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体会
鲁迅的作品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范,是垂范后世的经典。我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有以下体会。一、明确思想,树立新教学观
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材就是教学的“圣经”,是教与学的主导,教学行为必须围绕教材展开,教师上课就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活动容易演变成教师为主导、传授教材内容的独角戏。在这样的教学观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是被动的、机械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对教材功能进行全新的思考,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用”教材是一种与“教”教材相对立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是突破传统的一种理念。新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协商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凭借教材的对话,是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教材不再是圣经、法典,它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而只是教学的一种媒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资源,是教学过程中对话的一方和对话的载体。
既然只是一种资源和载体,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灵活的处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开始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做出一点新的尝试。
二、课前准备,还原“人”的鲁迅
关于语文学习,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想想鲁迅先生竟然成为学生“怕”的对象,确实令人感到痛心。学生为什么怕鲁迅,怕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的王葆华老师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调查,学生们的回答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鲁迅太伟大了,伟大得让我们难以接近;第二是鲁迅的作品语言艰涩,主题深奥,难以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与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的“神”化、意识形态化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一点通过努力,我想是可以改变的。
讲鲁迅和他的作品,我们总是习惯于向学生灌输他的伟大和深邃。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的评价有一个最为标准的答案: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勿庸置疑,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鲁迅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但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希图让学生带着崇敬的目光去仰视鲁迅,以可望不可及的心态去感受鲁迅,希望借此在学生中树立起鲁迅的权威形象。
背负着这样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走近鲁迅,无形间已经将学生和鲁迅隔在了两个不同世界之中。所以,我一直质疑这一过于凝重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阅读鲁迅作品的心理障碍。
鲁迅先生长孙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有血有肉的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认可吧。基于这个理念,在讲高中鲁迅作品第一课《药》时,我大胆地调整了教学的思路,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
补充的资料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还原一个“人”的鲁迅,让学生感觉到鲁迅的可亲、可近、可感,希望以此来消除学生对先生的疏离感。经过反复的挑选、比较,我选定萧红的长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为补充材料。
因为第一,萧红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文字功底极佳,特别是她的散文更是别有一番风情;第二,该文对鲁迅的描写形象、生动,特别是后半部分对先生病情的描写细致入微,感人肺腑;第三,文中写的是先生与青年人的交往,对于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能找到更多的共鸣点,更容易打动他们。
我给学生印发了这篇文章,并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我花了一个课时让学生自由发言,来谈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鲁迅的印象。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反映出奇的好。有的学生说,特别感动的是文章的第一句,“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因为在他的印象中,鲁迅就没有笑过。
有的学生说,她印象最深的是交谈中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因为在她的脑海里,鲁迅就是一个横眉怒目、愤世嫉俗的形象。还有的学生为文章最后先生病情不断加剧而感伤。总之,在他们看来,文中所展现出来的,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鲁迅。我非常高兴,学生的发言是他们内心最直接的体现,也就是说,他们的心中开始呈现一个崭新的鲁迅的形象。
走好这步棋,引入一个“人”的鲁迅,初步改变了学生心目中鲁迅“神”的形象,给学生一个平视的角度,让他们重新审视鲁迅,在阅读鲁迅作品时尝试平等地与鲁迅交流和对话。有了这个起点,才能够解开学生对鲁迅的心理障碍,为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
三、自主学习,创设探究空间
新课程改革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是改变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换,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更好地“用”好教材,开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和探究的过程中领略文章的精髓。
作品整体内容的把握,是教学最先的切入点。围绕课文重难点,选好、选准了切入的角度,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探究的空间,对后面的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四、多元解读,突破灌输模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①对历来是教学难点的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这一点。
首先,要留给学生消化的空间和时间。鲁迅是深刻的,但深刻的鲁迅并不是不可认知的。如果我们细心、耐心学习,作品的内容是可以把握的。读不懂或者说难读懂的,应该是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鲁迅的作品难读懂,不只是学生感到难,有一定阅读经历的读者,对鲁迅的作品大多望而生畏,就是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也常常需要凭借“别人”的帮助来理解鲁迅的作品。
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那些问题,人们是可以感觉到、感受到的,但它们所能够暗示的内容却是无限的,是鲁迅自己也不一定全部意识到的。
它们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经历不断地去补充、去挖掘。”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鲁迅作品中深刻的思想主题,学生难读懂,或者读不到教材中阐述的层次,我们不必心急,可以让学生慢慢消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思索。我们不仅要把作品作为教材,作为学习鲁迅作品的载体,更要把它作为“梯子”——提供作文做人的典范。
其次,要允许学生多元解读,突破传统教学的灌输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对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我们往往是“主题先行”,中规中矩地定位在诸如“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三座大山的压迫”、“黑暗的封建制度”、“腐朽的封建思想”等方面,而这些又常常是教师对教材教参的机械照搬后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补给品”,其过程不仅缺乏学生个体感悟的参与,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而且其结论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
这既违背了学习文学作品的规律,也超越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甚至言语材料和言语表达方式也不断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因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硬性的“统一见解”是不符合阅读规律的。
允许学生多元解读,突破传统的灌输模式,不仅要避免扼杀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还要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去感受、体验,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土壤,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经验去审视,用自己的价值去判断,挖掘鲁迅作品中现实的主题,这才是鲁迅作品的精华和历久弥新的思想源泉。
关于教与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精辟地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③这句话的精神内涵与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完全吻合的。新课程的观念转变,根本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鲁迅的作品具有非凡的价值,既是个性的表达,又是审美的创造,是鲁迅先生人格魅力的展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种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对人内心的复杂性有更为深切的体验。不但要了解世界的丰富性,而且要感受人性的丰富性,情感和智性的丰富性”,④让学生不再疏远鲁迅,而是接纳鲁迅,走进鲁迅作品,在百草园里留连忘返,在三味书屋中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