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艺袁文 袁文良:莫让“形象工程”绑架了“民生工程”

2018-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近日在安徽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现象,甚至成为少数主管部门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一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建轻管,后续运转养护资金缺乏,导致已建工程加剧折旧,损坏严重.(7月15日<半月谈>)所谓"民生工程",是指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

记者近日在安徽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现象,甚至成为少数主管部门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一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建轻管,后续运转养护资金缺乏,导致已建工程加剧折旧,损坏严重。(7月15日《半月谈》)

所谓“民生工程”,是指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一些政府官员把“民生工程”当成官场攀登的阶梯或升官晋级的敲门砖,因而“民生工程”摇身一变成为官员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于是乎,有些工程看上去轰轰烈烈,但脱离了本地实际,结果是热热闹闹上马,凄凄惨惨收场,为官者升官晋级,而损失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当地百姓的利益,这是一种典型的劳民伤财行为。如此这般,出现民生工程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甚至“建成死”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全国范围来看,民生工程“建成死”的情况,不仅在安徽部分地区存在,在其他省区的一些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如去年有媒体曝光,山东省商河县投资数千万元的小农水项目,当地政府宣称“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正常用”,却未经使用就大面积报废;再如前些日子新华社的报道,一些地区建设的不少农家书屋,由于配书脱离生产生活实际、不适合农村现有阅读人群,导致相当一部分书屋唱起了“空城计”,逢上级检查时只好找人充当临时演员作读书状;再如媒体最近披露的湖北省陆口大桥,2014年桥面施工完工后,桥西头6公里连接线却半路停工,历经8个月仍无进展,路基变成了菜地和瓜田……纵观这些“建成死”的民生工程,其原因要么是设计规划不符合当地实际,要么是重建设轻管理,要么是后续资金及配套设施出现断裂。

但无论什么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根本就没有把民生工程当成体现执政能力、当成深化干群关系的惠民工程来看,更没有把民生工程当成应该敬畏的“责任工程”。其结果不仅让巨额财政资金打了水漂,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让老百姓望民生工程而兴叹,于改善民生没有一点益处。

民生工程应该接地气、保民生、促发展。而要使民生工程不再被“形象工程”所绑架,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就需要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一要规范民生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坚决防止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更要防止一些官员追求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二要加强对公共财政预算的管理监督,使民生工程建设在重质量、重效益、重落地方面得以较好落实,避免民生工程异化为“面子工程”、“烂尾工程”,真正使国家财政资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三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于那些把民生工程变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部门及官员予以严厉问责,从严查处其失职渎职行为,涉嫌违法违纪的坚决处理,绝不能轻易放过。

总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该成为政府官员向群众作出的承诺。领导干部只有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打造真正的“民心工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