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电图图谱图解 教你如何分析三大常见异常心电图

2019-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考察心电图掌握程度是一个必经环节,那么作为一个第一次复习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应该从认识和熟悉正常心电图开始,而这次讲到的是三大常见异常心电图,针对的是有一定的心电图基础的考生们来学习,当然初学者也可以来认识接触下,都是很有帮助的,这里要给大家分析的是心脏肥大,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三大常见异常心电图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心脏肥大 1.心房肥大 (1).肺性P波.即P波高尖,肢导>0.25mV(Ⅱ,Ⅲ,aVF .V1.V2明显),V1直立>0.15mV或双向代数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考察心电图掌握程度是一个必经环节,那么作为一个第一次复习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应该从认识和熟悉正常心电图开始,而这次讲到的是三大常见异常心电图,针对的是有一定的心电图基础的考生们来学习,当然初学者也可以来认识接触下,都是很有帮助的,这里要给大家分析的是心脏肥大,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三大常见异常心电图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心脏肥大

1、心房肥大

(1)、肺性P波。即P波高尖,肢导>0.25mV(Ⅱ,Ⅲ,aVF 、V1、V2明显),V1直立>0.15mV或双向代数和>0.2mV。

(2)、P波时间正常,<0.12s。

(3)、常见于肺心病,肺A高压症。

2、左房肥大

(1)、二尖瓣型P波。即P波时间延长,常有切迹,切峰间时间>0.04s(Ⅰ,Ⅱ,aVL明显)。

(2)、V1常先正后负,双向深宽。

(3)、见于二尖瓣狹窄致左房肥大者。

3、左室肥大

(1)、总体:Ⅰ,aVL,V5,V6R波增高,V1,V2S波加深。

(2)、QRS波群高压(左室导联): 胸导Rv5>2.5mV, Rv5十Sv1≥4.0mV (m)或3.0mV (w);肢导R1>1.5mV, RavL>1.2mV, RavF>2.0mV。

(3)、QRS 波群时间延长至0.10-0.11s,但<0.12s。

(4)、电轴左偏(口对口)。

(5)、常伴ST—T改变(若有称肥大伴劳损)。

4、右室肥大

(1)、总体:aVR,V1R波增高,Ⅰ,aVL,V5,V6S波加深。

(2)、QRS波群高压(右室导联):RaVR>0.5mV,Rv1>1.0mV,R/S≥1; RV1+SV1>1.05mV (重度>1.2mV )。RV5R/S<1。。

(3)、电轴右偏(尖对尖)。

(4)、常伴ST—T改变(若有称肥大伴劳损)。

注:心电图诊断心脏肥大敏感性差,重度或偏心肥大,才有改变,诊断中以QRS 波群高压为主要依据。

二、常见心律失常

1、期前收缩(又称早搏):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速(只介绍房室结返折型)

(1)、指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室上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异常心律。

(2)、频率160—250次/分,节律整齐。

(3)、QRS波群正常。

(4)、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多无器性心脏病。

3、室性心动过速

(1)、指发生>3次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心律。

(2)、频率140—200次/分,节律不齐。

(3)、QRS波群宽大畸形,>0.12s。

(4)、常有心室夺获或融合波(最重要依据)。

注:心室夺获:指板少数一次窦性徼动下传至心室,出现一个正常的QRS 波;心室融合:指极少一次窦性激动下传至心室共同形成有別于其它QRS 波的现象。

4、心房纤颤

(1)、P波消失,代之不规则f波(房颤波),频率350—600次/分。

(2)、QRS 波群大多正常,当室率增快,前一个R—R间距偏长时其后易出现一个畸形QRS 波群,即称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

(3)、R—R节律不规则,室率可快可慢。

(4)、常见二狹,甲亢等。

5、心室颤动

(1)、P—QRS —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形态不一,大小不等,节律不规整的基线摆动波。

(2)、频率在200—500次/分之间。

(3)、波形由大变小,频率变慢,短暂变为一条直线,标志心电活动停止。

(4)、室颤发生标志心脏有效射血停止。

6、房室阻滯: 分三度。

(1)、一度: 每个P—QRS —T波群均为窦性心律,仅有P—R间期>0.20s,老年人0.21s。

(2)、二度两型:分两型。

一型:①、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有一个QRS 脱漏,如此周而复始。②、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③、脱漏后造成的R—R间距小于两个P—P间距之和。

二型:①、P—R间期固定不变(可正常或延长)。②、数个P波之后出现一个或几个QRS 波脱漏(两个以上称高度阻滯)。

(3)、三度:

①、P波与QRS 波互不相关,各有其频率,且P>R。②、QRS 波群可正常(发生于希氏束以上),室性频率40—60次/分,也可畸形(发生于希氏束以下),室性频率20—40次/分。

三、心肌梗死

(一)、透壁性梗死(S—T抬高型)

1、基本波形

(1)、缺血性:早期为高尖,直立,不对称T波。后期低平,倒置或深尖,对称(冠壮波)T波。

(2)、损伤性:S—T段弓背单向曲线抬高,与直立T波相连。

(3)、坏死性:病理性Q波。

2、动态演变     分四期

(1)、早期(超急期,急性缺血期):T波出现改变到S—T段开始抬高的时期。

①、出现于梗死后数分钟-数小时。

②、出现高尖,直立,不对称的T波。

(2)、急性期(充分发损伤展期)。

①、梗死后数小时-数日出现,可持续数周(<2w)。

②、S—T段弓背,单向曲线抬高,并与直立T波相连。

③、抬高数小时出现病理Q波并逐渐加深,R波逐渐变低。

④、>2w不降警惕室壁瘤发生。

(3)、亚急性期(吸收期):发生于梗死后数周-数月。

①、指S—T段开始下降回落至基线的时期。

②、T波随之变低,倒置或深尖对称的T波(冠壮波)。

③、此期Q波持续存在。

(4)、陈旧期:指S—T段回落至基线,至S-T-T波不在变化。梗死后3-6个月或数年。

①、部分完全恢复正常,部分维持多遗留下T波低平,倒置或冠壮波保持恒定不变。

②、病Q持续数月—数年或永六存在。

(二)、非透壁性梗死(非S—T段抬高型):出现于局灶或內膜下梗死者。有两类型。

⑴、第一种类型:先是普遍性S—T段低压(aVR,有时V1),继而T波倒置或冠壮波。无病Q。

⑵、第二种类型:仅有T波倒置或冠壮波。无病Q。

(三)、定位诊断:以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