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问.丹心》连载:探索武术的真谛 (/)

2019-0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真正的武术是什么?自我习武以来,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大家对功夫存在的误解,根深蒂固缘于看武侠小说,像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每使出一招一式都有几百句诗词抽象地描述

真正的武术是什么?自我习武以来,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大家对功夫存在的误解,根深蒂固缘于看武侠小说,像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每使出一招一式都有几百句诗词抽象地描述,将功夫描绘成浪漫的意境世界。

其实,最能体会功夫真谛的,我个人认为莫过于李小龙的一套截拳道理论,以有法为无法,不受任何规则所限制。

少年时期为一介“武痴”的我,积极寻求武学的真义,一心为提升自己水平,于是到北京武术队受训,不过,后来才发现武术队如此超人的弹跳和速度,其实都不外乎一种体操训练,而且这些国家,省级的武术队,都转型为新派武术,招式、套路都为比赛精心编排过,表演性质居多,对于搏击实战却受用甚少。

武术队表演形式的比赛,像很多功夫电影一样,都充满京剧影子,行内术语:低头、脱脚、翻腰,无一不是由京剧而来,某些动作和节奏更似舞台亮相,称不上真正的功夫。

其实,武术出了是文化国粹及体育运动之外,意思是说在格斗中,不要预设固定招式去应付对手,而临场作实时反应,靠本能直接发挥。他提出格斗者不应受任何形式所束缚,也绝不因你所属的派别,而固定一种形式和方法。故传统武术,盲目追随所谓的“师傅教落”,一招一式都一板一眼,其实是完全与之相悖的。

今年,我爱上美国流行的MMA(混合格斗或混合武术),发觉其精粹与李小龙提出的武术理论如出一辙。格斗者困在一个笼里面自由发挥,任意使出任何招式,当中包含摔角、柔道、空手道、泰拳、中国功夫,甚至任何可以击倒对手的方法,看过之后,也不知不觉迷上。

武术大同

摒弃门派之见,集各家各派、中外武术之大成,以广阔的心胸容纳所有实用的技击技术,MMA何尝不就是李小龙截拳道的理论呢?作为一个武术家,他比一般人前卫半个世纪,已经明白了武学的真谛。

因为对MMA的情结,我拍《导火线》时,便全采用MMA的风格设计动作,并希望透过电影传达我对武术的认知,好让观众感受得到。而由于太过希望将MMA真实面呈现于镜头前,就连导演叶伟信都嫌我设计的动作过于刁钻,说:“直情可以做教材,教人MMA啊!”

寓拍电影传递武学信息,这番苦心只望拓阔大家视野,推崇中国功夫的同时,也怀着开明的态度接纳各家各派,若然故步自封,不进则退。

在华语电影市场里,我作为功夫演员的代表之一,随着时代的巨轮经历了几许翻天覆地的变迁。

中国人传统的角度里,有所谓“时势造英雄”,某种程度我认为一个演员,也是市场需要而来定夺他的价值,在最后的这两篇中,我将自己一路走来的功夫之路,做一个总结,希望大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甄子丹。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香港电影萎靡不振,产量屡创新低,甚至就连被誉为华语骄傲的动作片,也不例外。

正当香港动作电影人为前景担忧不已时,几十年来努力在海外培养的一批动作迷,适时开启欢迎的大门,让一班动作演员和顶尖的动作指导纷纷踏上好莱坞之路。

适在此时,李安的《卧虎藏龙》又在引发起外国一股功夫热潮,于是他们便买下我于一九九三年的旧作《铁马骝》版权,并在全美一千五百家影院上映,结果拿下一千五百万美元票房,赚了个满堂红,同时也迅速打响了我的知名度。

能够凭借一部旧作坐享其成简直是天逢奇遇,往后自己当然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把握住机会。那时候我先后跑到日本、德国、美国,武指《超时空圣战》、《幽灵刺客2》及《修罗雪姬》等,盼望自己的动作理念能发扬于电影中。虽然明知道当时的设计违背了那个年头的潮流,当香港的电影人依旧飞来飞去大卖自己吊威压功夫时,我却始终坚持动作必须凶猛凌厉,注重速度和力量,这是我所谓的“甄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