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初月贴》书法作品欣赏

2017-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晋王羲之(303—361)书<初月帖>(唐摹),纸本,草书,尺牍,8行62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系<万岁通天帖>第二帖.此帖为<万岁通天帖

东晋王羲之(303—361)书《初月帖》(唐摹),纸本,草书,尺牍,8行62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系《万岁通天帖》第二帖。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藏辽宁博物馆。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一、《初月贴》的三个特征:

1、奇古与流媚。与后代的草书比,《初月帖》仍然残留章草的遗痕。前三行书除"初月"、"行无人"等少数字外,其他如"十二日山阴"、"报近欲"、"不办遣信昨"等局部均带有明显的章草字势与用笔特征。章草的用笔与结构因为与隶书关联极大,释放出如岳珂所说的"奇古"气息。但是另一方面,与纯正的章草相比,《初月帖》毕竟已经属于今草系统。纯正的章草如果相与比较,可以媲美以高古,却会逊色于流媚。这是王羲之以今草淘汰掉前人章草、又以高古气息胜于后人今草一味作缭绕盘旋俗气可掬之态的密钥。

2、沉重与轻灵。《初月帖》中的线条,罕见懈怠与柔弱;一字之中的笔画虽然历经转折,但每一转折处往往运筹得宜,丝毫不见慌乱与随意;转折后的线条推进不仅没有减轻力量,反而继续挺劲饱满,即使最为短促的线条也笔力沉重。

这是王羲之被称为"力屈万钧"的原因,也是他与书法史上绝大多数知名书家的差异——很多书家一出手,就因为线条的糜弱败北。但是,就像一篇小说情节曲折一样,《初月帖》的笔法变化多端,并不是沉重的基调可以尽括。

此帖中线条的方向、厚薄、宽窄、藏露等方面含有多个层次的变化,可以被不断地分辨与分拆。比如"初月"、"不吾"等字字形较长线条较细,"不"、"十二日山"、"十六日"等字字形简单点画稀少,它们在《初月帖》的沉重中复又融入了一丝轻灵。

这种丰富变化可能部分来自唐人摹制时的操作,但是绝不可能全部来自摹制环节,它们应该主要对应于作者的心手,寓示着书圣挥运之时内心的丝丝跳跃和指间的微微颤动。

3、错杂的节奏。在结字与章法的空白处理上,《初月帖》疏与密、断与连交替出现,带给人时紧时松、时强时弱的节奏感觉。交错呈现的节奏并无规律可寻,带来作品的复杂性,既增加了欣赏的难度,也增加了欣赏的乐趣——越是不可预计的演变越是勾起观赏者的想象与观赏欲望。节奏不仅没有规律,而且将它们掌握在什么分寸,也全无定数。或许王羲之的法帖就是一个标准,后人在它们身上琢磨、盘桓、反复试探,在黑暗中渐渐摸索到一个大概。错杂的节奏是王羲之永垂千载的关键,是勤勉不已、一味整饬的赵孟頫难以梦见的。董其昌虽暗中摸索到皮毛,但又因为笔力柔弱,结字率意,同样未能企及"书圣"的光辉。

二、历代书法名家对《初月帖》的评价:

1、"右军书法晚乃善"。梁陶弘景《论书启》说:"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晋穆帝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此帖正是在山阴任上所写,也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作品之一。

2、前人对《初月帖》已有评述。南宋岳珂《右军初月帖赞》道:"唐摹之传取奇古,仿佛硬黄疑此楮。我从眼力别瑶珷,安得庸奴字如许。"岳珂的意思是:这件流传的唐摹本选择了奇古风格,堪与《兰亭序》比拟的或许就是它了;我凭眼力能区分出美玉与美石的差异,平庸者怎么可能写出如此书法?" 岳珂对《初月帖》的高度评价,我完全赞同。

三、初月帖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

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