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创富志 清议:大国博弈下的人民币—创富志微信会38

2018-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历任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经济学研究员,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莫柱华/编辑大家晚上好!首先请允许我向<创富志>杂志的读者朋友们致敬,并感谢董事长张信东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再一次与大家共同思考经济问题.所谓国之兴亡,匹夫皆有其责,出于这一共同的责任,我也要感谢今天参与微信会的500位各路豪杰.之所以要以大国博弈的视角来讨论人民币,是因为天下大势自古至今都绕不开博弈,战国七雄是,十八世纪英国人崛起是,21世纪中国崛起依然如故.#p#分页标题#e#货币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进一步说,

·历任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经济学研究员,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莫柱华/编辑

大家晚上好!首先请允许我向《创富志》杂志的读者朋友们致敬,并感谢董事长张信东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再一次与大家共同思考经济问题。所谓国之兴亡,匹夫皆有其责,出于这一共同的责任,我也要感谢今天参与微信会的500位各路豪杰。之所以要以大国博弈的视角来讨论人民币,是因为天下大势自古至今都绕不开博弈,战国七雄是,十八世纪英国人崛起是,21世纪中国崛起依然如故。#p#分页标题#e#

货币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

进一步说,大国博弈也好,大国崛起也罢,恰好也都离不开货币这个核心元素。以英国崛起为例,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00年后,英国人才刚刚开始领悟到国无外财不富的道理,在此之前,维京海盗所理解到的只是人无外财不富。

据史书介绍,1592年,英国海军在亚速尔群岛劫持了一艘葡萄牙的武装商船,著名的"圣母号",船上装载的货物价值50万英镑。现在说50万英镑那是区区小数,但是当时那50万英镑是价值英国国库的一半!这极大的刺激了英国人,他们从此开始大肆的海外殖民扩张,并且以武力打败了荷兰人,进而迅速的晋升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

所不同的是,英国人用贸易顺差的货币进行了工业革命,并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富裕起来的国家。英国崛起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增加货币就是增加财富。说白了就是有钱才能更有钱,当然,这要看如何使用货币了。

实际上之前的中国明朝也是这样,大致处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江户时代同样如此,严格的讲,去除人口因素的所有经济体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明朝的功绩在于它第一次让中国登上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之前有人说应该是唐朝,可是据我的考证,唐朝人口没有那么多,所以这不可能。说起来,明朝的生产技术不一定比前朝更先进,比如说丝绸赶不上汉代,瓷器比不上宋代,但是明朝遭遇了西方人地理大发现之后的美洲白银供给大爆炸。

我这里之所以是说西方人地理大发现,因此在此之前,英国人1421年早就发现了世界。我想说美洲白银供给3/4直接或间接的通过亚欧海上贸易流入了中国。所谓3/4,大概2/4,就是一半直接流入了中国,另外的1/4是先到了欧洲,然后再从欧洲又来流入到了中国,到中国干嘛呢?自然是采购丝、茶、竹等于中国产的商品。不好意思有个小失误,不是1421英国人发现,是1421年中国人发现世界,郑和下西洋。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阶段,然而缔造江户繁荣的关键还不是大体上的和平,因为在江户之前日本是地方战乱不断。那是什么呢?是货币改革。首先,日本江户时代的幕府创立了三货制,就是本国货币制。在此之前,那里可是流通着大量的人民币,开玩笑,流通着大量的中国制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的货币就是国际化了。所以这点蛮有意思。

据日本的学者介绍,江户时代设立了三货制之后,它用了100年的时间才把中国的制钱给去掉。之后它进行了三次改铸,就是所谓的元禄改铸、元文改铸和文政改铸,降低货币的金属含量,这当然就是一个货币数量的扩张。

史料显示,日本江户时代的货币数量扩张并没有引起所谓的现代人眼光看起来的通货膨胀。与此相反的情况是什么呢?一旦失去了货币扩张的支持,400年前发生了十七世纪危机,明朝就此灭亡。那个十七世纪危机是由于美洲白银产量锐减,再加上欧洲国家经济发达了,货币需求也大量增加,于是他们关闭了白银窗口,也就是限制白银流向中国,于是出现了银货贸易的危机。

