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北京大学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李石曾
李石曾(1881-1973),名煜瀛,字石曾,原籍河北高阳,1881年5月29日出生于北京南城丞相胡同,乃晚清显赫一时的同治帝师、军机大臣李鸿藻的第三子。由于他阴历生日与端午相近,所以小字唤“午官”。
6岁时便入家中所设之私塾熟读诗书,15岁时师从当时有高阳硕儒之称的齐禊亭习汉文。又从王弼臣习书法,在书法上有很深造诣。在他17岁的时候,即与表姐姚同宜成婚。婚后进北京外语学校学习英文。
1901年,因其父门生黄思永的介绍,李石曾结识了张静江。由于两人志同道合,很快成为好友,并约定一起到国外留学,以成就一番事业。
1902年,清政府派孙宝琦任驻法公使,李石曾与张静江以随员身份随船前往。到上海时,遇到了吴稚晖、蔡元培,从此,吴、蔡、张、李共同投身革命,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这四人后来被称为国民党的“四大元老”。他们对民国以后的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石曾到法国后,最初打算学习军事,但后来考虑到身高体重及兴趣都不适宜,就改为学习农业,入蒙达顺莪农校。三年后以第四名之优异成绩毕业,其中生物科学成绩尤为突出。其后,李石曾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理学院随柏尔唐教授攻读生物化学,特别潜心于大豆的研究。
同时,他对陆谟克的生物进化哲学、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蒲鲁东的社会学及18世纪的人道主义甚感兴趣,颇有心得。他还有意从事埃及学术的研究,并获非洲法国阿尔士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的殊荣。在法国留学期间,李石曾可说是兴趣极广,研究颇多,打下了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底子。
留法学习生活开阔了李石曾的眼界,他愈来愈感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身居海外的李石曾,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使中国赶上世界前进的步伐?正当他苦闷之时,1906年,好友吴稚晖也来到了巴黎,于是两人同邀张静江发起组织世界社,作为沟通和传播中西文化的机构。
世界社有完整的组织大纲,“以发展学术致用社会为宗旨”,倡导世界互助,推动世界主义,以达到世界大同。为达到这一远大目标,他们倡议的做法是通过发展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如办报纸、杂志,创建大学、研究所、研究院、图书馆及各种类型学校,在国内普及教育;同时由本国社会团体与他国社团联络,沟通文化,从而改善全世界各族人民之福利。
在创建世界社的过程中,李石曾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热切地希望融入先进集体中去实现自己的抱负。1906年8月,李石曾经张静江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6月,李石曾、吴稚晖等又发行著名的无政府主义刊物《新世纪》周报。《新世纪》纪年用“新世纪七年”,并用阳历月日,以示不承认清朝政府。《新世纪》连续刊行了三年,至1910年5月停刊,共出了121号。
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极多,署名真或真名。他以《新世纪》为论坛,介绍蒲鲁东、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学说,主张政治革命,反对清朝统治及君主专制;主张社会革命,号召工人罢工以对抗资本家的剥削;提倡大同主义,互助奋斗,崇尚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倡导科学,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迷信。
这些宣传对中国留欧学生及华侨被禁锢的思想来说是一大解放。
当然,李石曾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热衷的生物化学和大豆研究。1907年,李石曾与夏坚仲等发起远东生物学会。李石曾在巴斯德学院时曾以科学方法研究大豆之功用,发现大豆不但可制成许多营养食品,且可以用来制造假象牙。
于是,他以法文著《大豆》专书。此书是中国人最早在法国发表的科学研究论著,出版后影响颇大,引起了西方人对中华豆制品的兴趣。李石曾通过研究,认为素食有益身体健康,自1908年开始素食,不再食荤,并于次年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
1911年夏,李石曾回国。武昌起义后,李石曾利用他在官场的关系,竭尽所能掩护革命志士,并与赵铁桥、黄以镛等在天津组织京津同盟会,李石曾任副会长,同时出版《民意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封建王朝被推翻,但这并不意味着封建主义长期形成的腐败陋习也随之消亡。为了革除那些仍很流行的吃花酒、讨小老婆等社会恶习,李石曾与他的朋友们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改良社会的运动。
首先成立的是进德会。会员分四种,所守之戒约,分当然进德三条及自然进德五条。当然进德为:不狎妓、不赌博、不置妾。凡正式会员必须遵守以上三条。自然进德为: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
这五条可由入会者自愿。两项戒约共八条,故又称“八不会”。2月21日,蔡元培以专使名义北上迎袁南下就职,李石曾亦随同北上。途中,李石曾与同行者议及进德会事,一致认为“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两戒不便,于是去此两戒,另外立“六不会”。
同时,他还发起另一个规模更大的“社会改良会”,其宗旨是“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定改良社会条文共36项,内容相当广泛,举凡社会上一切不良习惯,都已包括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其第十一项:“提倡少生儿女”,即节育。在那个崇尚“多子多福”的时代里,他们能提出这种大胆的主张,其远见和勇气令人钦佩。
在改良社会的运动中,李石曾深感中国人的闭塞与愚昧,为了开阔年轻一代的视野,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后继者,曾留学法国的李石曾在北京与吴稚晖、张静江、江精卫等人创办留法俭学会。
