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的父亲 岭南罗氏妇科传人罗颂平:人生的每一处风景 皆是父爱的缩影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罗颂平教授身兼数职,却从未分身乏术.作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她传承岭南医学的妇科精粹,造福万千家庭;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医青年人才,她引领研究团队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生殖障碍的特色与优势;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她积极促进全国中医妇科学科.专科.流派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她是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

罗颂平教授身兼数职,却从未分身乏术。

作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她传承岭南医学的妇科精粹,造福万千家庭;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医青年人才,她引领研究团队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生殖障碍的特色与优势;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她积极促进全国中医妇科学科、专科、流派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她是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医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各项“全能”的背后,离不开她的父亲罗元恺教授的悉心培育与精神引领。

提及对父亲的印象,罗颂平笑着说,他很俊朗,为人温和谦逊。但在他温和的外衣下却藏着威严,在威严的背后,拥有深谋远虑的睿智。

在罗颂平的心里,罗元恺教授不仅是中医妇科领域内的专家,也是中医全科领域内的大家。

“他20岁考取广州中医师执照,21岁开始在广东中医学校执教,36岁便担任该校校长。他最早看内科,教学方向也是内科杂病。在解放初期,他是中医儿科学的教材主编,诊治儿科疾病相当了得,后来中医妇儿教研室分开后,他做了妇科教研室主任,从此专注于妇科。1962年,48岁的他成为了首批广东省名老中医。”

年轻时的罗元恺教授

如此优秀而忙碌的父亲,对于女儿的培养,又是怎样的状态呢?

早在罗颂平3岁的时候,罗元恺教授就让她练毛笔,念诗词。

上小学的时候,罗颂平被其父要求帮忙抄讲义,如果出现错字或草字,就必须重新抄写,从小便树立其认真、严谨的处事作风。

在高中毕业后的大半年时间里,罗颂平在家等待被分配工作。

在“家教”尚未盛行的时代,她的父亲找到了广州暨南大学外语系毕业的老师,让他辅导罗颂平英文。同时罗元恺教授还让香港的亲戚给罗颂平带来一套英国的教材。

“我当时可不想学了,那是‘文革后期,读书无用’的时代,更何况我喜欢数理化,可父亲非得让我学英文。他说,好好学,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于是,罗颂平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便艰难地杠上了英文。

忆起往事,罗颂平颇有感触。“我后来去美国公派进修时,才深深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在进修前的英文考试中,我比其他考生更有优势,因此在留美时,我亦得益于早年打下的语言基础。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父亲的远见在中医老前辈的行列里是比较突出的。”

在罗颂平读研的时候,罗元恺教授是她的研究生导师。当时,中医研究生教育还在起步阶段,她的父亲让她去北京中医学院研修课程,并鼓励她积极尝试理论与实验研究。

在父亲的鼓励与指导下,罗颂平研究了“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月相的关系”,并建立了实验条件,检测到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松果体降黑素变化。后来该硕士论文不仅发表在了瑞典知名妇产科杂志Acta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candinavia[1986,65:45],也获得了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

罗颂平(左一)与父亲罗元恺(中)

在罗颂平念完硕士后,许多校内教授与亲朋好友都建议她继续读博士。

可是罗元恺教授却不赞成。“他认为毕业后应立刻工作积累临床经验,然后出国深造,回国后继续回归临床,他觉得有了临床经验,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基础,出国深造能够开阔视野,为临床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于是,罗颂平按照她父亲的规划,踏上了赴美之路。

在留美的这段时间里,她致力于生殖免疫学的科研工作。对于她而言,此次赴美研修的经历为她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了西方生殖免疫学发展的另一种风景。

回国后,她首创“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用以研究中药作用机理,被同行广泛应用。

“当时在国内,生殖免疫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因为我有了这方面的基础,所以我受邀参加了1992年国内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生殖免疫学学术会议,现在,我已经是那个分会的副主委了。”

如果没有那次被“推”出国门的经历,或许就没有她在生殖免疫学领域的造诣。

“循规蹈矩地行走于父亲规划好的人生之路,您会不会有叛逆的时候?”

面对笔者的疑问,罗颂平调皮地一笑,“前一阵我和小学同学聚会,他们都跟我开玩笑说,当时听到我去留美,就感觉我这个乖乖女终于能飞出金丝笼,成为自由飞翔的小鸟了。”

初到美国的罗颂平,尽情地享受了一把人生,还大胆地驾车旅行。她的同学都没有想到,以前在广州连自行车都没有骑过的她,居然是这一群人里最早考到驾照的。

如今的罗颂平,每次出镜都十分优雅得体,究其穿着心得,居然也与她的父亲有关。

“父亲对着装很有讲究,在80、90年代,我父亲会花1000多块钱去定做西装,用于不同场合的穿着。在他辞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有好多不同颜色和不同款式的领带,用以搭配不同的西装。”

罗颂平说,从父亲身上,她体会到了一个人的穿着是职业与身份的象征。得体的着装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场合的尊重,这是上一代人精神风貌的标签,也是当下一味追求时髦的年轻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