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就读懂彼此 生命里的不可或缺的人
陪你在青春里长成自己的高质量老友,在你伤心的时候温柔承接你的情绪,知道生命里有人无时无刻守望你,或许这就是幸福的定义。长大以后,才发现时间推移仍留在身边的人最珍贵,那些旁人不懂的脾气,他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你的情绪;不必每周悉心联系,许久没消息,他就知道你又闷着头撑着日常压力,扛一打啤酒到家里聊一夜言不及义,压力依旧沉重,却知道有人把你挂心,就能充满干劲,继续努力。
根据phillyvoice报导, Virginia临床心理学博士候选人Rachel K. Narr的研究发现,若在青少年时期拥有较高质量的友情,长大之后会比起在成年后才拥有高质量友谊的人来得更加快乐。
关于生命里高质量友情的定义每个人或许都不同,但根据Tooby 和Cosmides(1996)提出的友谊心理学,可列出几个中性检视友情是否具有高质量的几个条件:
你们是否为彼此的不可替代者:当对方需要帮助时,一定极尽所能地帮助,并在需要做抉择的时刻,选择彼此。
你是是否替彼此带来积极外部效应(positive externalities) :因为对方的影响力,使你变得更好,或因此获得意外收益。
你们是否能读懂彼此心思:能够透过语气与细微的脸部表情,读懂对方的情绪,理解彼此的想法。
你们是否兴趣相投:透过理解与参与彼此的兴趣,而此兴趣对你们产生共同的吸引力,能够让互相学习,彼此分享。
Virginia大学研究人员挑选15岁到25岁不同种族、经济背景的169位人们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每年会向青少年孩童询问关于他们朋友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调查他们焦虑程度、同侪间的接受度、自我价值和忧郁症状等情形,同时研究人员亦会与受访者们的好友谈天,了解他们如何看待受访者,评估他们的友谊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在年轻时(15 岁)就拥有高质量友谊的人比起长大后(25 岁)才拥有的人来的更加快乐。此外,拥有亲密好友、闺密的受试者也较不易出现焦虑感、忧郁感,自我价值感与认同感也会有所提升。
青少年时期的亲密好友,他们懂你的脾性,也在相处过程中,活得越来越相近,他是影响你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你成长过程里不可或缺之必须。
亲爱的,与你分享跟青春期老友共有的三个人生阶段,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这些情感深厚,牵起你们一生的亲昵。
青春期,像远方有光的晦暗隧道,你在这隧道里拼命挤压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在黑暗里勾勒自我价值,青春期的好友同你一起走过这场浓黑的探索,陪你一起跌倒、一起傻笑、一起经历丑毙了的青春期。
根据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指出,人的一生分作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连续不断的人格发展历程,前一阶段如何发展会影响下一阶段解决的能力,12 岁到18 岁为青少年期,其阶段性的任务为自我统整(认同)与厘清自我的角色混淆,透过青春期的摸索,透过同侪的陪伴建立与自我认同感的过程,建构出自我认同与自我追寻的方向。
你的人生经历里总有他的样子,年少的老友陪你走过春青的慌忙与狂喜,共有的时光里,逐渐成形的是你们长大的样子。
年少时的好友让你知道生命里有种情感叫做「归属感」,有他们在的地方你就感觉心安,知道有人总是把你放心底守望。
根据英国青少年心理咨商机构(The Tavistock Clinic)研究,12 到14 岁的孩子在面对人际关系时,时常需面对两股力量的拉扯,一股是「希望被接纳的渴望」,另外一股是「担心被排挤的恐惧」。无论是哪一种纠结,都希望藉由他人找到自己的定位,而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这个塑造过程也深受他人价值观的影响。
是他让你在渴望被接纳的时候发现有个地方可以放心地落下自己的悲伤,希望自己能被温柔承接时,他们接住你沉沉的悲伤,面对未知的日子里,他们让你明白,自己的生命有了可以安稳依靠的地方。
成长过程中,他不断让你发现世界广袤,用他的生命经历带你绕出自己的小世界,开拓你的视野,过去没想自己会向往大海的汹涌,却在他的眼里看见海的广阔与温柔,没想过会学的潜水运动,现在只想学好,以后还要一同去世界探索,看遍他眼里风光,活得更接近自由的样子。
根据前段文章提及的Tooby 和Cosmides(1996)友谊心理学,他的个人特质成了增广你眼界、接触不同事物的积极外部效应,你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与自己不同的特质,彼此欣赏,不自觉中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渴望成长的方向。
青春期的老友,让你长成了自己没想过的人,却在这过程中发现了更好、更开阔的自己。
同老友长大的青春里,你一半生命经历有他伴着,你们走过青春期的小奸小恶,捉弄彼此干尽无伤大雅的傻气坏事,稚嫩的革命情感萌生;初尝社会人情冷暖,笑看现实彼此加油打气,从生命隙缝里长出自己的坚毅,在岁月里长成了支撑彼此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