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面塑艺术传承人李金城】
中国菏泽网讯 他生在菏泽、长在菏泽却誉满河南;他是一位民间艺人,却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洛阳民间工艺美术学会会长等头衔;他有一双巧手,六十多个春秋走南闯北,用一个个面团塑造了无数传奇故事;他是一位外表普通的老人,却让每一位见过他的老外惊叹不已。
今年5月,在国家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他成为国家级的面塑传承人,与上海的赵艳林、北京的郎志丽并列成为当前我国南、北、中三大国家级面塑艺术领军人物。他就是我市牡丹区吕陵镇郭西堂行政村李堂村78岁的李金城老人。
金秋十月,记者有幸采访到从洛阳回家小住的李金城老人,提起面塑的渊源,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最初面塑是祭天地、敬鬼神时,用白面做出动物、瓜果、蔬菜等样式的蒸馍作为供品,并在其上刷上各种面色,称之为“花供”,后来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用面捏制一些鸡、鸭、鱼等以示庆祝。如果要追溯面塑体载是如何发展到人物,就不得提到江西弋阳的王清源、郭湘云。听上辈老人讲,清朝
咸丰四年(1854年),二人到曹州学艺,与当时最好的花供艺人贺胜、杨白采合作,用可塑性较强的白面和糯米面为原料,蒸熟后染成黑、白、蓝、绿、红、黄、紫等颜色,结合不同的捏制技巧,将面塑作品发展到人物,创出了
新一代的面塑品种。随后,四人广收门徒,传授技艺,曹州的面塑走向大
江南北,曹州便成了面塑艺术的发源地。20世纪初期,曹州就出现了技艺超群善捏文官风雅的李俊兴和善塑武将英姿的李俊福,当时被誉为“文武二李”。李金城24岁时,曾随李俊兴到济南美术社工作。目前,国家级的面塑传承人只有三位,北方以郎志丽为代表,其父郎绍安曾到曹州学艺,南方以上海的赵艳丽为代表,中原一带则以李金城为代表人物。
李金城生于1932年12月,父亲和叔父都会面塑。解放前,为了生计,我市的面塑艺人都是挑着担子走南闯北,来养活一家老小。李金城14岁就随父到上海营生,17岁时,他的面塑技艺已相当成熟。老人至今记得,在上海的城王庙,他与当时有名的面塑艺人侯玉山、马凤明等同时摆摊,尽管他的摊子位置不好,但生意还是相当红火。
1954年,跟着当时支援农村的时代步伐,李金城回到了老家。1956年,在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下,在李俊兴的带领下,他和李俊兴的儿子李芳格、李凤亭、赵继忠等,在菏泽城内成立面塑社,1957年李金城随面塑社迁往济南。
这时的李金城,面塑技艺已达到了专家级水平。1958年,李金城被调到哈尔滨美术厂,月工资达到66.
8元,享受的是专家级待遇。1962年,随着下放运动的开始,李金城又回到了老家,原菏泽县美术厂厂长李传幸慧眼识才,让李金城进厂当了老师。他塑造的《黛玉看西厢》、《穆柯寨》、《三打祝家庄》等十几种出口样品,在广交会上深受欢迎。
由于面塑干裂和霉变的缺陷没能很好攻克,后来,美术厂下马,李金城只好重闯江湖,四海为家。当时正刮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之风,厂长李传幸爱惜人才,为了保护李金城,便为他以二轻局的名义开了一封保留信,信上说李金城是传统保留项目中的保留人才,所到之处请予以照顾,别当“资本主义”给抓走。从此,这封信就成了李金城的护身符,伴随他走南闯北。
上世纪80年代,李金城落脚到洛阳,随着改革的春风,年过半百的李金城也迎来了事业上的成功。他为外宾表演面塑,几团花花绿绿的面,经他捏、搓、揉、掀、切,一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便跃然眼前,观者唏嘘不已。
李金城在江湖上闯荡多年,他多学、多看、多想、多练,抓住人物的特点,吸收了其他艺人的精华部分,还融入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他塑造的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神态逼真。多年的摸索和总结,李金诚创造出了新的面塑形式——浮雕面塑,让每一个人物都鲜活起来。
在面塑的材料上,他找到了白面与糯米面的比例、防腐剂的多少以及色彩调和的诀窍,保证了捏出来的面人能长久保存,大大拓展了面塑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市场价值。
1984年,在河南省民间艺术展览会上,他的作品《关公读春秋》被转收到北京艺术馆展览。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任洛阳民间艺术副会长;1987年2月加入中国书画研究会任委员;1987年5月中国建设创文版第515期二版全英文介绍了他及他的作品,并配有多幅相片;1988年12月,他在作品《八仙过海》在中国河南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
他的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拍过专题片,《人民画报》海外版曾用两版的篇幅介绍了他的面塑艺术及作品。1989年李金城到深圳锦绣中华民间一条街表演面塑,3年后,李金城又重返洛阳,在洛阳牡丹大酒店为中外宾客表演面塑艺术至今。
为了发扬光大面塑这一传统艺术,李金城打破了过去收徒的一些禁忌,他收了很多弟子,各行各业的都有,只要你想学,他就会教,比较优秀的就有100多人,有的在北京、上海等高级宾馆里做面点师,把面塑艺术融入到了餐饮行业。
而最让他骄傲的弟子应该是他的女儿李艳芳,在面塑方面很有天赋,已取得不少成就,现在他的俩孙子也开始学习面塑。今年牡丹区文化局将李金城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报获得批准,为我市的面塑行业赢得了发展机遇。78岁的李金城现在每天还坚持创作。“只要大家喜欢,我就一直捏下去。”李金诚笑呵呵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