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石首鱼的功效与作用_石首鱼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石首鱼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那么石首鱼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石首鱼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石首鱼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通用名称】石首鱼
【其他名称】石首鱼 (《食性本草》)
【异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动物形态】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黄色,下侧金黄色;背鳍及尾鳍灰黄色,胸鳍、腹鳍及臀鳍为黄色。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 ②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 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O.01,O.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O.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性味】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②《开宝本草》:\"和莼菜作羹,开胃益气。\" ③《随息居饮食谱》:\"填精。\"
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