这是400年前的情况。80年前,美国股市大崩盘,世界经济由此步入了大萧条。没错,研究表明,大萧条的成因与一战后美国长期约束货币扩张关系密切。

美元的全球化和美国的崛起

#p#分页标题#e#应当说,美国崛起与货币扩张的关系更为密切。美国的情况是,先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借助极不平衡的贸易格局将世界3/4的黄金收入囊中,然后它借助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下简称布体系)奠定了美元世界独霸的地位。

最近我读到一个美国人写的文章,他说布体系是美国上一次货币战争失败的成因,并且煞有介事的说,我们拿4亿盎司的黄金换了140亿美金,因为当时是黄金价格是35美元/盎司,而如今这些黄金价值450亿美元。

这个差价达到了31倍。说到这儿,我觉得有必要咱们重温一下布体系。二战期间,欧洲被打烂了,亚洲也被打烂了,同样被打烂的还有各国的主权货币信用,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个国家会信任他国的主权货币。美国人当然希望美元能够一步到位的成为新的世界货币,但是同时它也知道恢复各国对主权货币的信任是第一性的,于是便有了35美元等于1盎司的平价美元,有了美国财政部面向贸易伙伴平价兑换黄金的承诺。

至于布体系的结束,我这里不说它是"崩溃",实际上它不是"崩溃",崩溃是不情愿的,而结束是情愿的,可预谋的。布体系的结束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可兑换的黄金到了1971年的时候所剩不多,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找到了新的美元扩张工具,这就是石油美元。

因为那个时候石油的贸易占据了国际贸易的很大的一块比重,如果是用美元来结算,那么当然美元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国际货币。简短结说,如此说来,上述那些文章里边的判断是个很大的误解,虽然美国流失了2/3的黄金储备,按照现在的均价计算损失了4360亿美元,但是美国却因此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货币支持。

自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算起,过去40多年,美元的海外积存规模超过了其目前的GDP规模,如果把海外积存的美元计算在内,我们说到所谓的货币超发现象,美国要比中国还要严重。

实际上早在肯尼迪政府上台伊始,它也有类似的这样一个说法,认为欧洲国家从美国拿走了黄金,这对美国的国际收支是一件坏事情。实际上我们知道美国人讲了不允许政策说谎,但是除了货币政策之外,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可以说谎,这是个例外,真实情况根本不是那样。言归正传,大国博弈首先是政治博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能否走向战争取决于经济博弈的格局是否有利于发动战争的一方。在此之前,政治博弈的重点一定是经济。

今天的世界,美国无疑还是老大,这不仅仅是由于GDP是总量第一,不同的是什么呢?从2008年全面陷入主权债务危机之后,美国已无力发动战争,甚至连派军队去救出动乱国家的公民都做不到。但是它丝毫没有放弃削弱对手的努力。

国家之间的这种经济博弈初级的模式是贸易,博弈的逻辑是一个国家的得是另一个国家的失,也就是说,你得到了贸易顺差,但是另一个国家失去了货币,同时失去了就业机会。高级模式就是货币,货币博弈的逻辑颇为复杂,不仅一个国家的得未必是一个国家的失,就如我们说美国当初的黄金流失。

而且往往它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货币博弈之所以是高级的,关键在于失败的一方很可能在一个晚上就决定了失败的结局,并且很快将几十年努力的成果化为了泡影。

我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还真是发生过,起码在一些小国是发生过,比如我们说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总统马哈蒂尔公开讲了马来西亚人民几十年创造的财富一个晚上就被国际投机家给掠夺了,他指的是索罗斯。

目前美国的博弈对象,我们按照地理讲,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向东是俄罗斯,向西就是中国。对付俄罗斯,美国人的杀手锏是油价,因为什么呢?因为石油及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硬实力,于是油价在一年前开始暴跌,暴跌的幅度大家都看到了,从110美元跌到40美元,现在我们看到很有可能在新的欧洲取暖季要进一步下跌,所以高盛谈到要跌到20美元。当然这是一个针对俄罗斯的美国的博弈工具。

中美博弈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

我们说到中美博弈,美方肯定会选择中方的经济硬实力下手,那么中国经济的硬实力是什么呢?可能过去我们讲中国廉价劳动力,因为有一条定律,说是生产力总是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转移。但是现在看不是这样,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中国过去30年所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

