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林达信 流金岁月!广州文化公园庆祝建园65周年老照片展览今开幕
据南方网报道,风兜飞机、摩天轮、旋转木马、空中小火车......这些游乐项目你都在文化公园玩过了吗?说起文化公园游乐场,老广州们肯定会对上述项目耳熟能详,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童年时游玩的情景历历在目。现在,只要你留意文化公园近期展出的《流金岁月——广州文化公园庆祝建园65周年老照片展览》,你就能重温这段温馨的时光,缅怀以前的青春岁月。
3月6日,文化公园将在文荟馆、西关苑同时举办:《流金岁月——广州文化公园庆祝建园65周年老照片展览》,共展出从1951年至2002年之间的248张文化公园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包括文化公园前身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岭南文物宫,以及宣传展览、中心台演出、文体活动、园中院、书画名家挥毫等大批珍贵的照片。
名家手笔,作品精彩纷呈。这批照片大部分是由已故的文化公园老职工、著名摄影家廖衍猷拍摄并整理,也有部分是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风光摄影家林星的作品。其中以黑白照片居多,有185幅,彩色照片63幅。大众在欣赏到文化公园光辉岁月的过程中,也可以品鉴到摄影名家捕捉的精彩瞬间,感悟光与影交错的美。
名家风采,见证时代变迁。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欣赏到红线女、罗品超等粤剧名家年轻时演出的风采,感受到关山月、黎雄才、李曲斋等书画大家挥毫创作时才情,领略杨官璘、陈松顺等象棋大师纵横驰骋时的气概。此外,我们更可以通过这批真实记录了时代变迁的影像,见证到文化公园举办群众演出、主题展览、民俗活动时的盛况,以及园内各标志性建筑的变化。
其中文化公园中心台的变化相当引人瞩目。中心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个露天平台,到了90年代变成了流线型、状如花蕾的舞台,而如今中心台更在观众席上方加了“木棉花瓣”状雨篷,使观众免受风吹日晒之苦。
老馆屹立,继续发挥余热。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时期建造的水产馆(八馆)、水果蔬菜馆(四馆)、省际馆(六馆)、手工业(七馆),以及公园门楼,至今依然屹立,继续作为文化场馆作用发挥余热,并成为第一批挂牌的“广州市历史建筑”。该批建筑是岭南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建筑师留下的经典佳作,以轻巧、通透、明朗的特点重塑了岭南建筑的性格,奠定了岭南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化公园建于1952年,前身是1951年10月的“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1952年改称“岭南文化宫”,1956年易名“广州文化公园”。六十五年来,它创造了无数令人瞩目的辉煌:公园内政治、文化、教育、科普等各类展览连绵不断;中心台等舞台演出歌声嘹亮,余音绕梁,全国各大剧种和众多的明星都曾来此登台亮相;粤剧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奉行惠民之路,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公园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并作为公园三大传统文化盛事一直延续至今;还率先在公园开办音乐茶座和大型机械游乐项目,引领起公园休闲娱乐的新风潮。
此外,公园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包括讲古、棋艺、灯谜、歌会、游乐场等等……这些文化节目承载着几代广州人无数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展览地点:文化公园文荟馆(四馆)、西关苑(七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