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媛之死 杨媛媛:让"奇葩"绽放独特之花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刚刚接手班主任,有老师就善意地提醒我,这个班级汇聚了s学校的"四大奇葩".我当时没太明白,这个"奇葩"究竟是其原义还是引申义,是褒义还是贬义.凭直觉,这个集体有点非同寻常.接下来我果然亲眼目睹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和事,有的让我欣喜,有的叫我生气,有的使我愤怒,有的令我震惊.而真正最让我看不真切读不懂的是这个男孩--小杨.    他的书桌上永远有一些厚厚的翻得很烂的且无章可循的杂书,有时是<数独锦标赛>有时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有时又是

    刚刚接手班主任,有老师就善意地提醒我,这个班级汇聚了s学校的“四大奇葩”。我当时没太明白,这个“奇葩”究竟是其原义还是引申义,是褒义还是贬义。凭直觉,这个集体有点非同寻常。接下来我果然亲眼目睹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和事,有的让我欣喜,有的叫我生气,有的使我愤怒,有的令我震惊。而真正最让我看不真切读不懂的是这个男孩——小杨。

    他的书桌上永远有一些厚厚的翻得很烂的且无章可循的杂书,有时是《数独锦标赛》有时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有时又是《文革回忆录》;他在艺术节上会用他那双粗大的手制作出精巧绝伦的西式饼干和糕点;他会直挺挺毕恭毕敬站在你面前听你“教训”但是始终不开口坚决不表态;他会在化学课上将硫酸铜洒进同学嘴里用近乎谋杀的方式做实验(经证实没有危险)……如果说这些都不够离奇的话,那么下面这一桩桩一件件当真是超出了我二十年从教生涯的经验和想象。

    场景一:学农基地男生宿舍

    上海凌空中学生学农基地,10点钟10分,熄灯已过了10分钟,操场漆黑一片。我前往学生寝室例行就寝检查,远远地听到我班的102房间里有隐约的骚动。黑暗中,我疾步过去,没到门前,“嘭”撞到一个黑影身上,我惊问“谁?”“是我!

”是小杨! “你在这里干嘛?里面他们在干什么?” 回答我的却是坚定的沉默。我恼了,冲到门边要去敲门,不料,小杨一个箭步就拦到了我的前面,不让我进去,依然是沉默。

我又急又气怒斥道:“你们究竟在干嘛?”他却惜字如金“请让我们自己解决!”这句话生硬得让人难以下咽,我不再理他,向寝室里喊寝室长的名字。门开了,寝室长和一个班干部走了出来,告诉我“老师,我们已经解决好了。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是三个男孩之间发生了连环冲突,他们不想搞大影响扣班级的分,所以关上门内部开会解决了矛盾。学生们是懂事的,对小杨的火气也瞬间消失大半,但还是瞪了他一眼,怎么会有这么梗的人呢?回想在学校的时候,有一次三个男生数学订正作业不交,我去追查,当时也是小杨,非常不容置疑地告诉我,老师已经讲过了,会做了,没必要再订正一遍。

虽然后来还是以老师的权威让他们交了作业,但是他对常规挑战的眼神和语调一直留在脑海中。

    这两件事后我都没有特意去批评他,他的处事方法让我很不习惯,但是我一直不能肯定他是不是错了,我不能肯定我是否有能力或者有必要去改变他。 

    场景二:学农基地红薯地

    坑坑洼洼的红薯地里,学生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满眼是兴奋的脸庞,满耳是挖到红薯后欣喜的尖叫。在山坡的西北角,一个孑然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又是小杨,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身边竟然堆着十数样的工具,钳子、锯子、锤子、剪子、起子,还有好多叫不出名的奇怪工具。

怪不得之前看到他的两个口袋鼓鼓囊囊的,问是什么,同学们都说是他不离身的“宝贝”。此刻他正一脸严肃,像研究排挖地雷一样琢磨脚下的红薯地。

轻轻地抚摸扒拉冒出地面的薯藤,用小起子小心翼翼画一个圈,拿凿子和锤子绕圈轻轻地凿一道圆弧,再用小铲子沿轨道向外一点点扒拉泥土……还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算一算。我哑然失笑,至于吗?不就是刨几个红薯吗?三下两下就解决的事情,竟然如此大动干戈?一个小时以后,辅导员宣布收工,大家开始清数战利品,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循声望去,小杨的阵地上躺着十多个红薯,个个都硕大无比,像小西瓜那般,更让人艳羡的是,他挖的红薯不仅个头大,而且个个毫发无伤,就连头上的藤蔓也完整无缺。

同学们围着红薯嬉笑拍照,小杨却不见了,仔细一瞧,他正蹲在角落里,严肃仔细地清理擦拭他的“宝贝们”,小心翼翼揣进口袋里。

    后来我在家校联系册上写到他具有科学家的特质,他习惯于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来对付生活中的大小事宜。他像一个书中的“科学怪叔叔”一样出现在我们真实的空间。     

