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教授王飞跃 | 科学与信念
问题是思维本身也是时间或时代的函数。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手段。狭义地讲,就是人们思考问题、表述问题、讨论问题的“框架(Framework)”。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思维“框架”的认识也不同,古希腊的柏拉图有“蜡板”之说,工业革命前夕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有“天赋观念”之论,英国哲学家洛克还有“白板”理论,等等。
正如后来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
我们处于什么时代?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思维和信念?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人类社会已进入开发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人工世界(虚理世界)”的“新IT”(Intelligent Technology智能技术)时代,我们需要“计算思维”和“智能信念”[4, 5]。对此,作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杰出开拓者,Nils的《理解信念——人工智能的科学理解》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材料和启示途径。
在文艺复兴和科学兴起之前,人类追求的主要是神圣的“上帝认可”,期盼“天人合一”,否则心理不安。现代科学体系确立之后,我们的追求变为牛顿定律般永恒的因果律“理性认可”,希望“知行合一”,否者就不彻底。今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IT技术唤醒了人们对个性化、针对性、瞬变态等“长尾”现象的兴趣与关注,导致具有局部和暂时特性但有效的“关联认可”,特别是“数据关联”的思维与相应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法与技术。
这是“暂时的癖好”,还是发展的时代趋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更进一步,生物医学,特别是近来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可能都有其特殊的生物结构、生理状态和心脑框架。正如Nils在书中所描述的,许多研究表明思维与大脑的生理构造相关,思维活动与一个人生来的DNA和脑结构相联,甚至人类语言结构就是大脑组织的反映,这一切更与每个人的人生成长之经历密不可分。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所声称的:人们不仅是在“看东西”,而是“看成什么东西”(People not only "see things", they "see them as something")。如此多的主观变数,难怪Nils要说:无论柏拉图是怎么想的,我们的思维无法直接通向“永恒的真理”。
可是,诚如爱因斯坦所言:“整个科学无非就是对日常思维的提炼。”因此我们对于真理、信念、思维等问题的讨论一定要持开放的态度,不要忘记科学中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库恩的思想本质上“不可分度、不可比较、不可交流”的“3C”理论;哲学上“明希豪森三难困境(Munchausen Trilemma)”所揭示的人之理性与智力的局限性。
数学家和哲学家怀德海也讲过:“没有完全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半真的。罪恶源于试图把半真的当作全真的。
”Nils在书里把我们的科学理论视为人类为自己构造的最大“虚拟现实”,人只能像飞行员一样通过有限的仪表仪器来感受机外的巨大世界。至于对真理或信念的检验问题,借用法官Holmes的话就是:“使其自身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接受,这一想法的威力本身就是对真理最好的检验。
”学究一点,我们不妨回访一下Horkheimer和Adorno及其学派建立批判理论的过程,争取使主观思维和相对思维在大数据和新IT时代有所拓展,更加“科学化”,并获得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