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脑残的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泛滥”是文艺创作的一记警钟
5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别让“神剧”消费抗战史》,对最近几年频繁播放的抗战“神剧”进行了深入反思,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客观讲,“抗日神剧”的出现并不突兀,也不意外。抗日战争凝聚了中国人民最深刻、最激荡人心的情绪,以此为创作点,必然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何况,抗日战争时期英雄辈出,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主题突出、色彩鲜明,创作活力和张力能得到最好释放,应该是文艺创作者最喜欢的创作题材,大家纷纷落笔也属正常。只不过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个别创作者过于拔高艺术,忽略客观历史的真实情景,才会引发公众一致“吐槽”。
原本,在银幕上重现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让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立体呈现在群众面前是件好事,但歪解历史、消费历史却又令人难以接受。从来没有嬉笑怒骂就能打完的战争,更没有轻轻松松就能拿下的胜利。抗日“神剧”的泛滥,实则是对当代文艺创作敲响的警钟。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艺创作永远不可能是现实的复刻。作为极为特殊的一段历史,很多文艺创作者在着墨抗日战争的银幕展现时,多会聚焦于人民军队的忠勇顽强、敢打必胜,聚焦于英雄的机智果敢、屡建奇功,这本无可厚非,但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缺乏对基本常识的掌握,剧情“雷人”也就成了必然。
一方面,有痕迹、能查阅的历史大多已被拍摄、被创作,后来者要么拾人牙慧搞“翻新”,要么挖掘新主题搞“原创”,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为了让作品有看点、吸引人,创作者难免落入架空历史、凭空杜撰,或者脑洞大开、夸张展现的窠臼;另一方面,历史情景的重现必须翻阅诸多史书记载,需要有对当时年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也必须要有对当时生活环境的客观掌握,这不仅考量创作者的知识沉淀,更考量创作者是否具备工匠精神,能不能反复推敲和逐篇打磨每个场景的合理性,而这恰恰是当下“快餐式”创作的阙如,抗日剧中穿越时空的武器装备只是其中一种“外行”表现。
历史是客观的,更是现实的,文艺创作的虚幻不能以磨灭历史的厚重为手段,血与火的惨烈不容“不着调”式的胜利来消解,失败与反省也不用“只讲伟大”来刻意回避,只有尊重历史,让作品客观反映历史,才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弘扬。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精神,用历史警示现实、用英雄树立导向,这是文艺创作的底线所在。不管是抗日剧也好,其他历史剧也罢,守住了这道底线,也就守住了繁荣文艺创作的根基,希望文艺创作者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