基于美元国际化的经验,美国人知道一旦中国决策当局想明白了(我是说想明白,现在还没有想明白),把原先借给美国的外汇储备转借给从中国进口大型设备的国家,那么4万亿(如今是3.56万亿)美元的外被储备足以支持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远远不仅仅是历史上第三次夺回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座次。#p#分页标题#e#

我们说第一次是明朝,第二次是康乾盛世,鸦片战争的时候又完了,这次是第三次。美国人当然明白了,与俄国人角力油价会使中国从中受益。美国人更清楚,人民币贬值根本不会促进中国的出口,事实已经证明了,一旦人民币贬值,那么与中国在出口市场上有竞争关系的国家便会迅速跟进,并且贬值幅度更大,例如说我们8月初的人民币一次贬值2%,后来累计贬值4%,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贬值幅度高达10%至30%,显然你不能说这仅仅是一个各国本币汇率同时进入夏令时的情况。

所谓夏令时本身没有,实际情况比同时进入夏令时还要糟糕。更糟糕的是什么呢?更糟糕的是在成功诱拐或者压迫,我这里是诱拐,可能国内是有内应的,压迫人民币贬值,并因此削弱经济硬实力的同时,美国人同时还可以达到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目的,因而从中渔利。怎么从中渔利呢?在军事关系上,在军火贸易上等等。

我这里为什么说是贬值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硬实力,也就是削弱中国的外汇储备呢?一旦是强化了,甚至固化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我们8月份的时候,甚至在那之前,不是有很多人都在担心人民币贬值,都在要换美元吗?那么这个最糟糕的情况就出现了,那就是说中国的外汇储备便会迅速流失。

难道不是吗?我们过去一年表面上看外汇储备减少了一成,就是从去年7月份的4万亿减到了如今的3.56万亿,实际上由于过去一年有五千多亿的贸易顺差和FBI的流入,实际上是减少了1万亿美元,这个幅度可不得了啊!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这里要利用今天的时间说说为什么讲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的硬实力。我以下先说三点,语出三言。首先,中国的出口结构升级意味着进口国的进口决策主体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商人,而是政府。我们与此同时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大型装备或者资本品的出口,总是与政府信贷或者政府信用担保的商业信贷关系密切。前面是个由头,我们再往下看。其次我们已经知道美国国际化的代价是黄金流失,人家有啊,对不对?

日元国际化的代价是什么呢?日元升值。中国之前也是如此。人民币国际化的代价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说一种可能是伴随人民币升值的外汇储备贬值,这在我们从8.27升到6的过程中,我们外汇储备贬值所造成的损失人民币计算是两三万亿,它对应的外汇储备政策是继续囤积外汇储备。

另一种代价是伴随人民币贬值的外汇储备消极流失,也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过去一年我们里外里损失、流失了一万亿美元,它所对应的外储政策是然继续囤积。第三种人民币国际化的代价是在积极使用外汇储备的同时逐步削减外汇储备对GDP的比率。

这三种情况,应该说前一种是糟糕的,中间第二种是最糟糕的或者更糟糕的,第三种情况看起来好象削减外汇储备对GDP的比率可能伤害到国际收支,实际上不会,后面我还会讲。应该说这个代价是最小的。当然,我们说聪明人才会主动选择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至于如何选择,我们说了不算,我们只是从理论上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

前面说了两条,就是为什么说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的硬实力。我们说第三条(这都是连贯的,这三点不是并列的),基于日元贷款的教训。

日元贷款的教训是什么大家知道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是日元贷款惹的祸,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日本在向中国等国家大肆发放日元贷款的时候,是在广场协定前后,那个时候日元的汇率还在230日元兑换一美元的水平,但是后来最低边到了升值到80日元/美元,日元贷款发放之后的日元大幅升值意味着什么?形象的说一下,当初获得日元贷款的是200日元兑换一美元,等到还贷款的时候是100日元兑换一美元,等于是要多花一倍的钱,日本人当初说是低息贷款或者无息贷款,实际上贷款收益大得不得了。

所以日本这种自私的为祸的贷款汇率坑了东南亚。

我们接着说,基于日元贷款的教训,对于中国来讲最理想的出口信贷工具显然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混合贷款,或者是人民币与欧元混合贷款,一半人民币一半美元,或者百分之几十的人民币百分之几十的外汇,这样可以一石五鸟。

