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猪链球菌病的症状是什么吗 及早了解预防最重要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病原体,也是人类动物源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少部分患者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严重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疾病表现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为4小时~7天,在屠宰或处理病/死猪后1~2天内或进食病/死猪肉后2~3天,最长7天突起畏寒和发热,多为高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身痛。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如图1(A.B.C)。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很快出现休克。人感染猪链球菌后,视细菌侵入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分为四种类型。
(一) 普通型 起病较急,畏寒、发热伴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身痛、肌肉酸痛、腹痛、腹泻,体温多在38℃ 以上,高则可达40℃ ,头昏、乏力明显,但患者无休克、昏迷和脑膜炎的表现。
(二) 脑膜炎型或脑膜脑炎型 该型为最常见临床类型。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患者常在发热后出现明显头痛,伴呕吐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炎型患者常伴有听力障碍(30%左右或更高),多数为听力减退,少数患者可失听。部分患者可有周围性面瘫和复视。脑膜炎患者常伴口唇疱疹,部分患者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少数发生葡萄膜炎、眼内炎等。
(三) 休克型 患者起病很急,常发生于屠宰病/死猪且手部皮肤有破损的人,多在屠宰后1 天内发病,快者2~3小时,慢者13~16小时。表现为急起畏寒或寒颤、高热,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心慌、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发冷、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头昏或意识改变、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少尿等休克表现(即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等。部分患者肢体远端皮肤有出血点、淤点、淤斑,面部、四肢常见。
该型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个别经抢救成功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
(四) 混合型 同时具有脑膜炎型和休克型的表现。往往见于休克型经抢救治疗后休克改变,存活到1天以上,出现脑膜炎并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的表现。
其它少见的感染类型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疾病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