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第二任丈夫是谁 90岁王文娟唱出别样“千里共婵娟”
昨晚起至13日,“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文娟)派越剧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三场。观众有机会一睹90岁高龄王文娟历久弥新的舞台风采,观赏到极少上演的越剧经典剧目以及沪浙闽三地越剧明星精湛的表演艺术。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在舞台上绽放的光彩,令人感动。
为观众 九十高龄推陈出新“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用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此次演出策划之初便决定以这一美好寓意为主题,邀请大家齐聚一堂,以越剧艺术的重要流派“王派”之名,共同庆贺越剧诞辰110周年。
为了这次演出的主题曲,王文娟在家精心雕琢、反复推敲,对这首千古流传的词牌进行艺术再创作,打造了富有越剧唱腔特色的《水调歌头》,用传统戏曲的唱法,演绎出一个越剧表演艺术家对这首温婉宋词的理解。这是王文娟给现场观众的一个惊喜,制造王派唱腔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为舞台 精挑细选汇演剧目。
本次演出的折子戏,特别挑选了最受追捧、最有代表性、最少公演的剧本,是对王文娟艺术生涯的梳理回顾,最大程度真实地还原这些剧目当年演出时的韵味,越剧戏迷和王派戏迷们可以近距离品味经典。比如,王文娟与徐玉兰的经典之作《楼台会》由李敏与钱惠丽担纲演绎;王文娟与陆锦花合作时期代表作《晴雯之死》由宓永仙和黄慧共同演出。
王文娟参与创作的《则天皇帝》,1958年首演后受到郭沫若高度赞扬,被誉为“有力度、有分量”,这次由王志萍、吴群、忻雅琴等同台献演。
王文娟融入芭蕾舞剧、话剧元素缔造的越剧现代戏《白毛女》,一经演出,惊艳全场,这次由陈晓红、吴凤花为观众再次演绎王派越剧现代戏的神韵。孟莉英重现王派红娘形象,清唱《红娘叫门》。俞建华也为大家清唱《珍珠塔·哭塔》。
为越剧 全情投入义不容辞
采访中,王文娟对于舞台表演一丝不苟、事必躬亲的态度,让所有演职人员慨叹不已。以富有表现力的越剧表演为基石,时刻不忘戏迷和观众的感受,王文娟尽己所能亲历亲为——演出策划的会议室、越剧院的排练厅,还有自己家中的排练讨论,处处可见王老师灵动而忙碌的身影,她力图将自己对于越剧舞台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倾注到本次演出中。
对于众人的感慨,王文娟谦虚地说,“专场不仅是我的个人艺术总结,也是越剧传统节目整理,希望借此挖掘失传多年的剧目,丰富越剧舞台。”
昨晚,越剧舞台上永远的“林妹妹”、九十高龄的王派创始人王文娟以自己作曲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拉开整场演出的帷幕。一曲歌罢,王文娟说:“我是个戏曲演员,是舞台和观众造就了我。岁数大了,更加想念我的观众朋友,更加难忘我演过的角色,所以我就借用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谱进我的心声,倾吐我的心愿: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
图为:王文娟演唱《水调歌头》 祖忠人摄影
演出前走进后台化妆间,王文娟正坐在化妆台前作最后的妆容整理——眼睛这里再加一笔是不是会显得更精神些?眉宇间轻染些许红色是不是更年轻、更喜庆些?鬓角的发丝要这样弯,额前的留海得那样梳……九十高龄的王文娟美丽依然,对自己的妆容一丝不苟,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这样的词用在王文娟身上还是那么合适。
“我要去穿服装了,等一会儿吧。”王文娟客客气气但态度坚决地谢绝了一些人签名的要求,却又被记者围追堵截,看看躲不过,王文娟便在狭窄的走廊上接受了采访。王文娟柔声细气地表示组织一次演出不容易,自己的学生在各个剧团,都有演出任务,有时候越剧院的场地有空但学生在外地不能来,有时学生可以过来但越剧院又没有场地,最后王文娟总结说:“所以这个排练时间蛮少的,许多节目可能不是那么成熟,但是请的嘉宾还有我的学生都是很努力的,努力把这场戏演好,希望观众看了之后能欢喜。
”
图为:王文娟与学生们在一起 祖忠人摄影
昨晚演出的剧目大都是王文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演出过的,如今已经很少在舞台上见到,像《晴雯之死》《则天皇帝》等。而有的连唱段也基本失传了,像《红娘叫门》《哭塔》等,都是这次特意整理出来的。虽然徐(玉兰)王(文娟)流派是很多观众心目中的“黄金搭档”,但当年王文娟也和多位不同小生流派的创始人合作过。
像《晴雯之死》是王文娟和陆派创始人陆锦花合作的,这也是王文娟在扮演“林妹妹”之前饰演的另一位《红楼梦》中的女性,巧的是在书中晴雯也是个眉眼间有些像林黛玉的角色,甚至不少红学家认为晴雯有黛玉之风。昨晚《晴雯之死》由王派弟子宓永仙和陆派小生黄慧合演,据说远在海外的陆锦花得知此事还特意祝这次演出圆满成功。
《楼台会》是越剧《梁祝》中的著名段落,常见的有范(瑞娟)傅(全香)版、范(瑞娟)袁(雪芬)版,有些观众甚至不太清楚还有一个徐王版。昨天在由王派弟子李敏和徐派小生钱惠丽演出这一片断前,王文娟还登台给观众讲述了关于徐王派《梁祝》的一段趣闻。
据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徐王版的《梁祝》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剧目,这部戏还被两位流派创始人带上了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去慰问志愿军战士。1953年入朝后,王文娟和徐玉兰为志愿军演出的第一台戏便是《梁祝》。
那夜在山洞里,演到“山伯临终”时,台下一位战士突然高声喊道:“梁山伯,不要死!你带着祝英台开小差!”而演到“英台哭灵”时,敌机把电线炸断了,山洞里一片漆黑,战士们一起用随身的手电筒照亮了舞台,才让演出顺利进行。一段故事听得观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
图为:王文娟演唱《水调歌头》 祖忠人摄影
昨晚的演出没有专业主持人,而是请了年轻一代的王派弟子李旭丹和徐派弟子杨婷娜以晚辈的身份介绍这些演出的剧目。此外,专场中八十多岁高龄的王派大师姐孟莉英演唱的《红娘叫门》,王派弟子陈晓红和范派小生吴凤花合作的《拜月亭·踏伞》,王派弟子俞建华演唱的《珍珠塔·哭塔》等,均为目前越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王派剧目,令王派戏迷们颇为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