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中中医 “学术人生”讲坛——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做客
12月11日晚,清华大学罗姆楼阳光厅"站"无虚席,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做客清华大学"学术人生"讲坛,与师生们畅谈学术人生与治校感悟。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讲坛。
图为王大中做客"学术人生"讲坛。
在清华核研院,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23岁半传奇"的故事。1958年,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作为骨干成员投身到屏蔽式核反应堆的建设中。
当时学校组建了上百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为23岁半。经过整整6年的努力,团队终于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零功率反应堆和屏蔽试验反应堆。"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充分锻炼了我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时,王大中更愿意将它称为一次"建堆建人"的历练过程。
图为王大中老校长手持教棒,现场讲解。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随后,王大中讲述了他远赴德国求学的经历。在球床高温气冷堆之父苏尔登教授的指导下,他从德语零基础到运用德语进行博士论文写作与答辩,仅花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其留德期间的科研选题——"模块式中小型高温气冷堆的设计和研究",为我国2003年成功修建的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模块式核反应堆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学术名词,王大中院士亲执教鞭,以朴素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他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与福岛事故为引例,娓娓阐释了5兆瓦一体化壳式低温堆及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固有安全性原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几代人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国外赶上我们也得几十年。"语气坚韧,器宇轩昂,颇显一代学术大师的不凡魄力。
图为史宗恺讲述自己眼中的王大中。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1994年,王大中履新清华大学校长一职,开始了他历时十年的治校征程。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角色,他花了大半年时间积极调研各院系工作情况,并组团考察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
此后,他敏思笃行,逐渐明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方向与总部署。"清华是要沿着原来的方向走下去,还是转变为综合性大学,这是一道难题。"王大中在阐述"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九字方针时,特别提及了清华大学力争实现"综合性"目标的过程。
在任期间,秉持着"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办学思路,王大中带领全校完成了学科结构的调整,并重点发展了信息、生命科学、能源等一批新型学科群,为清华的蒸蒸日上铺就了宽广的道路。
此外,王大中还邀请了杨振宁、姚期智等学术大师来到清华任教,为清华带来了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优秀的学术凝聚力。他还悉心规划筹建了美丽的紫荆公寓,为清华学子提供了舒适的住宿条件。
图为校研究生会同学代表向王大中老校长赠送礼物。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活动交流过程中,讲坛特邀嘉宾史宗恺回忆了王大中院士从初当校长的倍感压力,到紫荆公寓的成功建成,从学校食堂非承包制,到讲席教授制等往事。当讲到王大中累倒在病床,甚至呕出鲜血却仍与他讨论学校的发展方向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最后,王大中院士围绕"悟性、勇气、韧劲"三个词,为同学们送上寄语。"第一是悟性,即对物质本质的认识,这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感悟,如果你有比较高的悟性,你做事情的时候成功率就会比较高,特别是事物比较复杂的时候,怎么分析矛盾,怎么分析主要矛盾,怎么把这些矛盾攻克。
第二个是勇气,什么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都会遇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这些情况下做决定的时候,你就需要勇气。第三个是韧劲,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把事情做到底。"
随后,校研究生会的同学代表为王大中院士送上了根据他的经典故事创作的漫画长卷,以此表达对老校长、老学者的敬意。
清华核研院退休教师马栩泉也应邀参加了讲坛。
图为活动现场。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学术人生"讲坛融思想性、学术性和教育性为一体,以"推崇名师、追求学术,感悟人生、点燃理想"为宗旨,邀请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的著名教授、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为同学们树立起治学与成长道路上的长明灯塔。
王大中,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1935年生于河北昌黎,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2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于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1994年1月至2003年4月任清华大学校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