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东庐江 吴汉东做客长江讲坛 畅言知识产权三种格局
荆楚网消息 (实习生 欧啸虎 通讯员 刘莎莎)聆听思想的声音,沐浴智慧的阳光。8月9日,中国知识产权界扛鼎人物——中南财大原校长、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应邀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就老百姓生活中、政治家视野中以及学者视角中的知识产权,与数百读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吴汉东曾笑称,自己“虽非大器,但也晚成”。大器晚成,必有大用。2000年5月至2014年1月,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于2009、2011年两次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MIP)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名单。作为新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先行者”,吴汉东教授的许多研究都是基础性的、开创性的:1984年,他在高校率先开设了知识产权法课程;1986年,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知识产权法教材《知识产权法概论》,填补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一项空白;他的着作《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等,被公认为代表了中国知识产权研究最高水平的成果。
吴汉东教授从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着手,运用好莱坞《阿凡达》版权、ipad商标、三星品牌等典型例子,向听众解释了“什么知识产权”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内涵和作用。他从老百姓生活中的知识产权、政治家视野中的知识产权、学者视角中的知识产权等三个层面,介绍了在私人、国家、国际三层面知识产权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他还结合了英国着名哲学家培根的名言,提出了“先进的知识才是力量”、“有产权的知识才是财富”的观点,更进一步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讲座中,吴汉东从老百姓眼中的知识产权入手,一路分析,从私人层面、国家层面、国际层面对知识产权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他还坚信,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撑,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强调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但一体化并不是美国化,知识产权保护既要讲“国际话”,更要说“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