    场景三:历史课内外

    班主任的课纪律总是比较靠谱,不敢放肆。可是在我的课堂上,总有一个角落时常会有一些杂音。当我讲到尼克松的破冰之旅的时候,那里会出现讨论美国总统外事权限的题外话;当我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那里会出现“四五运动”有没有定性的议论;当我讲到印第安人文明成果的时候,那里会出来“0”到底是谁先发明的论战;当我讲宰相权力的消亡的时候,他会用内阁首辅大臣来质疑。

每场话题的发起者都是小杨,周围同学跟得上,他们就自己讨论,其他同学跟不上,他就会来找我理论理论。每次看到小杨来办公室找我,我就知道,十有八九是来挑战“权威”了,或者练习册的答案又有漏遗了。

    小杨的历史分数并不高,可以说很不高,他答题的路径总是旁逸斜出。但是至今,我仍然不敢也不愿意说,他的历史学不好。

     场景四:科技节前夕的教室

     中午前往班级检查卫生,一跨进去,火就来了。教室后面三张空课桌上和地面上一片狼藉,榔头、钳子、起子、铜丝、回形针、塑料管、纸片……一看就知道是小杨的杰作,人不知道上哪去了,一问,同学说找制作科技产品的材料去了。

我问,他要做什么东西?大家都摇头说不知道,几个人参与?回答就他一个人,他的奇思妙想曲高和寡。收拾好教室我悻悻地离开。下午有节宝贵的自修课,还未走到教室门口,就听硬物敲击的声音的敲击声,我已经猜到了声音的出处,走近一看,果然,所有同学都在做功课,小杨又把教室后面的空间当成了他的车间,叮叮当当不知道折腾什么东西,全然不顾别人嫌弃的目光。

但是他的表情还是触到了我,那是一种痴迷和陶醉。我走过去提醒他动静小一点,问整天做科技创造会不会影响学业,他很严肃地正色告诉我,为了做这些,他做作业的效率提高了一倍。

    科技节落幕了,他没有获奖,但是他没有一点点的落寞。最近,他的座位周围又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纸板和卡纸,我们都习惯了默认了这些“杨氏物件”和因此带来的班级卫生扣分。

(案例评析):

      从小杨案头的这些书籍的名字上,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小杨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只会读死书,死读书的孩子,他的阅读面是相当广泛的。而从“学农基地男生宿舍 ”  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小杨是一个集体责任强,有担当的那孩子,有自己的处事方法,不盲从。

但是如果结合历史课和科技节的事情看,他似乎又对课堂纪律和影响班级扣分不放在心上,因此,这真是一个特立独行,看不懂,猜不透,想说爱你有点不容易的孩子。

作为老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能够做到包容和忍耐,可以说S学校的教学理念还是蛮先进的。但是我认为,仅仅的包容和忍耐还是不够的,这也是小杨屡屡来“挑战权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育大家都说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好好发挥一下小杨的特点和长处。他很博学,对历史事件很有见解。如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小杨要拓展到外事权限,,“五四运动”,他要讨论定性的问题。如果大家都感兴趣,那干脆我们就来这样一个讨论,看看孩子们最后的结论是怎样的。历史,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物,这不正是培养孩子们辩论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好时机吗?

“在学农基地,小杨挖的红薯,个个都硕大无比,像小西瓜那般,更让人艳羡的是,他挖的红薯不仅个头大,而且个个毫发无伤,就连头上的藤蔓都在。”看到这里,为什么不能够巧妙地让小杨给大家介绍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用这些工具的高明之处。因为今天的活动既然是学农基地活动,我们就是来学习如何开展农作的,不单纯是一个为了挖红薯而挖红薯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小杨才真正达到了“学农”的目的。

关于科技这事儿,作为老师或许会质疑,“整天做科技创造会不会影响学业,他很严肃地正色告诉老师,为了做这些,他做作业的效率提高了一倍。”是呀,提高作业效率这不正是老师所期望的吗?“科技节落幕了,他没有获奖,但是他没有一点点的落寞。

”从这里,我可以看出这孩子的心态很健康,他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来进行科技创造,是真心的喜欢。这不仅让我想起前不久某初三毕业生因为模考成绩不理想失去推优资格,选择跳楼自杀,这种对比,让我更加坚信,对事物发自内心的欢喜,不以虚荣为目的是我们能给孩子的重要财富。

但是,科技节既然结束了,这些 “杨氏物件”和因此带来的班级卫生扣分。我们还是要和小杨好好聊一聊,可以在不影响集体的前提下,进行变通地点,比如手工教室里进行之类等。

读着小杨的案例,我不仅想起了听过的张文质老师的讲座“每一个人的生命教育。”张老师引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独特性在哪里?他们是否得到了发挥了?”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值得思考的,学生的优势在哪里?独特性在哪里?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优势和独特性呢?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经常所呼吁的,触及儿童心灵的教育。我相信,当教师们将“奇葩”的优势和独特予以激发,他们必将绽放成美丽的独特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