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圆捐献遗体 我该怎样捐献遗体?
今年35岁的徐先生是一家旅行社的策划,身体一直很好。一次,他与做医生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他的朋友向他介绍,现在器官移植手术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可是供体却非常难找。“许多本来可以治好的病,就因为供体不足,成了不治之症。”
徐先生感到一阵心痛,随之萌生了捐献器官和骨髓的念头。“我只想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而且这对我也没有害处,我认为这是生命的延续。”
医院不收
8月初,徐先生与各家医院开始联系,但是医院的态度令徐先生很不解,“医院说他们不能接收遗体捐献。”记者致电几家大医院,表示愿意捐献器官。大多数医院则称他们没有处理相关事宜的机构,不能接收骨髓和遗体的捐献。
协和医院的医生介绍说,人体器官除了角膜在生命结束四个小时内有用以外,其他脏器只能作为教学使用,所以他们只能接收整个遗体,并不接收单个脏器。
供体奇缺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我国内地已经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只有6万多人,而美国国家骨髓库有470多万志愿者的资料,我国台湾也有23万志愿者的资料。因此,我国内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近两年干细胞库的发展较快,已经有40多位患者手术成功,挽回了生命。
工作人员介绍说,志愿者登记资料的手续很简单,只要志愿者年龄在18至45岁之间、身体健康,在义务献血车上进行血液检查后,就可以进行登记。
北京同仁眼库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眼库的库存奇缺。但是,眼库主要进行采集、保存和医疗研究,并不承担志愿者资料登记保管的职能。所以,他们无法与个人签订死后捐献眼角膜的协议。原来有几家慈善机构承担过这项工作,但都是临时的,现在这些工作没有人来负责。
法律空白
为了解捐献遗体及器官的具体程序,记者致电卫生部。卫生部技管处的于先生介绍说,目前国家对捐献遗体和骨髓的管理还有空白。要解决这种志愿者不知该找谁、患者找不到供体的尴尬局面,最根本的就是依法管理。但是,现在与此有关的法律还在筹备中,而且也没有专门机构主持此方面的工作,所以捐献遗体和器官还没有法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