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三门峡大坝 94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等自然山水旅游景点将消失. 三门峡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年代库区有鸭科鸟类9种,现在增加至12种,目前已经查明的有118种,天鹅.鸳鸯.大鸨这些珍贵的鸟,也开始陆续在库区出现.每年冬季至春季蓄水期,数万只白天鹅,就会集聚在库区戏水.三门峡市旅游局市场处曹凯先生说,作为国家珍禽白天鹅和鹤类的栖息地,多年来库区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已经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并且已经成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沿岸已经形成依托水库的工农业格局和生态环境链.如果失去三门峡水库,1

等自然山水旅游景点将消失。 三门峡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年代库区有鸭科鸟类9种,现在增加至12种,目前已经查明的有118种,天鹅、鸳鸯、大鸨这些珍贵的鸟,也开始陆续在库区出现。每年冬季至春季蓄水期,数万只白天鹅,就会集聚在库区戏水。

三门峡市旅游局市场处曹凯先生说,作为国家珍禽白天鹅和鹤类的栖息地,多年来库区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已经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并且已经成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沿岸已经形成依托水库的工农业格局和生态环境链。如果失去三门峡水库,11项大型的取水工程也将无用武之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局有关人士忧心忡忡地说。 三门峡:大坝下的回忆 随着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有必要对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结论的作出,针对三门峡水利工程近半个世纪的争议也行将尘埃落定。

■外滩记者 陈磊 凤凰周刊记者 杨漩/报道 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一位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先后两次向国务院和水利部呈述《对三门峡水电站的意见》,认为建造三门峡水库,将要淹没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最精华的所在,价值不能单纯用经济数字来衡量。

几个月后,水利部在北京就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召开了十五天的会议,讨论这位年轻人的意见。

在包括当时一些学界泰斗级人物的70名与会者中,支持这个年轻人观点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温善章,而支持他观点的这个人就是黄万里。 今天,三门峡水电工程的历史功过再一次被审视。

《外滩画报》就此事分别采访了温善章和已故水利专家黄万里的女儿黄且圆。 黄万里反对三门峡大坝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制定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治理黄河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亮点。

当时中国政府邀请苏联专家为治理黄河拟订计划轮廓,特别是在黄河下游兴建水利工程的计划。 1955年,水利部召集学者工程师讨论这一计划,会议上,黄万里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由于黄河多泥沙,大坝建成后,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会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不但发电目的达不到,还要淹掉大片土地。

“今日下游的洪水他年必将在上游出现。” 1956年5月,面对已成定局的三门峡大坝建设计划。黄万里向黄委会提出意见:三门峡水库应比360-370米为低,并建议“把六条施工导流供低洞留下,切勿堵死,以备他年泄水排沙减缓淤积之用”。 温善章、黄万里曲高和寡 黄万

里公开表示反对三门峡大坝建设之后,刚进电力部水电总局工作的温善章也先后两次向国务院和水利部呈述《对三门峡水电站的意见》。温善章提出水位在335米、容量90亿立方米的低坝水库和滞洪排沙的方案。 “1955年三门峡工程在全国人大全体通过的时候,我还在天津大学读书。

我看了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很受鼓舞。但是觉得它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报告里说,三门峡的计划蓄水位是350米,迁移人口60万人,淹没200万亩土地。

”温善章回忆说,“1956年我毕业,在水电总局当实习生,看到蓄水位改成了360米,迁移人口90万,淹没350万亩耕地。我就忍不住了,用了半年时间写了个东西给国务院寄了出去。没有回音,我就给水利部长李葆华寄了一份。

” 1957年,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工地已经开始筹建施工设备,陕州也因此改建制为三门峡市。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刚刚提出,水利部就在北京就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召开了十天的会议,征求意见。

黄万里、温善章和张光斗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是在水利部一个小会议室召开的,当时的一些学界泰斗级的人物都参加了,有70人。主要就是讨论我的意见。讨论会开了15天,支持我观点的只有一个人。

” 温善章说,支持他的这个人就是黄万里。 大会中,黄万里教授是惟一一位反对建设三门峡大坝的人。也是因为他的这一主张,使得他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打成右派,蒙冤23年。 两种主张 在黄万里和张光斗共同的学生党治国整理的《三门峡争辩史料》中,转载了1957年6月18日以后的专题讨论会中黄万里和张光斗的发言记录。

黄万里(未经本人校阅):三门峡以下河道大家都不同意淤积,为什么又同意把沙淤在三门峡以上呢?我认为现在的办法是以上游堆沙来换取下游河道的不淤。

水土保持工作即使完成了100%,清水下来还是要带沙。河床是动的现象,三门峡坝把黄河分为二大段,当然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泥沙会减少些,径流也可能小些,但总要带走泥沙。

而淤积在上游,慢慢造成上游地区闹水灾,等于说把现在的闹灾地位上移了几百公里,时间错后了一些,但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把泥沙一直排下去,上游水灾问题也能解决,三门峡水库寿命也可以延长,下游河道的冲刷问题也可以少一些,除非是真的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才留在水库里面。

