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涛咆哮 马景涛:我为什么会“咆哮”

2019-05-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那些咆哮式的表演都发自内心,我那时候很苦闷,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种宣泄方式.我以前太追求完美,太有原则,太尖锐,给人感觉像只刺猬.现在我终于懂得,完美就是舒服,就是恰如其分.马景涛在家里跟本报记者娓娓道来,不上火,不咆哮.此刻,他的表情离"叫主"很远.马景涛咆哮 马景涛:我为什么会"咆哮"没有想到,发微博这件事,带给我人生很大的惊喜,有那么多来自四面八方不认识的人在关注你,太快乐了.我很懒,但坚持每天发一条微博,举手之劳就给他们很大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2011年4月1

那些咆哮式的表演都发自内心,我那时候很苦闷,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种宣泄方式。我以前太追求完美,太有原则,太尖锐,给人感觉像只刺猬。现在我终于懂得,完美就是舒服,就是恰如其分。

马景涛在家里跟本报记者娓娓道来,不上火,不咆哮。此刻,他的表情离“叫主”很远。

马景涛咆哮 马景涛:我为什么会“咆哮”

没有想到,发微博这件事,带给我人生很大的惊喜,有那么多来自四面八方不认识的人在关注你,太快乐了。我很懒,但坚持每天发一条微博,举手之劳就给他们很大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2011年4月12日,天气晴朗,北京东四环外的草坪刚刚开始泛绿。49岁的马景涛在自己设计的玻璃浴缸里泡了个澡,套上太太买的破洞牛仔裤,打开冰镇苏打水,舒舒服服地躺在屋子中央一张巨大的皮榻上。老牌乐队BEE GEES大声地唱着。难得不用拍戏的一天。

马景涛咆哮 马景涛:我为什么会“咆哮”

一个电话搅乱了他的平静,接着是更多的电话。打来的几乎全是媒体人,甚至包括台湾《联合报》的老朋友:昨天你开微博啦?很多粉丝关注你,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微博?”马景涛觉得莫名其妙。某种程度上,他是个传统的人,坚持用纸笔写东西,跟网络并不亲近。可是他的女助理年轻活泼,早前就帮他开了贴吧、博客,如今这个新玩意也是她的杰作。“大家好,我是马景涛,在这里,大家真诚交流!

马景涛咆哮 马景涛:我为什么会“咆哮”

”这是她替马景涛发的第一条微博。马景涛知道这些后有些恼火,正想责问助理为什么添麻烦,定睛一看,却发现这条微博竟引来了3万多个网友转发、评论。这些人自称“教众”,口口声声喊他“教主”,最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带着一大串感叹号。马景涛看着满屏的感叹号纳了闷。他不知道,这就是今年3月网上最热门的“咆哮体”,而这个奇特的网络文体,“基因”正是来自他自己。

1 沉默的少年

女同学指着他说:“你又高又瘦,好像根竹竿。”马景涛当场决定每天做100个俯卧撑。这个习惯坚持至今。

马景涛祖籍辽宁,1962年出生在台湾省台中县,家里有四个孩子,他排行老二。当警察局局长的父亲工作繁忙,经常调动,所以马景涛从记事起就一直在搬家,往往在一个学校呆了几个月,正要跟老师、同学熟悉起来,就突然转去另一个学校了。这让他多少有些孤僻。

与孤僻相对应的是倔强。上初三那年,马景涛和同学一起去郊游,一帮男生把上衣脱了准备游泳,突然有个女同学指着他说:“你又高又瘦,好像根竹竿。”马景涛如蒙奇耻大辱,当场决定每天做100个俯卧撑。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天,风雨无阻。

马景涛从小兴趣爱好广泛,棒球、篮球是一把好手,写作、画画、音乐也都很在行,高中时还和同学组了个乐队,希望能成为像BEE GEES一样的流行乐团。不过,当时台湾的升学压力很大,没考上大学如同世界末日。父亲带他散步的时候,经常指着台湾大学的门说:“你以后一定要考上这所大学。”母亲更是成天逼着他念书,让他越来越烦躁、叛逆,学习成绩也一天不如一天。最终母子俩的摩擦发展到水火不容、无法沟通的地步。

