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花椒
汉源花椒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蜚声中外。自唐代元和年间(约公元805-820年)就被列为贡品,历朝历代都作为贡品进贡皇室,故又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等独一无二的品质而享誉全国。以倚重麻辣味而著称的正宗川菜,首选调料就必须选用正宗的汉源花椒,因此汉源花椒又被誉为川菜之魂和百味之首。汉源老百姓用传统工艺把新鲜花椒炼制而成的花椒油,更是将汉源花椒的醇香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炼制将新鲜花椒中多种易挥发的芳香油转而浸存在清油中,较好地保持了新鲜花椒的鲜香醇麻,是做凉菜和面食中不可多得的上好调味品。
根据汉源县历史记载和老百姓经验,最好的汉源花椒出自汉源县北部泥巴山地区的清溪一带,而最好的花椒就出自建黎乡(古名牛市坡,古代牛马等牲畜贸易集散之地故名,因此建黎花椒又被汉源老百姓称为牛市坡花椒)。因此,岁贡皇室的贡椒也多出产自建黎乡,该地区尚有一块《免贡碑》记录了当地官员为民请命,向皇帝请求停止征收贡品而得到皇帝批准的历史。
产地: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
古代医籍中关于花椒治病的记载甚多。有趣的是,花椒与皇帝后妃有关。据史籍记载, 汉成帝微服出游,在其姐姐家遇到一绝代佳人,乃咸阳赵飞燕。成帝将她纳入后宫, 封为婕妤。赵轻盈善舞,宠冠后宫,册封为后。飞燕一心想为成帝生一太子,但久不身孕。御医诊断为风寒入里,宫冷不孕,御医奏请后宫用花椒涂四壁,取室温气正。《汉 官仪》记载,“皇后以椒涂壁和椒房,取其温也。”椒房从此得名
古称“贡椒”。自唐代元和年间就被列为贡品,长达一千余年,史籍多有记载。其果实具有油重粒大、色呈牛肉红、香麻味美的独特风味,位居全国花椒之冠。《汉源县志》记载:“汉源花椒气味辛和,用途亦广,本境方物,列为贡品……官斯士者,每年除入贡外,以囊印记分遣,得者莫不以不贵也。汉源花椒,香飘全国,名扬天下。今日之川菜百味,更是“麻”字当头,而正宗川味,其椒必取自汉源,汉源花椒主要用于火锅主料、烧菜、炖菜等佳肴的制作。
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刺。奇数羽状复叶,边缘有圆齿和透明腺点。夏 季开花,花小型,伞房花序或短圆锥花序。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就是花椒, 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
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也常作为炒椒盐花生、椒盐豆,制 中式椒盐饼等。另外,它也是调制其它调味品的常用原料。
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气味芳香,可以除各种肉类的腥臊臭气,改变口感,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日本医学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中医认为,花椒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小提示: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但孕妇及阴虚火旺的人应忌食。
正宗的汉源花椒,取名清溪花椒或者牛市坡花椒,只产在清溪镇的几个乡。汉源其它乡镇产的花椒品质都要差一些。西昌、泸定等地的花椒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溪花椒了。由于资源稀缺,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上等的清溪花椒或者牛市坡花椒,本地花椒在当地的批量收购价格都比外面的零售价格还高,想一想就知道情况了。2000年前后,先后有很多外地的老板来建黎乡地区收购了成百上千万的花椒幼苗去外地兜售种植。因此,正宗牛市坡花椒在现代物流水平的支持下,可能也会出现在不同地区。但是,即便这样,同样的花椒品种在不同地方栽培出来的品质差别巨大。无论如何,岁贡皇室的汉源花椒,有名的娃娃椒的产地是在汉源县。
根据汉源本地老百姓的历史经验,汉源县最好的花椒出自北部高海拔地区的清溪镇,而清溪镇最好的花椒出自建黎乡(建黎乡古名牛市坡,古代牛马贸易集散之地,故名)。因此,建黎花椒(牛市坡花椒)在汉源县内名气最大。建黎乡也是历来选供皇室贡椒的主要产地,该地还保存有一块珍贵文物----免贡碑,记录了清朝末年汉源县丞官僚向光绪皇帝为民请命免除岁贡的故事。很多网店除了使用汉源花椒作为招牌,也有很多直接用牛市坡花椒作为招牌的。
汉源花椒经过上百代清溪地区椒农的选种繁育,气更清、味更重、香更浓、麻上劲。2001年汉源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2004年,巴蜀一绝的汉源花椒正式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8年汉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榜首,是雅安市唯一上榜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