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粒照片 撕掉“康纳尔工科男”标签 在纽约做自由摄影师给陈粒拍照片
陈唯尔:康奈尔大学工程专业硕士、VB production Photography Studio、纽约自由摄影师
本文由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校友程小圆脸执笔
我不去定义自己
刚好在采访前刚度过了自己的生日,感觉在年龄增长的同时,对许多事情的理解也变得复杂起来,思路总是盘旋式地上升,绕了一圈又一圈,改变着自己,唯一没有变的就是,我从来不给自己定义在一个标签内,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
在高中的时候我选择化学作为自己的前进方向,主要的原因是化学老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也让我对化学这门学科本身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抱以很大的热情和专注,反之亦然。
现在什么热力学方程或什么碳氢配比之类的已经模糊在记忆里,但那位化学老师的一句话我却一直记着,就是"做事要根据规则来,无论是化学,还是人生",配着最近上映的电影,也在重新审视着规则、规矩这些词。
虽然我现在是专业的摄影师,在去德国前我接触和学习更多的是更加广泛的艺术的通感。
缘于家庭的原因,小时候去的最多的并不是游乐场,而是美术馆和电视台,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文学、电影、绘画、摄影、音乐,比如抽象派艺术家 Kandinsky 在音乐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我曾经做过一个以村上长篇小说名为主题的项目,通常我们都会在阅读小说时对画面产生联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很难符合原著党期待的原因。
德国时期是我技术的成型期
对我世界观影响较大的时期有两个,第一个是本科去了德国之后,来到这个普遍被人定义为规则很严格的国家。
在慢慢地深入了解这个国家之后,就会明白所谓的死板和苛刻只不过是在规则下跳舞,人们并没有因为规则而变得无趣,反而因此迸发了很多奇思妙想。
在德国的时候,因为签证方便,去了很多其他的国家,感受到许多国家不一样的文化,都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也是我学习到很多摄影想法、技术的时期。
艺术没有对错或者好坏,唯一你必须自己判断的只有作品是不是你自己想表达给公众的东西,我始终认为照片的后期也只是把拍摄瞬间的情绪和想法给重现出来。
这段时间也开始有一些商业上的摄影的合作,我想最有意思的部分还是和一些艺人的合作宣传片,往往能看到他们和舞台上不一样的一面。
我拍摄过的艺人,比如香港的 My little airport,曲婉婷,还在空想家时期的陈粒。
在给艺人拍宣传照的时候,比较困难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给一个大众可以接受,又能让人感到新鲜的形象。除去用造型和衣着打造的形象,在拍摄时我也很注重艺人内心上想对公众表达的一些内容,这时候就要通过沟通和做细致的准备工作去抓住那些瞬间。
在拍摄曲婉婷的时候,她刚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主要想突出的是她的风格既受西化的影响,也有中国传统上的底蕴。
而对于 MLA 这样的独立音乐人,相对于传统艺人来说,他们的歌词更容易说出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点,表达上也更为直接。所以我对他们的拍摄选择了双重曝光的手法,想展示就是他们相对于其他艺人,更将自己内心表达展露在外的一种想法。
我要当摄影师
我给我自己定下的规则就是,不要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当然对工程也是一直在努力学习,也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 BASF 工作过一段时间,还发过 SCI 论文。
后来申请去了 Cornell University 读 CEE (Civil Environmental Engineer) Master,这段时间的学业很忙碌,并且对 Ithaca 小镇的印象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大雪,冷",如果一定要用四个字就是"大雪,冷,卒"。
有意思的是在 Cornell 拍摄了一次比尔盖茨。
来到美国之后就是对我产生影响的第二个时期,尤其是在纽约,在这里你可以尽可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十七八岁时候,觉得自己厉害极了,人定胜天,仿佛随时准备去改变世界。到了二十四岁,反倒越来越像一个宿命论者,觉得万事的发展都自有其理,只是需要自己去付诸努力。
同样我也很喜欢一句歌词"Be careful what you wishfor cause you just might get it and when you get it then you just might notknow what to do with it."
在我来到纽约之后,我决定先实现我其一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摄影师。
我喜欢表达有情绪有故事的人像照片,通过照片讲一个故事,并且定格下那些瞬间。我始终觉得对一个人的很高评价就是"他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对一张照片来说,也是如此。
光是画面美丽的照片,并没有过多的价值。
有时候人们觉得摄影的扩展性和想象力并不及绘画,但我却不认同这一点,我认为摄影本身也是一种绘画,只不过介质是光。
摄影也是一种记录时光的方法,你能感觉时间在前进: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人,纽约的冬天,迈阿密的夏天,看过熟悉的脸又叫不上的名字,也许连记住名字的时间也没有,就匆匆成为过客。但照片始终在那里,成为时间刻在记忆的标记。
在不断地拍摄中,我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想法,对人像的摄影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总是有新的点子想要去实现,也许这也和这座城市有关,迅速、充满执行力,温柔又坚硬。
如果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这也是我喜欢纽约的原因,这里充满机遇,只要你有自己的才能,你就可以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
并不追求最功利的商业价值,但同时也不是绝对虚无的理想主义。
如果我们想要达到一个"不太功利性"的目的,难免需要付出"不见得立即会有回报"的努力。既然如此选择,坦然承担一切后果。毕竟能够做一些"始终遵从内心的事",在精神上就是无比奢侈的了。
寻找生活的方式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你我都在这个现代化世界里,沉浮悲喜,根本就没有那么一种绝对的模式可以找到。
过去万般烟花,终不及眼前一车一马。生命只让你在旅途中懊恼,却从不给你反悔的机会。所以不必停歇,只是需要使劲地跑,努力赶上未来,以及未来的自己。
该上之时,瞄准最高的塔上到塔尖;该下之时,找到最深的井下到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