1915年,李石曾与蔡元培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以作工,俭以求学”为宗旨,鼓励青年大量到海外留学。又出版《华工杂志》,宣传“以工兼学”,并介绍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旅法华工罢工斗争的一些情况。1916年为适应越来越多的旅法华工的组织及教育,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与法籍学者欧乐教授、众议院议员穆岱等,又发起成立了华法教育会,蔡元培任中国会长,李石曾任副会长。
同年出版《旅欧杂志》,介绍和组织中国学生、工人留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建立了各种华工学校,在国内也设立了一些留法预备学校或预备班。
在李石曾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一个全国规模的热潮。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李石曾也于1917年12月回国,应北大之聘,任生物学及社会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石曾认为战争造成法国人员大量伤亡,战后人力奇缺,工作易找,是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极好机会,因此在1919年初又组织了留法勤工俭学会,提出“工作一年,读书两年”的号召,鼓励中国学生到法国半工半读。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参与的学生前后达二千多名。这些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1920年,李石曾将位于北京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加以扩充、调整,成立中法大学,自任董事长,校长为蔡元培。同年冬,李石曾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于里昂设中法大学,又称中法学院。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京中法大学校长一职,由李石曾兼任代校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石曾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从此正式踏入政界。其后,李石曾连任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及第七至第十届中央评议委员,并任主席团主席。
1924年,正当军阀混战如火如荼之际,冯玉祥于10月挥戈北上,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古城北京成为军阀争夺地盘的新战场,恐有蹂躏之险。在这种情势下,李石曾毅然站出来建议设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来清点、保管、维护全部文物,此建议随即被采纳,李石曾也被任命为委员长。
1925年9月29日,故宫文物清点工作完成,通过《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章程》。10月10日,故宫博物馆隆重开幕。李石曾的这一举动,对保护故宫文物免受军阀掠劫,保存中华文化瑰宝,起到了很大作用。
1926年,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政府以“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率领暴徒、闯袭国务院”的罪名,下令通缉李石曾,李石曾被迫离开北京,南下广州。
1927年国民革命联合阵线破裂,李石曾与吴稚晖、蔡元培、张静江支持蒋介石反共。3月28日,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在上海召开会议,“讨论与共产党分裂之办法”,决定以“护党救国”之名义发动清党。4月2日,通过“查办共产党”函。9日,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等,联名发表了长达三千余字的“护党救国”通电。
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教育制度改革,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以法国教育制度为蓝图,试行大学区制,在全国划分大学区,由大学区主管当地学术与教育工作。6月,国民政府通过《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合并前北京国立九校及天津国立北洋大学为国立北平大学,李石曾被任命为国立北平大学校长。
由于大学区制与中国国情不符,施行不便,遭到广大学生反对,1929年6月蒋梦麟任教育部长时,取消了这一制度。
1929年,国立北平研究院成立,李石曾任院长,共设物理、镭学(后改原子学)、化学、药物、生理、动物、植物、地质、历史等九个研究所,测候所、博物馆、测绘事务所、自治试验村事务所等机构。1931年初,李石曾任北平文化指导委员会副委员长。6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4年1月,任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因李石曾有留学经历,且熟谙英、法等国语言,这一时期的他致力于寻求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积极开展国民外交。他代表中国政府及世界社团,在欧美组织反侵略总会,联合欧美反法西斯人民,一致反对轴心国。
1945年抗战胜利,李石曾由美国经法国返回国内,先后在昆明及北平主持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大会,并督导复员工作。1946年12月,李石曾任北平研究院院长。1948年,任总统府资政。
1949年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结束,李石曾先赴瑞士,1950年瑞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李石曾又迁至乌拉圭,并把世界社系统的国际文化机构都迁往该地。1956年,李石曾赴台湾定居。1973年9月30日,李石曾突患急性消化道出血,当日于台大医院逝世,终年92岁。
李石曾一生著述甚丰,学术论文散见于各种报刊,除《石僧笔记》于1961年出版及遗稿《扩武自述》、《石僧随笔》等尚未刊行外,其余均收录在《李石曾文集》上、下两册中。(黄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