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写在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
内罗毕当地时间12月5日,联合国第三届环境大会举行高级别会议,图为大会会场。 记者庞超摄
这一刻,全世界都听到了来自中国河北塞罕坝的故事,一个书写人类勇敢和美丽自然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
12月5日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三届世界环境大会颁奖现场,塞罕坝三代建设者代表高高举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奖“地球卫士奖”的奖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接受来自世界的掌声。
此时的内罗毕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而一万多公里外的塞罕坝,已是白雪皑皑、寒风凛冽,塞罕坝的务林人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修剪树木、护林防火,像守护婴儿一样守护着那片来之不易的绿色。这样的执着与坚守,深深刻在塞罕坝林场55年成长的年轮里,刻在三代塞罕坝人“绿了青山白了头”的跋涉中。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地球卫士奖”,图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右一)向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代表颁奖。 记者庞超摄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亲手把奖杯颁给塞罕坝建设者代表。他说,塞罕坝建设者们的实践经验,不仅对华北、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也是很好的鼓励和启迪。
来自尼日利亚的代表伊多乌说,塞罕坝的经验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是可以唤醒一种意识。尼日利亚分四个区域,其中北部区域大面积的沙漠,吞噬了很多土地,很少有人会想到去改变,去通过种树让环境变得更好。塞罕坝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唤醒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意识,给我们以信心和希望。
中国奇迹,世界惊艳;中国样本,世界意义。
塞罕坝,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力量,提供了环境治理的中国经验,传递着绿色发展的中国理念。
冬日塞罕坝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呈现出别样的美丽。 记者贾恒 赵海江 田明摄
瘦削的枝条洒脱伸展,一颗颗的红色果实在雪地中分外显眼。
寒冬时节,在塞罕坝褪去绿色的林海中穿行,不时能看到一种特别的植物——华北忍冬。它们的根深扎在高寒沙地中,即使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仍然顽强地绽放出亮眼的红色,展现着生命的光彩。
华北忍冬倔强的脾气,十足的韧性,正如使命在肩、百折不回的塞罕坝人。
京城北眺,内蒙南望,塞罕坝,曾经的美丽高岭,历经一百多年的砍伐、战乱、山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已变成飞沙走石、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稀疏的植被,脆弱的生态,如果再进一步恶化,这片位于平均海拔1500米高岭上的黄沙就会伴着西伯利亚寒风,一路长驱直入,刮到180公里外的北京去。
今天,红松洼的“一棵松”已经是塞罕坝的“功勋树”。当年,专家们就是找到了这棵孤独挺立在荒原上的百年落叶松,才让国家下定决心,要把大型机械化林场建在塞罕坝。它是这里百万亩人工林海世界奇观的起点,也是一个绿色使命和初心的起源——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55年前从天南地北集结上坝,抱定的就是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誓将荒原变绿洲的信念!
塞罕坝的“功勋树”
今年58岁的于瑞林坐在塞罕坝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宿舍的玻璃窗前,凝望着对面山坡上那些冬日里变成烟灰色的树木,感慨万千。还有不到两年他就要退休了,对那些和自己工龄一样长的树,他真的是难舍难分。
这片正值壮年的林子有好看的云杉,有挺拔的落叶松,也有部分是樟子松。他清楚地记得,这些树是1978年栽植的,那是他成为塞罕坝林场正式员工的第二个年头。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发生了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林场20万亩树木被毁,辛苦种了十多年的树损失过半,而他所在的北曼甸林场又是受灾最严重的。
树倒了可以再栽,只要人不倒,塞罕坝就不会倒!次年春天,人们开始了大规模的补栽。从那时起,这些树就开始刻入于瑞林生命的年轮。也正是这些重新植下的新苗,成为塞罕坝不放弃、不认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