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姿势不雅的导演很多,你们为什么揪着冯小刚不放?

2019-0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芳华>终于重新定档了,12月15日.黄历上说这一天宜开张开市,求财入学.而这一天离原本板上钉钉要上映的国庆档,迟了两个月.在这些日子里,片

《芳华》终于重新定档了,12月15日。黄历上说这一天宜开张开市,求财入学。而这一天离原本板上钉钉要上映的国庆档,迟了两个月。在这些日子里,片子的发行方先是被打懵了如坠冰窖,再是忙不迭地到处辟谣,而冯小刚更是在微博上放缓了姿态,在九月下旬做完最后一个路演后,说自己微博粉丝之前抢到的免费票还作数,请3000个网友看电影。

特殊时期,中国总缺不了友邦惊诧,也有各种揣测。按理说冯小刚拍过主旋律的《集结号》,做过带一些政治色彩的《唐山大地震》《1942》,还接受过《我不是潘金莲》的修改,《芳华》公映许可证明明拿到手了,最终要挪档到十二月。中间无论多少曲折兜转,也只能委屈地说不是外界所传的经济因素。所幸,冯小刚的《芳华》没删减。

每当冯小刚电影上映的时候,他都几乎有一些话被广为传颂,骂观众,骂鲜肉,骂万达院线,大家最终总觉得他姿态不够好看。但中国姿态不够好看的导演太多了,陈凯歌不堪恶搞怒斥做人不能那么无耻,某文艺片导演写公开信谴责排片,还有上豆瓣跟网友对骂,就连北大博士论文都能配合电影逐梦演艺圈。姜文当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接受采访时候,姜文说,这些观众理直气壮没有羞耻说看不懂,看不懂去再看一遍。同是大院子弟,比起姜文这份倨傲劲儿,冯小刚每次开喷倒显得如一个中老年大爷,邻家而充满牢骚。

▲《功夫》剧照

冯小刚是羡慕过姜文的,姜文处女作就拍出来的青春,放到他这里,要等到近六十岁的时候才拍出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满是荷尔蒙和百无聊赖的躁动,仿佛像什刹海游泳池里面氯水味儿一样,跟随年轻喘着热气的身体,激荡在一切仿佛都要刚刚开始的北京。而《芳华》也带着一层滤镜,一个已经知天命,功成名就的导演回顾自己的青春。这不像处女作,要承载那么多的冲劲和野心。当徐徐回望那个年代的时候,这样已经老去的冯小刚凝成的剪影,可能带着点不甘,释然,美化或者扭转,给了自己解释或者欺骗的机会,像一个放射性原子核的漫长半衰期。

刘震云跟冯小刚说过,比起《活着》和《霸王别姬》,他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它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不去上学,喝酒,打击,迷恋一个个人的角度和生活,不站在公众的立场。早期的贺岁档冯小刚还在沉迷在大院子弟的熏陶中,慢慢地,冯小刚在学习和进化,在喜剧片之后做了古装动作片,做了大事件背景下公共记忆,像为了证明自己走了所有的必经之路之后,最终到了更加私人的自我表达。

他似乎在一直喋喋不休表达自己,但在导演当中比起来,冯小刚真的不算自恋,他埋头把冯氏风格加进去做着加工。从早期的王朔,到后来的刘震云,再到现在的严歌苓,终于他承认,

“我在拍这电影反正真的是比较过瘾,我拍的时候我内心没有背负着某种巨大的期待,比如我拍《潘金莲》和《1942》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觉得要拍一个在这个作品履历表上特别重要的作品的一种期待,或者说去得奖什么的。拍这个电影的时候完全没有这种包袱。在内心就是把文工团那块弄好,衣服快点弄好,让这帮女孩穿上,我就好像我回到我文工团那个时候。”

冯小刚一直有文工团情结,这个情结正好发酵于青春期的蠢蠢欲动以及红色浪漫的大氛围中。因而那时候文工团的女兵在他的回忆里格外纯真而美丽。从《芳华》的选角里就能看出一二,他说来面试的女演员漂在北京,等待被选择,大部分眼神都比较复杂,特别会来事,有社会江湖气,而那时候的女孩都没有这种江湖气,可能长得不那么完美,有瑕疵,反而会显得真实,动人和可爱。

当男人们老去回忆起自己纯真年代的时候,总是神圣而不可玷污。像张艺谋在《山楂树之恋》里面全国海选,最终挑选上了周冬雨,像周星驰电影的女主角要么哑女,要么是市井里天真姑娘,要么是一条美人鱼。他们怎么能指望一个太深谙了男女之事的人来扮演当年他们欲说还羞的真情呢?

