过去的清明节,炎黄子孙们又面临一个难题——应该去哪里祭拜黄帝和炎帝.中古以后陕西黄帝陵基本上已得到官方认可,作为官方祭拜的场所,而该在何处祭祀炎帝则仍然接近于公案,各方争执不休.少数民族是炎黄子孙吗 谁是炎黄子孙:历史上少数民族如何认同华夏或许有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炎黄子孙到底包括哪些人?谁拥有祭拜炎帝和黄帝的资格?表面上看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汉族人和部分南方少数民族才会把自己说成炎黄子孙.然而历史上,炎黄子孙的范围远远不止这些,不少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出于种种原因也会被认定为炎帝

刚过去的清明节,炎黄子孙们又面临一个难题——应该去哪里祭拜黄帝和炎帝。

中古以后陕西黄帝陵基本上已得到官方认可,作为官方祭拜的场所,而该在何处祭祀炎帝则仍然接近于公案,各方争执不休。

少数民族是炎黄子孙吗 谁是炎黄子孙:历史上少数民族如何认同华夏

或许有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炎黄子孙到底包括哪些人?谁拥有祭拜炎帝和黄帝的资格?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汉族人和部分南方少数民族才会把自己说成炎黄子孙。然而历史上,炎黄子孙的范围远远不止这些,不少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出于种种原因也会被认定为炎帝或者黄帝的后代,成为非典型炎黄子孙。

少数民族是炎黄子孙吗 谁是炎黄子孙:历史上少数民族如何认同华夏

陕西黄帝陵年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黄仪式

顾颉刚曾经有一句名言:"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先秦时代,华夏人自己都尚未形成稳固的炎黄子孙信仰,外夷就更不用说了。

少数民族是炎黄子孙吗 谁是炎黄子孙:历史上少数民族如何认同华夏

但是很快,外族就会成为华夏祖先的后代了。

夏后氏的后代

在《史记》中,匈奴成为夏后氏的后代。《匈奴列传》头一句话就是"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而在几千里外的江南地区,各路越人也是"夏后"的后裔,《越王句践世家》中即有"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的记载。

所谓夏后氏又是何等神圣?

上古后期到近现代,"后"一般作为皇室配偶的意思出现,如皇后、太后、王后等。但在上古早期,"后"则并非此意。

《史记》中的《夏本纪》虽有"夏后"的说法,但具体的夏朝君主称为"帝",有帝启、帝相、帝槐、帝芒、帝皋之类。然而,在上古奇书《竹书纪年》中,这些君主则为后启、后相、后芬、后荒、后昊、后泄、后发、后桀。然而恐怕这些都不如传说中射日的"后羿"具备知名度。

射日的后羿是中国最有名的传说人物之一,但在历史上却大概是个乱臣贼子

这些夏朝"后"均为男性,要么是夏朝的君主,要么是如后羿这样一度成功的篡位者。说明"后"在当时并非是君主的配偶,而就是指君主自己。

上古汉语中"后"的读音是goo’,而汉语的亲属藏语中则有Hgo一词,意思为首领,很有可能和上古时期的"后"为同源词。同样,羌人的首领称为"豪",也可能和"后"有关。

这样,从漠北的匈奴到江南的百越,都成了夏朝的后代。同时,由于夏朝开国君主为夏禹,夏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则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正是黄帝。夏禹是黄帝的玄孙。既然匈奴和百越都是夏后氏的后裔,那么自然他们也是黄帝的子孙。

只是这两个黄帝儿子是华夏人的自说自话,"被成为"炎黄子孙"的人群未必认可。匈奴自身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文字记录,他们对自己成为黄帝子孙作何感想已经无从知晓。而在越人的《越绝书》中则说"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显然越人对自己是夏后氏后裔的说法不算感冒。而既然夏禹时代越人始祖无余就已被封,自然不可能是少康的庶子了。

天下处处炎黄子孙

不过进入中古时期,炎黄子孙的身份明显吃香了很多。

经过三国到南北朝的混乱,中国北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北族,史称五胡乱华。北族的武力虽然凶悍,但是也需要想办法攀附一个光荣的祖宗以彰显自己的正统性,这在多方混战的南北朝时期尤为重要。

本出自匈奴屠各部的刘渊自诩冒顿可汗的后人,一般说法认为是匈奴单于于夫罗的孙子、左贤王刘豹的儿子,母亲呼延氏,是如假包换的匈奴贵族出身。但刘渊在并州自立后居然声称自己是汉朝刘氏的后代,所谓"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

冒顿即为后来北族语言中的Baghatur,意思是勇士

匈奴可汗本为栾提氏,屠各氏的刘渊冒为冒顿可汗嫡系后代已经颇为可疑,但他竟然大胆到直接把自己归为刘汉之后,成为正统炎黄子孙,令人叹为观止。永兴元年(304),刘渊即汉王位时径称"我太祖高皇帝"、"我世祖光武皇帝",还"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彻底把匈奴人坐实为黄帝后代了。

