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郝卫东 北京大学四位教师当选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7-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大学四位教师当选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新闻动态菁菁校园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于近日结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叶沿林教授.城市与环境学院邓辉教授.医学部郝卫东教授.心理学系吴艳红教授获奖.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3]5号)文件的规定,北京大学认真组织候选人推荐和评选工作,最后确定推荐叶沿林等四名教授参加评选.经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资格审查.现场观摩教学.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严格审定后,四位教师获得相关学科

北京大学四位教师当选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新闻动态

菁菁校园

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于近日结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叶沿林教授、城市与环境学院邓辉教授、医学部郝卫东教授、心理学系吴艳红教授获奖。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3〕5号)文件的规定,北京大学认真组织候选人推荐和评选工作,最后确定推荐叶沿林等四名教授参加评选。经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资格审查、现场观摩教学、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严格审定后,四位教师获得相关学科专家的认可,当选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为了表彰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进而推动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66人,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这些教师主动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长期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带领教学团队成长,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直坚持把最优秀的师资力量用于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积极推动教授、名师上讲台,促进师生间交流与互动,很多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均活跃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他们的授课深受师生欢迎。

北京大学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人简介

物理学院•叶沿林教授

叶沿林1989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主持主讲“粒子物理概论”、“原子核物理”、“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及“近代物理”等课程,1997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称号,“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2007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近几年积极实践双语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

30年来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发表论文160多篇;两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前任亚洲核物理联合会理事长,现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日本理化所RIBF装置实验计划评审委员会(PAC)委员;中美奇特核理论研究所(CUSTIPEN)中方主任等。

物理学院•叶沿林教授

城市与环境学院•邓辉教授

邓辉,男,1964年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理科基地负责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编著教材1部,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

城市与环境学院•邓辉教授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郝卫东教授

郝卫东,男,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198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毒理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毒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毒理学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评价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国际及亚洲环境诱变剂学会执委,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3个一级学会理事和4个二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任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杂志副主编,《癌变.畸变.突变》杂志副主编及4个核心期刊杂志编委等。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郝卫东教授

心理学系•吴艳红教授

吴艳红,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党委书记、副系主任,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7月加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利用行为学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人类自我认知加工的特点、神经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吴艳红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素质教育委员会心理健康分会副主任。担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实验心理学”主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