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舒四川大学 《大公报》专版聚焦川大百廿校庆:四川大学 以经世胸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9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启动暨四川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将在成都隆重举行。站在这一关键时点回溯历史长河,历经堂院同归、“三水”汇流、“三强”合一的四川大学,在百廿年的厚重积淀中,以涵乾纳坤之气象境界、合而能融之血脉基因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大学精神、“振兴民族、报效祖国”之经世胸怀,在中国西部开拓了一方教育沃土,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大步迈进
涵乾纳坤 合而能融
重温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704年创办、由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发展而来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兴建的四川传统教育转型代表——尊经书院。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四川总督、后任清军机大臣的鹿传霖创办,倡导学习“西文西艺”的四川中西学堂,则以四川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正式开启了四川大学的百廿历史进程。
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与尊经书院奉诏合并组建四川通省大学堂,并改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次年锦江书院正式并入,堂院同归,四川大学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三强合并”。
此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几经整合重组改名,为建设国立四川大学奠定了良好基础。1931 年 11 月 9 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国内13所国立大学之一,此即四川大学的第二次“三强合并”。
与此同时,20 世纪初兴建的、以华西协合大学为标志的西式教会大学,亦成为今日四川大学的另一历史组成部分,并开创了四川大学历史上最早的国际化办学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四川大学和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先后更名,同步进入院系调整时期:四川大学从过去包括文、理、法、工、农、师范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调整为文理科综合大学;华西大学由过去的综合性大学调整为新型的多专业医药院校,于1953年10月6日更名为四川医学院。
四川大学工学院则于1954年8月独立组建为成都工学院,并于同年11月与1952年建立的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合并,仍定名“成都工学院”,成为新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而组建的新型大学代表之一。直至改革开放后,三大源流几经整合重组,初步形成了原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三强并立”之态势。
1994年,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开启中国高等学校新时期强强合并的先河;2000年9月29日,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再度融合。这先后两次“强强合并”,成为四川大学历史上的第三次“三强合并”。
至此,历经十数次整合重组、十数次改弦易张,四川大学结束了百年来的整合重组,文理工医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并逐步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府之一。
海纳百川 经世报国
四川大学的发展就是一段“海纳百川”的历程。百廿年来,四川大学数次分支、几经汇流,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人才等综合优势,肩负起了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 为国为民的“经世报国”之路。
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和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曾执掌川大;历史学家徐中舒、蒙文通,文学家李劼人、卞之琳,美学家朱光潜,“红学”家周汝昌,翻译家罗念生,国学大师钱穆、陈寅恪、吴宓,物理学家吴大猷,生物学家童第周、方文培,“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魏时珍,“龙学泰斗”杨明照等先贤鸿儒曾在川大传道授业;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国家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人民作家”巴金是四川大学优秀学生的代表;以王右木、恽代英、江竹筠(江姐)等为代表的60多位民主革命英烈,以及近 100 名两院院士或四川文化名人曾在川大学习、生活和工作……百廿年来,四川大学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栋梁、学术大师和兴业精英。
从四川乃至西南宣传维新变法的新阵地,到四川“保路运动”中最为活跃的中坚力量,从抗日战争中“全国仅存之完整的最高学府”和抗战大后方教育文化中心之一,到今天肩负培养“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重任的人才高地……四川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守着济世治民的使命自觉,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阐释大学文化精神时如是说,大学之大,在于文化和精神。走过百廿年的四川大学,与祖国共沐风雨,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走在了中国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列,始终坚持“勇立潮头、植根人民、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弘扬“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的文化精神。如今的川大坚持扎根西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实现特色发展和高端国际化发展,并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懈奋进。
事实上,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楫前行的历程中,四川大学以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未来的高远视野谋求长远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全球首家“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努力建设国内第一个高水平、全球化、多学科、宽领域的灾害危机处理的科研及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国际组织、国际社会培养灾害危机应对与管理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2012年,四川大学便开始筹建世界第一个以实体载体促进人文与科技融合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使艺术想象力与科学创造力汇聚、融合、碰撞,打造面向全校、全社会和全世界的开放互动平台,致力于培养“乔布斯”式创新人才。
同样在2012年,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创“实践与国际课程周”,每年6-7月邀请牛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上百位一流大师来校开设全英文课程,开办主题丰富、特色鲜明的“国际交流营”,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近千名留学生与川大学子交流互动。截至目前,已有逾400名外籍知名教授在川大开设了近1300门各类短期实践类课程和全英文课程,逾7万名川大学子受益。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四川大学于2015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从课程、教师、课堂、素养、平台、管理和激励机制、环境条件建设等六大方面提出18条创新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2016年,川大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高校。
此外,四川大学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 ”研究院,相继入选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及首批“全国高校试点学院改革计划”……
作为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输送基地,四川大学构建完善了“323 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三大类”人才培养、“两阶段”教育和“三大类”课程体系以及若干项支撑计划为抓手,全面实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和自由全面发展教育“齐头并进”。
李克强总理今年4月考察四川大学时,“点赞”川大为西部培养了高水平人才。据统计,四川大学每年在四川省和西部地区的招生比例分别约为20%和50%,而毕业生留在四川和西部就业的比例则达到了48%和60%,切实为西部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践行川大精神、履行川大使命的过程中,四川大学也实现了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和自身内涵的日益升华,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根基。今天的四川大学,学校科研经费近20亿元,国家级研究基地增长到13个,院士人数达到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高达80人,英美科学院院士等高端外籍教师达到70多人。
2015年四川大学在国内各类大学排行榜中上升到10位左右,在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全球高校第242位,在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第115位。截至2016年7月,四川大学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的学科达到13个、并列全国高校第10位。
扎根西部 服务国家
