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回家扒苞米 揭出身农村的明星

2019-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丰收了!"大衣哥"朱之文回家扒苞米 近日,"大衣哥"朱之文在微博晒出一张干农活的照片,照片中"大衣哥"坐在院子中认真扒苞米.他在微博写道:"

丰收了!“大衣哥”朱之文回家扒苞米

近日,“大衣哥”朱之文在微博晒出一张干农活的照片,照片中“大衣哥”坐在院子中认真扒苞米。他在微博写道:“又是丰收年,点#赞#给你们打爆米花吃。”微博发出后,网友纷纷留言,盛赞“大衣哥”出名后仍勤劳持家,也有网友表示,房子应该翻盖下了。

朱之文

今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特别节目《中国人的活法》,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作为节目主角之一,“大衣哥”朱之文在纪录片中的一句话,被解读为成名后被村民索要车辆和钱财。一时间,网上有人谴责村民索要钱财,也有人感慨草根明星成名后是非多。2月23日,朱之文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要车要钱这些传言,都是村民之间闲拉呱的玩笑话。”

三年前,因为爱唱歌,被村里人在背地里叫做三大嘴的朱之文,穿了件军大衣,出现在省城选秀的舞台上。这次选秀,让农民朱之文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很快,他身穿军大衣演唱的视频被人转发到了网上,一夜之间,朱之文拥有了上百万的歌迷。凭借着在网络上超高的人气,2012年,朱之文这个没经过一天专业训练的农民歌手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成名以后,老朱给村里办了不少事,但总有人不满足,这让他有点心烦。朱之文在成功后不仅努力为村里修路,还为慈善拍卖大衣…

可同村村民们竟然说:这对他是九牛一毛,他要想叫俺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再给1万块钱。

丰收了!“大衣哥”朱之文回家扒苞米 揭秘农村出身的明星赵丽颖

2013年,赵丽颖在被称为古装版杜拉拉升职记的《陆贞传奇》中饰演女主角陆贞深受观众好评。赵丽颖还有《追鱼传奇》、《极品男女日记》、《吉祥天宝》、《云中歌》等电视剧备受观众期待。作为80后,赵丽颖生在河北廊坊﹔父母如今都是个体。父亲原是派出所民警,母亲原是百货商店售货员。她还毫不隐讳地透露:“他们小时候都是农民。”

2006年,赵丽颖参加雅虎搜星,在冯小刚组获得冠军。2011年,在《新还珠格格》中饰演“晴儿”一角一举成名。2012年,随着在《宫锁珠帘》、《错点鸳鸯》、《戏点鸳鸯》热播,赵丽颖的名气渐渐上升。

赵本山

生于铁岭开原市莲花村石嘴沟,祖上来自山东,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他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找不着人。当时他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二叔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二叔听旋律,赵本山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这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赵本山的作品一次次的得到百姓的认可是他最高兴的事情,他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痛苦的童年,他现在没有任何痛苦和不满足,相反,他是个会给家庭带来痛苦的人,像他的妻子,他在外演出,就妻子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他只能给妻子物质生活的满足,其它的就很少。

陈小春

陈小春总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样子,不过陈小春的少年时代确是异常凄惨。因家境贫寒,陈小春被父亲扔到农村去种田,学会了割草放牛。

宋祖英

宋祖英出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农村苗民家里。古丈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至今县城人口还只有一万余人。

小沈阳

小沈阳借助春晚火了,一跃成为一线明星,出场费打着滚往上翻。大火了的小沈阳,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的一个小村子里,沈家在村子里已经住了将近100年,从小沈阳爷爷那辈儿起就是唱二人转的,小沈阳的父母也是当地有名的“一副架”。虽然从小听着父母唱二人转,但小沈阳一开始却没有想在这条路上发展。

蒲巴甲

蒲巴甲来自九寨沟,爸爸妈妈都是牧民,生活在山区,但是这一切都不防碍他的艺术道路:2006莱卡加油好男儿的全国总冠军、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中的雪域王子。小时候的蒲巴甲家庭条件很穷困,他看到父亲穿着藏族衣服背着枪进山打猎,觉得父亲很帅,于是便有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梦想:当一个猎人。在“好男儿”的舞台上,蒲巴甲被众多评委评价为“热情勇敢,具有时下缺乏的山一样的精神”,他纯净的眼神更让“雪域王子”的声名远扬。

王宝强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到14岁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命运似乎很眷顾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岁时,王宝强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这部电影让他一夜之间从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

满文军

满文军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在他的印象里,最早看到的汽车是大客车,一种可以把人们拉到城里见一见繁华的交通工具。1996年,一曲《懂你》唱动了很多人的心,也让人们记住了满文军。

郭晓冬

山东沂蒙山的老山区里,像每个田间地头疯跑的孩子一样,郭晓冬没拘没束地长大,直到他上到高中一年级,面对33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开销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面临第一次举重若轻的选择,他主动辍了学。他跟着村里的人去潍坊城里打工,挖下水道、清理淤泥和垃圾。干了一个月的活儿后没拿到一分钱,紧接着又被拉到崂山参加“引黄济青”工程。白天是挑战身体的极限,12个小时连轴干,挖一个直径二三十米、深百米的井。晚上住在帆布大棚里,热得透不过气,旁边就是垃圾桶。

杨丽萍

杨丽萍,云南洱源白族人,生于1958年11月10日。出生在洱源县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山村。杨丽萍的童年,物质生活相对是清苦的。家里没有电灯,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取暖用柴火。因为是边远山区,她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是在村子里,就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没有电,电影得用脚踏自行车带动发电才能放出画面来,而且声音很不准。大概在她七八岁时,第一次看了电影《白毛女》,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那基本上是她生平第一次认识外来的事物。

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

马天宇

马天宇来自山东德州农村,家里异常贫困,爸爸打他记事起就在外地漂泊,5岁醒来时,发现妈妈死在床上。母亲去世的那一天,马天宇刻骨铭心,“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去世)前一天,我去帮我妈妈买了药,还喂她服下。第二天,我醒来时,却发现妈妈已死在我身边了。”

之后,他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日子,“小学时,因为太穷,我在学校打了一针2元5角的疫苗,被奶奶打了个半死,她觉得我在浪费钱。”后来,他又因3元的学费,不得不辍学,“那时,爷爷奶奶实在拿不出钱了。”经过曲折的求学路,马天宇终于上完了中专,成了北漂一族。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做拉面、打烧饼、蒸馒头。他说那时的梦想就是达到爷爷的要求,“赚4万元钱,盖四间房子,娶一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