高中毕业,马景涛落榜,进了军营服兵役,所有的志向成了泡影,只剩下过去投棒球练出的一把力气。有一回训练投弹,他抓起沉甸甸的手榴弹模型“唰”地扔出去。模型划了一条长长的弧线,消失在视野之外,所有人都看傻了。班长好半天反应过来,惊愕地问他:“你这个臂力怎么这么厉害?”他轻描淡写地说:“打棒球打的。”

2 中断的星途

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用大标题写“马景涛酒后闹事”。马景涛看到报纸,脑袋“轰”地一下。

退伍后,马景涛感到前途渺茫,到电视台去当了一名实习助理。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电影打算找一名新人演男二号,马景涛的学长推荐他去试试,导演一眼看中他,带他去日本拍戏。马景涛对拍戏没概念,他最惦记的是日本刚刚兴建的迪士尼乐园,进组第一天就独自跑到迪士尼乐园,一个人疯玩了一整天,直到听见广播里用中文在念他的名字,才反应过来。等他赶回去,剧组的戏已经拍完了,制片人厉声训斥他:“你的演艺生涯到此结束了!”

事实恰恰相反,马景涛的演艺生涯才刚刚开始。当时正值台湾电视业蓬勃发展,他接到了不少电视台的电视剧合约,演的都是有分量的角色。从1984年到1988年,他一口气演了《星星的故乡》等七八部电视剧。虽然他没学过表演,经验也不多,但他认定“演员一定要有征服欲,激发自己在荧屏上的气场”,所以从一开始,他的表演就显得“猛、狠、准”。

靠着自创的“马氏风格”,1987年他在电视剧《冷月孤星剑》里,把男一号的风头抢个精光,成为台湾的当红小生。

真正对马景涛演艺生涯构成威胁的是与媒体的冲突。有一次他在一个聚会上接受记者采访,一个喝醉的圈内人不断滋事,惹恼了他。他刚打算把这个人推出门外,结果对方猛地给他一拳,把他的鼻梁打断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有记者闯进来拍照和采访,马景涛没好气,和记者发生了冲突。

结果第二天,《民生报》(当时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就用大标题写“马景涛酒后闹事”。他一看到报纸,脑袋“轰”地一下。因为当时台湾的娱乐圈非常保守,演员出了问题,电视台一定会舍卒保帅。

果然,很多电视台把他的戏停掉,金钟奖提名也把他换掉,这对刚刚走红的马景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觉得自己没错,也不肯妥协。于是,他卖掉刚买的新车,去英国进修表演。

3 成为“小马哥”

婉拒琼瑶戏约,一个朋友猛拍马景涛的脑袋:“你这个笨蛋,这个剧本太棒了,你要是不演就太可惜了!”

在英国呆了一年半,马景涛每天上课、看书,帮朋友裱画,日子过得很平静。有一天,一个合作过的制片人打电话给他,说有一个剧本很好,问他想不想回来。马景涛犹豫着,没有立刻答应下来。那天正是圣诞节前夕,街上飘着白雪,他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突然觉得特别想家,立刻决定回台湾。

令马景涛没有想到的是,离开这么久,台湾观众依然记得他。片约如雪片一般飞来,短短两年时间,共有八部电视剧邀请他出演,其中最经典的是1989年杨佩佩执导的电视剧《春去春又回》,马景涛在剧中塑造的张长贵复杂、纠结,人气大大超过男一号刘松仁,入围了当年的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导演杨佩佩也因此名利双收。

当时,琼瑶正在筹备系列剧“六个梦”中的《雪珂》,她在电视上看到《春去春又回》,立刻联系马景涛,想请他出演片中的“罗至刚”。可马景涛看完剧本后,觉得“罗至刚”这个角色亦正亦邪,有些重蹈《春去春又回》“张长贵”的覆辙,于是婉拒了琼瑶的邀请。

不过,琼瑶一直不放弃,三番五次地找他商量,告诉他剧本还没写完,角色还可以改,马景涛却还是很犹豫。直到有一天,一位在好莱坞做艺术指导的朋友看过剧本,猛拍马景涛的脑袋骂他:“你这个笨蛋,这个剧本太棒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哈姆雷特的缩小版,你要是不演就太可惜了!