作为地处“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桥头堡的西部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还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探索中,时刻弘扬和践行着川大精神。长期以来,四川大学扎根西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难题进行攻艰、围绕西部地区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克难;充分发挥“国字号”重点实验室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雄厚科研力量,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如果过去的学术研究是在‘天上’讨论,今天则标志着产业化落地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张兴栋教授在成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示范园落户成都高新区的签约仪式上所说,通过近30年研究走到国际生物医学材料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即将开始在四川开展完整生态产业链打造。
“协议简单、路途遥远”。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表示,该示范园不走“买专利、买成果”的路子,而是将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进行再研发和转化。四川大学在打造示范园的过程中,将借鉴麻省理工、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探索建设专职研发转化人员队伍,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
成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示范园仅仅是四川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小小缩影。自2005年以来,四川大学共获国家科技成果三大(项)奖39项,与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00多个地市和6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100多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
近五年来,四川大学接受全国数千家企业委托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1万余项,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
除科研成果的强势转化外,四川大学还坚持把学术责任、社会责任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振兴文科发展与加强应用社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打造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决策的新型高端“川大智库”。
以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为例,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中国高校社科系统中从事南亚研究时间最长、研究人员最集中、研究资料最丰富、研究成果最丰硕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去年有3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采纳。”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说,如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前,研究所提供的中印关系报告,和阿富汗发生大地震后,研究所两天内完成的中国如何帮助阿富汗做好灾后重建的报告,都为国家发挥了重要决策咨询作用。
李涛认为,“国际化”是研究所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所正在全力打造国家级智库——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建设涵盖南亚八国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对外关系各方面最新动态的开放型数据库,以推动国内南亚研究全面发展。
四川大学还将国际化传统一以贯之、发扬光大,本月将组建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领导力人才培养高地、国别问题研究新型智库、人文交流互鉴桥梁。
据四川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常务副处长邓洪教授介绍,2013年以来四川大学构建了“常规交流搭桥梁、高端交流提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如通过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立足香港扩展国际交流合作;在中美、中俄、中欧文化交流中,随处可见“川大声音”;与匹兹堡大学共建“四川大学- 匹兹堡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布鲁塞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联合剑桥大学及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的若干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全球第一个实体性、国际化、智库型的“成都喜马拉雅国际研究院”……
此外,四川大学还将实施“一带一路”未来领导力人才培养计划。设立1亿元的四川大学“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力争在未来5年内重点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000名高端人才、1000名硕博士留学生,使川大成为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级专业人才、治理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摇篮。
校地协同 助力“双创”
2016年,四川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一起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示范基地,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家高校“双创”示范基地。
事实上,四川大学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无疑是有底气的。
一方面,从美国“硅谷”、德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例来看,城校融合发展、城校一体建设既是高校开放包容的创新之路,也是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融合之路,而四川大学无疑已经在探索实践这样一条共生共容的创新路径。另一方面,随着全国首个全球性创新创业交易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正以全球性、高端化、全要素的优势吸引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汇集蓉城,与四川大学的创新发展相依相益。
正如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所说:“大学决定了城市的品位,四川大学是成都最大的金字招牌,成都市委市政府将竭尽全力为四川大学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四川大学在成都顺利、快速、可持续发展,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2016年4月,四川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框架协议,将重点围绕“十个共同打造”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到2025年共同将四川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大学。
其中,双方将共同打造10至15个国际领先的一流学科领域,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未来全球优秀留学生的留学首选地和汇聚地;共同打造“3 3”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共同打造环川大周边集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成果交易、成果产业化“一体化”的示范区;共同打造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互联网 、大数据等一批高新技术探索研究院;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战略共同体等。
四川大学还于今年5月底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创业家性质的校友联谊会——全球校友创业家联谊会,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川大学子和全球优秀青年,打造更加强有力的“双创”服务、风险投资、企业孵化、创意实现、成果转化交易等“供给侧”,真正实现川大学子“双创”人生的增值。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表示,当前中国正进入一个创新创业时代,所有川大人都有投身于国家创新创业大潮,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四川大学专门设立各类创新创业基金:联合全球校友设立超15亿元的“川大校友同创众筹基金”,发动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建立“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公益基金”,建立医学与健康“双创”基金等一系列专项基金,基金总额近20亿。这些基金,将吸引和支持全球优秀人才来川创业。
而在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日9月29日即将启动的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起点上,围绕“四川省-四川大学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和“成都市-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省市校将共同建立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和快速转化的服务机制、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科学高效服务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的条件平台,百廿川大即将踏上“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
承文翁之教,继蜀学渊源,熔中西于一炉,成自家风范,立时代潮头,守百廿初心,在双甲华诞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辑前行,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的新华章。(文/陈明 唐奕)
配文:
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联谊会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母校发展的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祝母校生日快乐!
——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联谊会会长、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