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茂果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的行动派:记智能感知与计算团队
——记“三好三有”导学团队之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计算团队
■记者 王格
“团队中的老师很多,我们遇到问题,向任意一位请教,都能得到细致的解答。”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成果创新奖的博士生孙其功如是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焦李成,“千人计划”入选者屈嵘,“长江学者”张青富,“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王爽、公茂果、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静,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侯彪、杨淑媛、张向荣、李阳阳等我们毫不陌生的学术大家,都来自同一个年轻而富有钻研精神的团队。
【团队介绍】
成绩骄人 备受瞩目
近30位博导、硕导中不乏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等的获得者与入选者,更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殊荣收入囊中。这些都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计算团队取得的骄人成绩。
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计算团队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支持计划”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焦李成教授带领,依托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教育部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
团队为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知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与英国贝德福德大学等诸多高校开展常规化的交流访问。缑水平、张向荣、尚荣华等教授先后出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同时,李琳、王晗丁、唐旭、赵佳琦等16名博士也分别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感受不一样的学术氛围。
长久以来,亦师亦友的融洽师生关系更丰富了“朋友”的涵义,毕业后的学生总会不时返校探望老师,更有不少优秀校友带来项目合作。团队目前已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并且与总装、航天五院、北斗、联咏、三星、蒜泥科技、翼支付等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培养体系。
【导师说】
接轨国际 创新培养
团队以人才需求为指导,参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充分考虑西电在电路、信息处理上的特色,以及团队在信息处理应用、计算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方向多年的项目研究积累和研究生培养经验,确立起了“国际先进 西电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呈阶梯式、有针对性地完成会做、敢想、能创新的培养,焦李成介绍道:“对于本科生而言,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会做;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地去想,勇敢地去实践,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创新。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言,则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是服务于创新能力培养的。”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十分注重过程管理,并将此视作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团队科学合理地设定关键阶段和重要环节,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团队秘书张丹说:“我们的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阶段之后,实行‘月报’制度,学生们按照研究方向向导师组汇报阶段课题研究进展、成果和问题,由导师组对学生课题进展进行评估,并给予建议。
在研究生论文正式送审前,我们会以重点实验室为单位,统一开展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和审核、答辩工作,由导师组共同对论文质量进行评定,讨论他们是否有资格申请答辩。我们团队的各位老师在学术方面都十分严谨,因此对过程化管理也有严格统一的标准。”
团队师生不仅在内部形成规范严谨的学术习惯,而且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借鉴优秀专家学者的学术经验,实现学术多样化扩展。团队于每年5月和10月定期举办两次“学术周”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截至目前,已举办了17届,共邀请国内外专家400余人,累计听众达15000余人。
【学生说】
收获成长 亲如一家
“家人”,是学生们对团队师生关系形容最多的一个词。“天冷的时候,老师会关心我们有没有加衣服;天热了,会担心我们实验室的空调运作是否正常。很多时候做项目真的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老师就会提醒我们要按时吃饭、保证睡眠。
”在研二学生王美玲的心里,团队里的导师和师兄师姐就像是家里的长辈和哥哥姐姐,十分亲切,“有时候,老师还会把我们叫到家里,给我们做一些家常菜,聊一些生活琐事”。已是直博第二年的郭贤朋对此深表认同:“比起团队一词,我觉得我们更像是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大家庭。”
如果说“家人”给了学生们亲切的温暖感,那么“严谨”就是为他们树立起治学的典范。孙其功说:“除了团队每年两次的学术周,团队学生内部也早已自发组织起学术讨论,瞄准最新前沿信息,交流学习理论分析方法,在分享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14级博士生冯志玺觉得,一个学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就算是人生一件幸事了,“但在我们团队,这样的幸运是成倍的。老师们给我们最大的选题自由度,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导师们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他们的学生。王美玲感慨道:“焦老师平日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长期关注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并且利用微信向我们推送各类优秀文章以及专业知识。
老师这种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让我们觉得时刻都有‘压力’,这是一种催人奋进的推动力。”冯志玺在谈到他的导师杨淑媛教授时说:“她是我见过最勤奋和负责的老师,在课题组,为项目或者论文和我们讨论到凌晨1、2点是家常便饭。
记得第一篇论文,从我写初稿到第一次投出去,老师带着我来来回回修改了14次。她把‘脚踏实地,行胜于言’作为她的座右铭,也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要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做人、做科研。
”作为团队中侯彪教授的学生,郭贤朋也有相似的体会:“‘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侯老师常常告诉我,不仅要学知识,更要用知识,要用实践结果去检验自己的想法,这给我的学术研究带来了特别大的促进作用。”
【采访手记】
对这个团队最初的印象就是“忙碌”和“谦逊”。忙着去上课、做实验、听报告、泡图书馆,拥有诸多在别人看来很了不起的成绩,却依旧十分谦逊地将“谢谢”“抱歉,久等了”“麻烦您了”等挂在嘴边。也许和西电很多导学团队一样,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恢弘壮阔的感性故事,但走近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你都能感受得到一样的“气场”,那是在日积月累的紧密协作、共同生活学习中形成的一种默契,是在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一种对学术研究孜孜不倦追求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