”,这才促成马景涛和琼瑶的合作。其后几年间,马景涛连续出演了《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梅花烙》《梅花三弄·水云间》,成为琼瑶剧的头号男星,台湾观众送给他一个昵称“小马哥”,而他塑造的何世伟、梅若鸿、罗至刚和皓祯四个角色,也为20年后流行网络的“咆哮体”埋下了伏笔。

4 被“教主”

两年的时间,“景涛同好”小组成员达到10万名,超过了豆瓣网的小组成员上限,不得不另开分部。

2002年前后,马景涛把事业重心搬到内地,和导演尤小刚合作了《孝庄秘史》《太祖秘史》《皇太子秘史》等好几部热播电视剧。这时的马景涛已年过四十,转型成了一位内敛、霸气的中年硬汉。对他而言,琼瑶剧已成回忆———不过,对内地的广大网民来说,这事儿还没“翻篇儿”。

2007年前后,网络上突然开始盛传马景涛的陈年剧照,“咆哮帝”“咆哮教主”的昵称不胫而走。2008年7月30日,豆瓣网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景涛同好”的小组,奉马景涛为“咆哮教主”,用歇斯底里的语气发泄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的不满。两年内,这个小组的成员达到10万名,超过成员数量上限,不得不另开分部。2010年5月豆瓣成立“咆哮组”,口号是“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马景涛”,成员数量也迅速达到2万人。

对于突如其来的“被教主”,马景涛一开始感觉有些不能适应。因为那段“咆哮”式的表演经历,包含着他自己的无数压抑、委屈、伤痛。

1989年,马景涛签下了《雪珂》的合约,和琼瑶一起到河北承德拍戏,一拍就是大半年,走的那天,前妻唐韵给他生下的女儿马世瑗刚刚满月。后来拍《青青河边草》,马景涛又离家八个多月。女儿三岁时,唐韵无法容忍聚少离多的生活,提出离婚。

没过两年,马景涛的弟弟马景珊因为与人合伙做生意被骗,一气之下绑架勒索了对方,结果被判入狱近15年。马景涛把弟弟两个年幼的儿子接到身边,由自己一手抚养。这段时间,马景涛要照顾三个孩子,又有一大堆的戏要接,压力非常大。

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和剧中的悲剧人物特别有共鸣,尤其是《水云间》的画家梅若鸿,他表演的时候全情投入、情感释放一发不可收拾。偏偏那段时间,琼瑶的剧组换了个新导演,对表演的尺度没有太多把握,频频要求马景涛“再多一点,再多一点”,直到他演得声泪俱下,歇斯底里为止。有时候收工回去,他会瘫在床边,傻傻坐着一动不动,要好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5 从抗拒到接受

在他看来,网民“咆哮”过去是纯粹的恶搞,现在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发泄。

“咆哮教主”名气渐响,马景涛却遇到了生命中的另外两个重大危机。2004年,刑满获释的弟弟马景珊持刀抢劫,再度入狱,被判刑8年。马景涛那时经常失眠、做噩梦。直到2006年他遇到第二任妻子吴佳妮,生下了可爱的儿子之后,心情才明朗了很多。2007年,马景涛打算投资拍电视剧,又遇到骗子,差点把北京的房产都卖出去。

身陷危机的马景涛对于网上的“咆哮风潮”自然不太感冒。有一回,某个综艺节目请马景涛做嘉宾,主持人言语间频频拿“咆哮”开玩笑,令马景涛觉得很不受尊重,当即站起来退出节目,怎么也劝不回来。

