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属于碱性食物 「醋是碱性食物」的说法是否合理?其依据是怎样的?
不要纠结于所谓的“”酸性食物不健康碱性食物很健康“”了。正常食用量的醋对人体血液乃至内环境的酸碱平衡毫无影响,根本观察不出来。醋作为一个混合物,吃下去的时候测酸碱度是酸性的,醋酸的氧化分解的产物也是酸性的,食醋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中间过程中的许许多多产物的酸碱性,人们很可能是搞不清楚也没法测量的。反正结果上看人体都把这些代谢产物处理掉了,酸碱平衡是不受影响的。
许多人言之凿凿说醋是碱性食物,不过是一些养生广告或者以讹传讹的国产教材的搬运工而已。许多回答引用了一本高中化学选修一,由此可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对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可以产生非常强的影响。编这个教材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编书和出题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一种食物烧成灰之后的成分和在人体代谢真实情况下的成分是等效的,那可真是大错特错,编书的人更新知识的速度真是太慢了。
书上说,柠檬酸在人体内都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排掉了,只有里面的金属离子留下来了,其实也并非如此。医学上有一个检查,叫尿有机酸代谢检查,只要我们化验一下,就知道尿液里是存在有机酸的,其中当然也包括一些三羧酸循环中的物质,虽然量少,但是这些物质最后确实没有转化成二氧化碳,而是直接经过尿液排出体外了。
有回答引用了膳食指南的意见。究其根本,膳食指南里要对食物酸碱性从化学分析的层面下一个定义,从以正视听的角度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指南中也没有用这套概念来指导人们的饮食,或者说吃这些东西对人的酸碱平衡有什么影响,因为食物烧成灰剩什么东西,和人把食物吃下去后食物变成什么东西,差别是非常大的。
我们吃的粮食和挖出来的煤都有碳元素,但是我们当然不能吃煤补充能量。我们吃的肉和我们用的器物里都有铁元素,但我们肯定不能吃铁块补铁。
食物里的氮元素烧成灰之后容易变成硝酸盐和氮气,但是我们吃下去让它们在体内代谢,却可以在体内变成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用食物烧成灰之后的酸碱性指导饮食,比吃什么补什么的原始观念,并没有多明显的进步。
学一些正经的生物和化学知识,看看正经的国际公认可信的外文资料,自己多想想事情是怎么回事,就可以抵制这类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我们吃进去的醋酸根,确实是碱性的,但是我们喝醋的时候,还要同时摄入一定量的氢离子(酸性),或者消耗一定数量的氢氧根离子(碱性),这部分账怎么算??人体是不带电的,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和电荷都是守恒的,我们不可能只摄入一个阴离子,不带进去其他阳离子。
这么算下来,醋酸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也不可能表现为碱性的。
不要从保健品广告和国产教材边边角角上面作者不加考证的“一家之言”那里学知识。我专栏里已经详细介绍过这个问题了。今天偶然搜索,发现一些人还在重复醋是碱性食物柠檬是碱性食物之类的说法,不忍直视啊。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1)——引言:无处不在的谬论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2)——食物的酸碱性究竟是什么?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3)——食物在体内变成什么?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4)——食物酸碱性与几种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5)——为什么食物不会让人体变酸?
当然,专栏里有些问题没空专门写,这里先简单提一句:
要调整尿液pH,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一个是吃碳酸氢钠这类本身溶液pH就大于7的药物,一个是直接大量喝水,这样可以溶解和排出更多的尿酸。饮食方面,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有一系列饮食干预的环节。这些建议主要是根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以及食物中某些成分对人体内尿酸合成、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来制定的。
对于很多问题,其实还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意见,或者还在不断更新,或者给患者解释起来比较麻烦。比如,有些看上去高嘌呤的食品未必会明显加重痛风,如豆制品,有些动物来源的食品嘌呤也未必高,对痛风不一定有什么影响,比如鸡蛋牛奶,有些没有嘌呤的东西会干扰体内的尿酸代谢,也会影响病情,比如果糖和酒精。
这些复杂的原理,人们不容易听懂,所以有人就搞了一套简陋但是极为通俗的理论出来宣传。对于一个学习型患者,能多学一点复杂的理论,对疾病的理解更深入,当然比看那些街边的小广告要好。对于理解不了复杂的医学理论的患者,不如直接告诉患者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压根就不用提食物酸碱性的事。很多人说大米白面是酸性食物,然而没有哪个饮食建议会不让人吃主食,也没有几个人是因为多吃了米饭而痛风发作的。
总之,千万不要拿一种基础层面分析食物化学元素的方法,去进行日常生活饮食方面的指导,否则会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