当然,给黄帝当便宜孙子的远不止刘渊。出自鲜卑的慕容氏"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有熊氏即黄帝氏族。雄才大略的前秦君主苻坚出自氐族,然而也号称"其先盖有扈氏之苗裔",将自己说成是大禹的后代。同样出自匈奴的赫连勃勃虽然以"子而从母,非礼也"的理由抛弃了刘姓,但是仍然在诏书中坚持声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音殊中国,姓改姒氏,故从母姓为刘",不但把自己说成是中原后裔,还给出了族属不同言语不通的解释。

随着北魏承继大统,华北兵燹频仍的时代暂告一段落。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魏拓跋氏坐稳了江山,可是它们也急于宣称自己为黄帝的后代。《北史·魏本纪》中明言:"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此为号。"

《北史》毕竟是唐朝成书的文本,关于北魏的部分主要来源于北齐魏收所撰的《魏书》,难保不会发生汉人自己愣给人家乱认祖宗的事情。只不过从当时的材料来看,拓跋鲜卑是真真切切地参与了认祖黄帝的活动。

拓跋鲜卑认祖黄帝始于拓跋珪。尽管更早的桓帝拓跋猗迤墓碑据《魏书》记载有"魏,轩辕之苗裔"的说法,但这可能是皇始年间碑出土时人后加的。天兴元年(298),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并"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

其后鲜卑人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说法演变得越发复杂,民间甚至出现了拓跋鲜卑乃汉朝降将李陵后代的荒谬说法,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北魏官方认可。《齐书》中就提到,"虏甚讳之,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

真正的转变还要到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以其汉化改革出名,自然在认祖黄帝的功力上也远为前代所不及。在解释为何要从拓跋改姓元时,孝文帝有如下言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桃花石汗是黑汗王朝可汗的称号之一

"拓跋"本为北语Tabghach的汉语转写,意义不详。后世中亚、西亚乃至希腊经常用此名作为中国的代称,并出口转内销,成为所谓"桃花石"。孝文帝则成功把拓跋纳入了黄帝世袭体系中,变成了"后土",不可谓不聪明。

避祸认祖宗

进入隋唐时期,五胡乱华的北族逐渐融入华夏,但是此时又出了一拨新的外族——粟特人。

作为一个商业民族,粟特人广泛分布于从中亚河中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到中国东北的辽阔地域。起初粟特人多聚族而居,其首领称为萨保,也对认黄帝当祖宗没什么太大兴趣。但安史之乱后,中国人对参与作乱的胡人恨之入骨,入华粟特人也不得不想办法把自己弄成黄帝的后代。

在唐朝中原和江南,粟特人很快为自己找到了新的祖宗。唐朝名臣、书法圣手颜真卿帮人撰写的《康希铣神道碑铭》里面记述了康希铣家族的历史。这个出自西域康居国的康姓家族竟然能把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世居会稽山阴的江南康氏,并将自己的祖宗一直推到周武王的弟弟康叔。

而对自己家族近几代的历史,碑铭更是说得滴水不漏——高祖康宗是山阴令,故居会稽,曾祖父康孝范是南朝陈的江夏王府法曹、临海县令,祖父是隋朝的江宁县令,父亲是"越州会稽人"。

粟特人经商极为广泛,他们也把伊朗文化带入了中国

而在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避难所河北地区,汉化压力则要轻得多。饶是如此,冒认祖宗的现象也渐渐开始出现。曹闰国墓志中声称自己家世"□启钜鏕,分枝周后",显然是直接攀上了黄帝。何弘敬则是"周唐叔虞之后"。

炎帝黄帝都是祖宗

唐朝以后,中华文明进入了相对衰落的时期,对周边民族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不过冒充炎黄子孙的做法仍然存在。

作为新的北族老大,辽朝的契丹人对粉饰自己为炎黄子孙也非常感兴趣。夸张的是,契丹人充当炎黄子孙属于"鱼和熊掌兼得"——既要是黄帝的子孙,也要是炎帝的子孙。《辽史·太祖纪赞》就说"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而《辽史·世表》中又说"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

由于耶律俨的说法晚于宇文周之书,因此《辽史》作者认可炎帝之后的说法。

非但如此,契丹人自己的墓志也佐证了他们自认炎黄子孙。《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中提到她丈夫辽圣宗时上京留守耶律污翰里时尚说:"公讳污翰里,其先出自虞舜。"《永清公主墓志》更是直言:"盖国家系轩辕皇帝之后。"

金朝以降,及至元清,少数民族政权的"胡虏"性质越发明显,对汉化的兴趣也大减。中华的正统不再建立在炎黄后代的基础之上,炎黄二帝终于停止了收纳非典型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