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鹏走帮扶 精准把脉 精准帮扶 南通“走帮服”走通“最后一公里”
新华报业网讯 “种了大半辈子地,没想到会做园艺师。”4月6日一早,拉着前来“走帮服”的崇川区农工局局长杜瑞山的手,海洪社区62岁的周兰芬心里却春光融融。
不久前,为解决海洪社区1000多名中老年失地农民无事可干的难题,负责结对帮扶的杜瑞山牵头办起了小区园艺合作社,周兰芬等18名居民成为首批社员,专门负责小区绿化管护和美化,相当于为他们“私人订制”了再就业帮服菜单。
“‘走帮服’不能走过场,必须与推进‘两聚一高’结合起来,善于在一线发现问题,学会在基层解决问题,走出精准线路,实现精准帮服。”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说,该市创新规划了4条“精准线路”,4万多名党员干部精准聚焦群众、企业最关注、反映最强烈问题,补短板帮民富,解难题助发展,化矛盾促和谐,走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脚步,找准“关键短板”
阳春三月,位于通州区平潮镇国道村的江苏世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棚内,各种精品蝴蝶兰次第开放,争奇斗艳。由“千人计划”专家邬荣领与本土企业家共同创办的世阳生物,目前各类彩叶苗木和名优花卉种苗年产量已达300多万株,是带动当地富民增收的重点项目。但在征用土地和申办中草药市场准入时,却迟迟未得到回复。
就在企业愁眉不展时,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走帮服”的脚步迈了进来,当即叮嘱相关部门当好“店小二”,落实跟进配套措施,助推企业加快发展。目前,企业所需5亩地的土地证已经办到手,相关市场准入手续也已取得进展。
陆志鹏举一反三,强调“走帮服”不能漫无目的地瞎走一通,必须像“探照灯”一样,照准照亮基层关切的问题源点。据此,南通精心规划出4条“精准线路”:精准把脉,解剖麻雀,把问题搞准搞实;精准帮扶,因地制宜,“点对点”服务;精准转化,分类抓好软弱村(社区)党组织的转化提升;精准治污,与环保“263”专项行动相结合,全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精准走下去,要避免一地鸡毛,学会精准找到制约‘两聚一高’大局的共性难题。”南通市长韩立明透露,“环境问题”让她睡不踏实,在“263”专项行动中,她多次悄悄走进市区背街小河实地暗访,发现这些地方不仅违章搭建较多,而且污染严重,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通病”。
几次会商后,一个统筹推进城市拆违、加大巩固城市水环境整治的“清水行动”开始进行。该市正发动党员干部争当环保问题“啄木鸟”,围绕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等进行地毯式排查,集中梳理后形成对策清单。
目前,南通市委已建立了98个“走帮服”工作组,进驻所有乡镇街道。短短两个月时间,市县两级800多家机关单位4万多名党员干部进户进企进村“结对子”“攀亲戚”,慰问走访农户202538户、企业8569家、村居1795个,梳理问题12118个,解决问题6117个,正在专题会商会办疑难问题785个。
精准帮服,紧盯“痛点”找“药方”
“找准问题,更要走对解决问题的路子,紧盯‘痛点’找‘药方’。”南通市党建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斌介绍说,精准帮服,南通注重“走”的广泛性,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注重“走”的针对性,谋在关键处,忙在点子上;注重“走”的有效性,综合分析提炼,管窥全豹。
海门市委书记陈勇告诉记者,“三农”是该市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围绕富民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次次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海门专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意见。特别是对全市64个经济薄弱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促进经济薄弱村持续增收。到今年年底,海门力争村营收入35万元的村实现全覆盖,其中超50万元和70万元的村分别达60%和20%。
在“走帮服”路途上,南通机关部门纷纷与乡镇基层结对挂钩,实施“一对一”帮服,受到欢迎。但过程中出现的乱点鸳鸯谱“拉郎配”现象,让基层的满意度打了折扣。
陈斌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最近“走帮服”督导组到如皋长江镇调研,当问到对结对部门服务是否满意时,镇领导笑言“态度很好,工作也做了不少,但效果却不是镇上最想要的。”原来,该镇作为如皋经济重镇,如何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但上面安排的“结对”单位,却是海洋渔业部门,尽管“走”得勤快、“帮”得热心,做了很多工作,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结亲家’现象,实际上是对‘精准线路’的背离。”一个最大可能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和结对部门职能特色匹配的结对调整方案随之出炉。崇川区针对矛盾纠纷较多的社区,安排信访部门与之结对;土地流转问题突出的村组,安排农工部门与之结对。城东街道老小区多,小区改造、环境秩序管理等难度大,该区调整城管部门与之结对后,为该街道量身定制了5个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方案,收到街道和居民一致点赞。
常态长效,确保“走帮服”不走过场
“‘走帮服’不仅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抓手,更是一项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4月7日,南通市召开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推进会,聚焦常态长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制度。
4月8日黄昏,崇川开发区科尔项目工地依然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多亏了走帮服‘四单’全流程督查机制,帮我们化解了施工拦路虎。”项目负责人介绍,科尔三期作为崇川开发区重大亿元项目,因涉及多个部门和街道协调难题,一直未能按期开工。“走帮服”督导组启动“群众点单 干部领单 党群评单 公示晒单”督查流程,南通市相关部门迅速牵头组织区、街创新实行“组团式”拼单,几方协调会商,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干部领单接单后解决不了问题,将进入党群评单、公示晒单流程,实行问责。”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崇川区委书记吴旭介绍,该区将“走帮服”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制定问题解决流程图,“挂图作战”,确保做到有菜单、有课题、有项目、有成果、有反馈等“五个有”,特别是“四单”全流程督查,对“走帮服”形成压力机制,成效明显。
如今崇川这一做法已被提炼成南通全市“走帮服”实效公示、绩效考核两根“指挥棒”。该市明确,将对98个市级机关部门“走帮服”实绩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同时把“走帮服”实效列入机关部门作风建设绩效考核和市对县的四个全面考核的范畴,并加大其权重,以此层层传递压力,保障“走帮服”有力有序长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