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时评价太平天国 张文中袁伟时:访谈太平天国
张文中:其实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很多牵涉到对洪秀全的评价。毛泽东曾经把洪秀全称为近代少数几个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而在历史上,洪秀全究竟有没有把西方的真理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
袁伟时:照我看来,洪秀全并不是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的中国人。他信基督教,如果仅作为个人的一种信仰或精神寄托,那就同任何正常的宗教信仰一样,是应该尊重的个人选择。可是,洪秀全对基督教本身没有做过认真的研究,没有领会它的精华,学了点皮毛,便将这个皮毛跟中国传统的民间迷信以及落后的中世纪思想结合起来,改变为非驴非马的一个宗教。
最近,有人撰文指出洪秀全、太平军那一套有邪教的味道;我认为不无道理。认真看一看洪秀全现存的十几万字的文章和歌谣,整体上我看不出有什么先进"。
张文中:西方的真理,人们一般理解为自由、民主、科学以及人权这些观念,洪秀全在所谓「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内容?
袁伟时: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而且对这些观念是坚决排斥的。他的《天父诗》说得清清楚楚;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妇女"硬颈不听教","起眼看丈夫","讲话极大声","有喙不应声","面情不欢喜","眼左望右望"都"该打"!(104、3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中世纪「三纲」那一套,完全保留下来。你看他像不像学习西方的先进人物?
张文中:建立太平天国时,在政治制度的层面,洪秀全有没有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
袁伟时:洪秀全确实在《资政新编》上加了好些"此策是也"的批语,表明他最少在表面上有接受这类思想的雅量。这应该肯定。
但不是说要听其言,观其行吗?他光说不练。实际上,太平天国真正实行的,是跟《资政新篇》完全相反的东西。洪秀全自己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反动纲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逆历史潮流而动。经济上它主张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不能有任何私有财产,收入完全要归入"圣库";一无可取。
政治制度层面,它要实行完全军事化的中世纪专制主义。在底层,老百姓的劳动、经济收入、教育、思想信仰及其他日常生活和种种纠纷,一律听从官员的严格监管、专断和安排。
清政府的官员很少,帝力不及之处,人民仍有较大活动空间。按太平天国那一套,把人紧紧箍住,可不得了。发点牢骚,被人听到打小报告,立即斩首的记录屡见不鲜。至于中上层的政治建构,名字上有点古怪,实质与历代专制王朝没什么差别。这些都是很荒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