一是加快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进程,毕竟出口加快力,它是大东亚大型装备的出口等等。二是消除了进口国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顾虑,因为人民币升值对它的信贷成本非常高。三是缩短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周期。四是降低了外汇储备过渡流失的风险。因为如果说全部是外汇的贷款,那很快就没有了,短时间没有了。

但是如果是混合贷款,外汇储备的流失没有那么快。五是化解了国内企业对汇率波动风险的担忧。同时也满足了国内企业对使用外汇的需求。因为什么呢?因为说是贷出去美元,但实际上它的流向直接支付给了国内的出口企业,这就是出口信贷的特殊的格局。    #p#分页标题#e#

其中我想说的最重要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说从长计划,人民币国际化是战胜或者是平稳度过养老危机的终极性武器,我这之所以强调养老危机,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日本65岁老年人口的比例占到26.7%,可是未来中国最高值会达到33%的水平,这是全球史无前例的,比日本现在的情况要严重得多得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总结一下,几句话。人民币贬值这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第二句话,一味囤积外汇储备的政策万万要不得。第三句话,一带一路的关键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后一句话,作为中国的企业家,未来一定要绷紧大国博弈下的人民币这根弦。好,谢谢大家!

——提问环节——

提问1:如何看待最近中国在人民币贬值后,抛售了1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清仪: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整个的外汇储备规模缩小了很多,表面上看我们从四万亿降一成,所以说既然你的外汇储备减少了,那么相对来说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规模也应当相应减少。但是我不觉得这是中国外储政策的改变。

提问2:人民币国际化和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会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吗?

清仪:总体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和持有美国国债的关系是一个相克的关系。但是中国人历来是和气生财,我们不会以此来要挟美国,尽管美国对此怕得要死,美国人怕的第一大风险就是中国或者其他债权国抛售美国国债,我们不会那么做,至少我们不会很明显的那样做。

因为我们今后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对GDP比例会下降,相应来讲我们变相的减少了美国国债的持有。我不觉得中国会这样,没必要大量抛售美国国债,而且除了美国的外汇储备,我们还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用。

提问3: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房价走势和房地产行业?

清仪:很多人都觉得人民币贬值对中国的房价走势不利,可能的确如此。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想想,大量的富人把手中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国然后流失国外,这对楼市是不利的,毕竟富人在过去甚至未来都是购买房子的重要力量。至于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是否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呢?我看也未必。

原因有几个。第一,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楼市的平民化状态,另外一个是国内毕竟城市化的进程还远远没有到达。现在楼市的房地产行业问题可能也有一个结构性转变的情况在里面,我们最近也读到了一位院士说,中国新的开发区有34亿人的容量。我认为这显然是夸大了。

#p#分页标题#e#因为从人口的城市化聚集情况来说,它是最完美的。因为城市化,向大城市以及向城市这样的聚集,他们在建设成本和居住成本上是最低的,千万不要以为发展中小城市,还有一个中小城镇,那样经济是合理的,如果我们大城市都建设不好,怎么有能力去建设那么多的中小城镇呢?

提问4:中国股市还值得投资吗?中产阶级应该如何有效处理资产?

清仪:说到中国股市还值得投资吗?好问题!大家知道我是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中国股市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我当然是从股市融资的比重占全社会融资比重而言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能够去支持一个既需要大规模发展、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不需要股市的支持。大家要知道,尽管我们现在的增速降低到了7%,但是它的增长总量要大得多得多,这种巨大的增长总量当然需要融资体制、融资结构的转变,当然包括股市在内。

中国股市现在的确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点上,因为我们之前的错误不断的暴露出来,这种错误不完全是人的错误,不是说把人换了就完事。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我们过去几次的熊市(不是指股灾)都是由于扩容导致的,在扩容方面,你要知道现在的中国或者过去的中国和美国有非常大的区别,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个区别。

什么区别?美国股市(主板市场,市场上分级的重要性这里不多说了)的扩容是存量扩容,也就是原有或者现有上市公司的扩容。中国的扩容是增量扩容,也就是说要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来达到扩容的目的。

这个就是非常大的问题,因为你把一些风险很大的公司(不能说不三不四)放到主板市场来,风险是很大的。这样扩容压力就变得很突出,这不仅指股票的数量,而是风险。

大家请注意,我们过去一年来一直谈论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德国的工业4.0。我觉得它给出了一个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的理解可能和大家不一样,我说德国工业4.0的目标就是共产主义的目标,怎么说呢?