这种审美上的洁癖,并不意味着他们自身的洁癖。那时候的文艺青年都不大讲卫生,高晓松能一月都不洗澡,冯小刚能许久不洗头。找到徐帆以后,他才摊上了一个生活上爱干净出了名的媳妇,规定他每天洗头刷牙,甚至是上厕所掀马桶盖。和他母亲一起,两代妇女轮番清洗整治,掐着脖子给他洗头的同时,还探究他的精神世界。

徐帆家教从严,问过冯小刚,你特恨我吧?冯小刚说,我怎么会呢,外人都说,我自打跟了你才算找回了点做人的尊严。

在此之前冯小刚的尊严,是靠群体认同获得的。在文工团转业的最后一天,他对马上要脱下来的军装恋恋不舍,最后穿了给母亲看,母亲说你穿军装最好看。接着他就穿着军装抽了一夜的烟。军装对他来说就是一副油画裱好的框,让他一颗心有所悬挂。

▲9月30日,冯小刚通过个人微博晒军装照

文工团是一个文艺单位,提供了归属以及自由。进入社会后,冯小刚通过郑晓龙引荐,认识了王朔,跟王朔叶京王中军王中磊这帮大院子弟,进入了北京顽主的核心人物圈,他终于在文化和精神上有了依靠。

叶京在《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用冯裤子描述过冯小刚,还找了跟他长得神似的演员来演。在一帮新中国最新成长起来的权贵子弟面前,冯裤子形象显得有些滑稽而喜感,尤其是爱哭。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冯裤子

现在的冯小刚也爱哭,每当酒后三巡提起往事的时候,就忍不住开始诉衷肠。当年他通过郑晓龙介绍认识了王朔,自己亲自下厨,做了酱猪蹄还有麻椒鸡丝。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里面,他还详细地把做菜的过程如菜谱一样写了出来。他郑重得巨细靡遗。

这是冯小刚印象里自己通向王朔友谊的饭。至少他记忆里是这样的。无论后面怎么王朔和叶京欢喜大自在还是百般瞧不上的叫板,冯小刚总是谦忍重情,分分合合,也从没听过冯小刚抱怨过一句。他只有在提到往事的时候才猛然觉得无数肝脑涂地的岁月呼啸而来,一腔真情引得泪潸然而下。

不过和冯小刚一起老去的也有这些子弟,叶京是公认圈中最博学的才子,家世也最好。一度打点关系给冯小刚从军区调来好些坦克来拍摄电影的场景。

▲《甲方乙方》中的坦克,就是叶京找来的

他在拍摄《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电影的时候,也时不时一边骂着脏话一边会落泪。这部还没上的电影版,一溜的都是新人,每个演员一律片酬两万,唯一的亮点就是冯小刚在给老哥撑场子。江湖子弟老,冯裤子不是一个人。

冯小刚这些年的电影几乎都在说的是抛弃的主题。《集结号》他是小集体被大集体抛弃,《唐山大地震》是母亲把女儿抛弃,选择保儿子,《1942》是蒋介石选择把灾民抛弃给日本人,《芳华》是文工团这个组织把这两个男女主角给抛弃了。

今年八月一日那天,冯小刚找来文工团六十多个老战友看了《芳华》。我看了照片,里面有的人已经皓首,但脸上浮着一层年轻的喜悦,不禁百感交集。冯小刚服务了自己这一代的人,这一代曾经自信旦旦是主人翁精神的人,享受过一个大大的祖国,一个人少而空旷,显得格外干净的首都。如今,他们要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通过《芳华》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冯小刚战友聚会 《芳华》

冯小刚不想被抛弃,所以他一直在拍电影,又一直发牢骚抱怨这现代的太多不合自己价值观,审美,以及不能够理解的事物。某种意义上,他还滞留在自己最好的时代,觉得电影还不够来对这个已经在改变和高速发展的社会进行挽留和校正。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里面,徐帆写了后记,其中一句是,

我喜欢他的怀旧,喜欢他的恋恋不舍,喜欢他有时候本应该流露出来的浪漫,又不好意思掩藏在心里的表情。

冯小刚这次无限深情地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青春,跟电影里面主人公一样,一晃四十年也过去了。而严歌苓《芳华》原著里说,记忆本身也是活的,有它自己的生命和成长,故事存在那里面,跟着一块儿活,一块儿成长,于是就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