不过,生活有时往往比戏还精彩。经过不懈努力,马景涛打赢官司,把被骗的钱连本带利要了回来,终于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期。2009年,妻子给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而弟弟马景珊在狱中写出了多部小说,在台湾文学界引起轰动,也化解了兄弟间的隔阂。

马景涛写起了剧本,生活状态也达到了最通畅的时候。他的“咆哮”事业也登峰造极:今年3月,一篇名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从某外语学校网站传出。这种“咆哮体”在微博上迅速引起追捧,衍生出100多个行业的“咆哮”版本。有人甚至发明了“咆哮体生成器”,专供人们喊叫发泄。

此时的“咆哮教主”心态平和多了,网友们用他的表情制作的图片和视频,常常把他逗得哈哈大笑。在他看来,网民“咆哮”过去是纯粹的恶搞,现在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发泄,是人性的真实需求。他相信“咆哮教主”已经变成了一个善意的代名词。

6 “咆哮”也快乐

马景涛坚持每天亲自发布一条微博,他把这视作是对粉丝们的一种回报和感恩,因为无论他说什么,都会掀起一阵欢乐的“咆哮”浪潮。

个人微博开通的第二天,马景涛在助理的“培训”下勉强学会了用手机上微博,结果当天就因为粉丝的转发、评论太多,导致手机出故障,所有电话、短信都接收不到。两天内,马景涛微博粉丝超过10万,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涌向微博“朝拜”教主,这阵势让马景涛十分错谔。

4月14日,马景涛试着亲自上微博,跟“教众”们打招呼,还特意发布宝贝儿子的照片与粉丝分享。几天后,马景涛爱上了微博,他发现,随便在网上说一句“吃了一盒花生,牙疼,怎么办?”马上就有上万人冲上来回应、支招,非常有趣。4月14日,他由衷地写道:“感谢微博,给了我一个检测自己人气的机会,有些意外。如果大家称呼我教主,那我希望我与教众的情义千兆亿万光年不变。”

此后,马景涛每天拍完戏后,妆都来不及卸,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上微博,翻看粉丝们“咆哮”式的回应,经常被逗得哈哈大笑。很多粉丝强烈呼吁要和他“焦牛”,他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原来是“交流”,于是他有空的时候,就会偶尔回应几条,结果惹得许多“教众”专门趴在微博上等着看他的回应。2011年7月,马景涛的“咆哮教众”已经发展到65万。

至今,马景涛坚持每天亲自发布一条微博,他把这视作是对粉丝们的一种回报和感恩,因为无论他说什么,都会掀起一阵欢乐的“咆哮”浪潮,他觉得粉丝们能从中体会到放松、愉悦。为了让他的微博更快乐,他从女儿和两个侄子的博客上偷师了90后流行的“火星文”,把你们称“乃们”,把“教主”篡改成“叫煮”,这种很萌很山寨的语气,和他将近50岁的年龄太不相称,一度有人怀疑是助理或经纪人代替他发布,但实际上,对“咆哮教主”马景涛来说,这还真是小菜一碟。

如今,顶着“咆哮教主”的名号,马景涛的生活也有了不少变化,他去看牙医,牙医说:“给教主看牙,很荣幸”,他要拍新戏,会有投资人上微博留言:“教主,想和你合作”,他认识了不少忠诚的“教众”,他答应他们,要开办一场“咆哮大会”答谢粉丝。而上个月,他主演的新戏《西施秘史》召开发布会,眼看着发布会进行得冗长、无趣,马景涛灵机一动,当场拔剑表示“咆哮”,给现场的嘉宾和记者添了不少刺激和乐趣。

“咆哮”还在继续。为了演好《西施秘史》中那个强大、智慧的吴王夫差,马景涛将奉上不少“咆哮”戏份,尤小刚特意为马景涛打造了一把铸铁宝剑,分量很重。有一场戏中“夫差”要现场发标,马景涛怒吼一声,把剑一下子深深地插进地板里,发出“嗡嗡”的震耳轰鸣,事后,好几个工作人员上去,费了半天劲也没把剑拔出来,他们至今也没想通,“教主”威武,他究竟是怎样把剑插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