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抑非构图 这些非虚构作品打动了我(组图)

2017-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冷血>杜鲁门·卡波特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10月<叫魂>[美]孔飞力三联书店2012年5月<萨哈林旅行记>契诃夫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忧郁的热带>[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文学评论家,<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作者) 主打 <契诃夫全集> 推荐语:最近在读契诃夫的全集,包括他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以及非虚构的作品.他是一个非常朴素.但又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世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冷血》杜鲁门·卡波特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10月《叫魂》[美]孔飞力三联书店2012年5月《萨哈林旅行记》契诃夫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忧郁的热带》[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文学评论家,《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作者) 主打 《契诃夫全集》 推荐语:最近在读契诃夫的全集,包括他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以及非虚构的作品。

他是一个非常朴素、但又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世界的作家。

他的短篇小说非常有启发性,结局很自然,但结构却总有意外之处。特别推荐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在一种平庸得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位医生去病室给一个精神病人治病,因同情这个病人的处境而与他聊天,最终自己也被看成是发了疯,并被禁锢了起来。

小说没有戏剧性的大冲突,在缓慢的行进中,污浊黑暗的环境逐渐侵蚀了人的内心,内部结构的转换和人性的迷失衔接得非常自然。 契诃夫小说里有特别强烈的现代气息。

他对于俄罗斯社会现状那种灰败的书写,对小人物身上挥之不去的失败感的书写,这些与他的文学前辈(比如托尔斯泰)是完全不同的。托尔斯泰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他相信人性的完整,相信人是有理想的。

虽然《安娜·卡列尼娜》是悲剧,但我们依然可以读出托尔斯泰在塑造完美的人性,而契诃夫着眼于描写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失败、孤独和绝望,他最擅长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 《第六病室》 弥漫着污浊空气的第六病室,与其说是病房,还不如说是监狱。

阴森的铁窗、残酷的毒打,这就是病人的“待遇”。这些不幸的“疯子”,其实就是囚徒,他们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受压迫、受侮辱、受欺凌的人们。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个姓格罗莫夫的病人,似乎头脑很清醒,而且很有见地,他是病人?还是受迫害的囚犯?读者不禁产生这种疑惑。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主持这家医院的善良正直的拉京医生也被当作疯子抓了起来,关在这里。 这真是惊心动魄的悲剧。

这部严峻深沉、震撼人心的小说无疑是作家契诃夫一生所写的最富反抗精神的作品之一,它揭露了沙皇俄国像监狱一般阴森可怕,批判了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 专业书单 《冷血》 杜鲁门·卡波特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10月 这部“非虚构小说”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纪实作品”。

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几声枪响,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子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案件逐渐得以还原,两名凶手从这起谋杀案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冷血之路?当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自省之旅。 非虚构写作系列 推荐语:我认为非虚构并非只是纪实性的新闻特稿或者深度报道,它不是对社会事实的单纯描述。

我个人偏爱叙事性更强的非虚构作品,小角度切入,不单是客观中立的社会学作品,而带上了很强的文学性。以下这些作品,它们用怎样的叙事方式来表达某个社会场景赋予的意义,对我的非虚构写作很有启发性,对中国读者系统了解“非虚构”这个阅读门类,也大有裨益。

《叫魂》 [美]孔飞力 三联书店 2012年5月 本书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

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

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战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作者孔飞力是美国及西方中国史研究中人们公认的一位大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

叫魂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刽子手之歌》 [美]诺曼·梅勒 译林出版社 2008年8月 本书是美国犹太裔著名作家诺曼·梅勒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以“新新闻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出版于1979年,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迄今在美发行已逾百万册。

作者从主人公加里·吉尔摩的情人、朋友、亲戚、上司,从警察、看守、法官、律师、精神病专家和记者那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细腻地再现了吉尔摩痛苦扭曲的世界,展现了真正的美国生活。

吉尔摩是典型的“美国存在主义者”,他的心理特征和反社会行为高度浓缩了诺曼·梅勒的“美国存在主义”这一人生哲学:你不能逃避自己,你必须面对自己。

《萨哈林旅行记》 契诃夫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推荐语:这部作品里既有一个作家的现实情怀,也有他对社会现状的基本把握。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做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

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这是契诃夫毕生至为自豪的作品。 《忧郁的热带》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这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 采写/新京报记者 柏琳 本文相关推荐 什么叫非虚构写作现代文阅读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影像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非虚构文学我非主角作品陆抑非花鸟画作品欣赏优秀的非虚构绘本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虚构的古希腊文明路非所有的作品孩子吓着小米叫魂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