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野三关 野三关千年老街的前世今生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野三关,地处鄂西屋脊——绿葱坡山脉南麓,是北纬三十度线上自江汉平原进入中西部的第一个海拔至高点,是"离东部最近的西部,离平原最近的高山".它东距宜昌.西达恩施均只有百公里,是两点间的中点,是过境恩施州的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三大陆路通道东大门.野三关,原名"劝农亭".北宋寇准任巴东县令时(公元981-983年),曾来此劝农弃猎稼穑,教唱<劝农歌>——"苍天在上,厚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界,定居稼穑,厚土归民,传之子孙&q

野三关,地处鄂西屋脊——绿葱坡山脉南麓,是北纬三十度线上自江汉平原进入中西部的第一个海拔至高点,是"离东部最近的西部,离平原最近的高山"。它东距宜昌、西达恩施均只有百公里,是两点间的中点,是过境恩施州的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三大陆路通道东大门。

野三关,原名"劝农亭"。北宋寇准任巴东县令时(公元981-983年),曾来此劝农弃猎稼穑,教唱《劝农歌》——"苍天在上,厚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界,定居稼穑,厚土归民,传之子孙"。后人建亭纪念,名"劝农亭"。

清雍正八年(1730年),巴东县衙将距县城西南350里的野三关巡检司移迁至劝农亭,劝农亭遂被"野三关"替代。据考证,野三关(明嘉靖所纂巴东县志中又名野厢关)巡检司最早设在野三口,位于现今清太坪镇大堰塘村清江与野三河交汇处,是施(恩施)宜(宜昌)古道上巴东、建始两地隔河为界的关隘。

巴东县清太坪镇思阳坪村清江北岸的一处古驿道上,曾发现一块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的禁盗石碑落款为"宜昌府巴东县野三关分司",野三关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施宜古道,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后,历代战争及官民避三峡之险而从陆路入川,多经该路。明初,为平定占据川蜀的明玉珍,明颖国公傅友德率军开道取道川蜀,施宜古道有所发展。光绪三年(1877年),王庭祯到任施南府知府以后数年间,施宜古道的路线进一步改良、路况大为改善,最终形成了起点宜昌,经高家堰、贺家坪、榔坪、关口垭,进入巴东境内,沿汪家岭,经泗渡河、野三关、界牌垭,至野三河(巴东境内的路段又称"银大路"),随后入建始高坪、红岩寺,从崔家坝入恩施,古道多为宽约2米的石板路面,全长400余里。

野三关,历史上为宜昌接壤恩施的边关口子镇,素有"西南门户,鄂西重镇"之称。它既是通往四川的"盐茶古道"、"川盐入湘"(四川巫山碚石到湖南龙山)、官道驿站的鄂西节点,也是宜昌和恩施间马帮驮运、挑夫和背夫肩挑背扛布匹、煤油等百货进山以及山货外运的大商道。

穿越千年,在逐步汉化的历史长河中,更多缘于施宜古道。时光荏苒,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那条古道早已荒草萋萋,苍褐色的苔藓不知何时已铺满东斜西歪、依稀残存的石径,昔日马帮留下的一路铃铛声,仿佛还在耳边传响,清脆而悠远。

野三关一直是武陵山区里繁华的商业古镇。如今的野三关"千年老街"——农亭街沿施宜古道边东起大水井,向南延伸长约1500米,街道宽6米,中有一岔街连接着银大路遗迹"十八步"(一整块倾斜的巨石上凿刻有18步台阶而得名),街道旁房屋多属两层木质(板壁屋)结构的私人楼房。解放前,老街公房只有小学、简易师范、乡公所、普善堂、汉王庙玉皇阁等建筑,面积共计约1000多平方米。

老街在清乾隆年间已是巴东的"十八集市"之一,建国后直至60年代末,仍是野三关的商业中心地带。挑夫马队的繁盛,也推动了餐饮、驿栈行业的兴旺,古道上呈现出"五里一小店,十里一大店","灶里不熄火,路上不断人"的繁荣景象。

《巴东县志》记载,清末,野三关设有猪行、粮行各一所,商号数十家,并由宜昌、宜都、松滋、沙市等地商人,来此出售土布,贩运猪羊,收购桐油、土漆、药材、兽皮等山货特产。民国年间,黄陂人阙氏在此开设商号"德盛生",后改名为"胡福记",经营布匹、绸缎,收购山货。

野三关外来经商药材、杂货、饮食客栈的122家,加上原有商号商业体量共计达180家。私营旅栈,有只设统铺的,也有还为歇客提供"打火"(客人自备粮食,店家供炭火、小菜)的号栈,有骡马店。逢"戊"日赶集,忙月入市者数百,十冬腊月入市者更多。

直至1960年1月,全程71公里的绿(葱坡)清(太坪)公路通车,新修的泥结碎石路从野三关老街西侧街道背后平行而过。新修路面宽阔,人们沿路为市,一天天逐渐繁华起来,老街却日渐清冷。

野三关历史久远。老街向南5公里的岩湾洞,1968年4月中科院袁保印等5名科研人员在此考察,从出土的"龙骨"中发现一颗"南方"古猿第一臼齿化石和20余种伴生动物化石。《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2001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载,"水"土家语称"车","车沟"(野三关集镇西北5公里)由水沟得名。"十二岭"土家语称"舍岭","舍"为"猴","十二岭"(野三关集镇向南7公里)因山岭有猴出没得名。

清雍正十三年后,改土归流力度空前,汉化程度也随之加剧。野三关,既是土家文化的外延地,也是最早承接汉文化的滩头地。"车沟"一词中,车为土家语,沟为汉语,土汉语融合并存的例子不胜枚举。现今残存的一些墓碑和古迹建筑,从那些翘檐头、圆角门桥上,不难发现,荆楚下江文化已以巧妙的方式楔入土著风格。

老街靠商贾延续,老镇也因经商闻名。改革开放初期,当人们还习惯于吃住在当地"人民旅社"的时候,野三关镇上出现了两个最早的个体小饭馆,一个是千年老街南门的"喝二两",另一个是镇北的"姊妹饭店",1993年的《人民日报》以《野三关镇经商妹》为题进行了特别报道。30多年过去,太多人对它们耳熟能详,这两个名字现已成为镇上两处地段名称。1992年,野三关被录入《中国著名乡镇》丛书。

2016年重阳节,投资1千多万改造复建的土家文化休闲商业街区——野三关千年老街,在"复古"雏形中开街迎客,"整旧如旧"的千年老街上,市井商铺、居民院落、四合天井向游客们再现了昔日繁华。走在青石小街上,恍惚间,梦回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