坝下留底孔或采用其他的方法可以把沙排下去。 张光斗(未经本人校阅):清水下去有什么坏处呢?我还想不出什么坏的地方。现在讨论中感到未

知数太多,说不出一定怎么样最妥当。有人提出排沙,我认为如果不会使下游河道淤高的话可以多排些,水库寿命也可以延长一些。拦沙排沙哪样好?排沙的话能排多少?虽然经过计算或是模型试验,都还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因此在这些方面不要把自己束缚得太死。

问题不一定全能用计算说明,还要靠一定的判断,在总目标之下慢慢抬高水位,走着瞧,用运用中的事实修改计划。由于未知数很多,我们的工程措施也要有弹性才好。近期计划要不防碍将来的发展。

有了计划也不一定全能照计划办,要看发展的情况而有所调整。 看上去这种想法似乎是摇摆不定,这是由于我们还不能掌握住它的规律,关于水土保持工作把握性不大,工作也非常艰巨,所以希望越早进行越好。 因为“文人多无骨”? 张光斗教授的话后来被一些人评价是开了“钓鱼工程”的先河。

“一项工程的建设是应该事先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后才能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的。怎么可以边干边看情况!”黄万里的女儿黄且圆说。 “修了坝,沙子就会留在上游。

你们既然不赞成把沙子留在下游,那为什么赞成把沙子留在上游?”黄且圆回忆,这是她听到的父亲关于三门峡问题多次提过的一句话。 最后黄万里提议在修建三门峡大坝时留下六个施工排水洞不堵,以便日后排沙之用。

这一提议得到全体赞成和国务院的批准,但由于最后苏联专家坚持原议,导致在施工时将排水洞全部堵死。 “到底当时参加会议的专家是不是没发现建三门峡大坝所带来的问题?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地方政府历来表态基本上是‘不同意’,但是中央决定了就服从。

” 温善章说,“当时我们的要求就是要保持一致。还有就是不允许反对派存在。” 黄万里先生当时认为那些一致赞成修建三门峡大坝的专家们,实际上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但因为苏联专家说了能修,领导也说了能修,所以这些专家们就开始跟风,这些事情让黄万里先生非常愤慨。

黄先生在1957年发表在一篇名为《花丛小语》的散文中,将这些专家形容成歌德派或是但丁派。

“文人多无骨,原不足为奇,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学者的政治性特别强。你看章某原有他自己的一套治理黄河的意见,等到三门峡的计划一出来,他立刻敏捷地放弃己见,大大歌德一番,并且附和着说,‘圣人出而黄河清’,下游治河,他竟放弃了水流必然趋向挟带一定泥沙的原理,而腆颜地说黄水真会清的,下游真会一下子就治好,以讨好领导他的党和政府。试想,这样做,对于人民和政府究竟是有利还

是有害? 他的动机是爱护政府还是爱护他自己的饭碗?”黄万里在《花丛小语》中写道。 黄万里也因为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 几次改建证明决策失误 1973年,经过领导照顾,黄万里被准许在监视下到当时的“三线”,潼关以下地区考察黄河、渭河的地貌和河势,记者在黄万里后来写给领导的一封信中看到他当时在知道华县在三门峡建成后受到的灾害后写下的一首诗: 听罢毕家遭害苦,不禁簌簌泪交颐。

暴洪施虐知拦阻,恶碱侵农待溉漓。

凡此事先皆可见,一般律定莫相违。 平生积学曾何用,愧对苍生老益悲。 “三门峡是是决策失误。”温善章回忆,三门峡刚刚修好,蓄水刚刚超过潼关一点,移民就受不了。故土难离,陕西出了一本书《黄河大移民》,他们从富庶的关中迁到土地贫瘠的甘肃,过不下去就回来,回来之后得不到安排又迁回去,有的来来去去有4次之多,有的人两边生活上没着落。

但他们和逃难的不一样。他们本身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关中平原,而且生活还过得去。

不管有没有明确表态,后来三门峡的功能几次改变,三门峡几次改建,这本身就说明是错了。 “如果不影响老百姓,能够拦沙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不能总是用技术问题来掩盖社会经济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技术失误。

”温善章说。 反思更多的方案 温善章认为,当初如果不修三门峡,上游情况肯定是要好一些。但是渭河下游的情况却很难说,水利专业有句术语“大水大河,小水小河”,如果上游来水少,必然会出现河道萎缩,如果再出现了大水,可能就会出现灾害。

今年的渭河大灾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哪个更多现在还很难说。全部归到三门峡也是不客观的。 温善章说,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 据温善章介绍,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提出过两个三门峡方案,蓄水一个是320米,一个是350米,但是考虑到淹没问题,他们更倾向于前一个。

后来在40年代,美国人建议过在另一个地方修大坝,也可以实现防洪。修坝的地方,并不一定非要在三门峡,也不是说就没有替代方案。

“如果我们能够晚几年修建三门峡,替代方案会更多,也不至于打乱国民经济部署。当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晚个十几年,代价不会这么大。”温善章说。 历史的平反 1992年1月8日的《政协全国委员会简报》第10期(经济10期)记载:“张光斗委员说,三峡工程是个大工程,各方面有不同意见是好事,深入讨论后可以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