共产主义的模式是按需生产、按需分配,按需生产就等于是减少了资源错配带来的工业成本,因为这种成本是非常巨大的,企业在竞争当中破产要远远比亏损严重得多得多。德国工业4.0实际上就是进一步集约化,当然这个集约化更多程度是透过供应链来实现的,重点是放在供应链规模化的层面上。

这样一来,未来整个世界的趋势不是中小企业越来越多,而是在大企业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规模实现集约化。这样看,我们现在大量中小企业上主板市场自然也就风险巨大了。实际上工业4.0是在之前大规模定制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我们之所以理解成为共产主义的按需生产、按需消费业就是这个核心。

当然服务业可以小型化,可以小微化,但是制造业趋势我相信不会。即便是服务业,恐怕也是集约化的未来。比如说我们说德国,德国的物流体系有一个趋势,就是它会智能化的物流体系。之前德国城市的邮政系统实现了户到户的管道物流,那用不着升级了。

提问5:谈谈您对新三板的看法?

清仪:对于新三板,我觉得很好,应该大力发展。而且很多原来打算上深交所的创业板,还有上交所的什么板那些企业最好都到新三板去上市,这样我们可以稳定主板市场。因为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稳定与否主要看主板市场,因为开放的是这块,如果把主板市场搞乱了,那就彻底否定了,其他的资本市场搞得再好也没用。但是三板市场当然要通过激烈的搏杀,当然有竞争风险,大家也要注意。#p#分页标题#e#

提问6:继美元霸权之后,人民币发展到最后最好也就是形成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三足鼎立,请问:未来是否可能形成世界性的单一货币?

清仪:我不相信未来的单极国际货币体制,美元的单极货币实际上已经瓦解了,我们说日元国际化、欧元国际化。人民币未来会不会成为与美元、欧元三足鼎立的格局?我相信是会的,而且目前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提问7:请问美元未来是升值还是贬值?请问人民币近期会升值吗?

清仪:美元的升值和贬值,现在看来它和人民币之间不是翘翘板的关系,而是同升同贬的市场表面上看的格局,是共同命运的关系。这一点也是中美两个大国在货币问题上要有默契,要形成共识的理由。人民币现在看,升值的空间是比较小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离岸人民币的贬值,这和我们的离岸人民币的管理有很大关系,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了对离岸人民币大规模债券发行,这是一个很大的失策。

   之前周小川主导的人民币一次性贬值2%,累积贬值4%之所以是很愚蠢的情况,就是因为离岸人民币供需的格局和国内的外汇储备的供需格局是不一样,它没有什么需求,当然会贬值,如果按那个方向人民币会贬得没底了。后来他们发现了问题,及时纠正了。

应当说,再说一下美元,美元的贬值空间也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在全球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要让美元贬值,这个流动性更加不足了,这不大可能的。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德国工业4.0。它那个里面有一种说法,可以导致制造业成本降低40%,这曾经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之前我也讲了,它那个降低成本的主要部分就是通过减少资源错配这个途径来实现的,这样肯定意味着未来的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一方面是巨大的,另一部分没有竞争性的中小企业可能就是悲观的。

   我们进一步说,再提一下关于股市的问题,利率下行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制造热钱的空间,热钱的流向取决于收益率,如果说股市有赚钱效应,那么热钱就会进入股市,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会持币观望。

  提问8:如果人民币不贬值,中国的出口制造业还有发展的希望吗?

回答8:虽然时间过了,但是还是说一下。关于寄希望于人民币贬值来促进中国出口,我刚才讲到了。你贬值了,人家也会贬,这里有一个夏令时的作用,就是贬值没用,也就是贬值无用论。而且进一步说,现在的中国如果继续再靠贬值或者廉价劳动力、低附加值的出口,中国确实是大可不必。

这些企业的出路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参与全球供应链整合,这是大有发展前景的,否则恐怕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