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锋报告 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2日 任泽锋)
——2014年1月22日在黄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任泽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面对多重罕见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克难而进,扎实工作,夺取了防汛抗洪和抗旱救灾全面胜利,较好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8亿元,同比增长9%;财政收入81.02亿元,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6.7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2亿元,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8.
03亿美元,增长14.6%;市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2亿元,增长13.2%。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省、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不利因素,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农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3%,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5家,实现产值173.7亿元、增长16.9%;茶叶产量3.1万吨、增长4.7%,出口1.02亿美元、增长43.8%。
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8.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和歙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产城一体化试点,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60亿元。
持续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73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4.5亿元,分别增长2.5%和3.8%。服务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8%。黄山旅游股份公司获得省政府质量奖、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二是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力扩大有效投入,“十大工程”完成投资521亿元、增长12.8%,黄山北站、歙县北站、歙黟一级公路、宁国至黄山天然气支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京福高铁加快建设,黄祁高速建成通车,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等140个重点项目竣工运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到位内资564.5亿元、增长2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3亿美元、增长15.4%。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评估通过省复核,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
黄山风景区荣获全球首家优秀目的地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5A景区创建通过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等级评定。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00个,出境断面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太平湖入选全国15个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目标任务完成。全市百佳摄影点增至166个。扎实开展关键区域控制和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完成改徽8561幢。强力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造林绿化16.57万亩。休宁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市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再次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
三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新区成功整合,高铁站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区快速通道启动建设。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城市展示馆、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完成,文峰桥建成通车,江心洲公园、戴震公园改造和屯光大道、齐云大道绿化提升全面完成,市图书馆、档案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益性项目全面建成,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8条,更新公交车40辆。
加快推进区县城和建制镇建设,屯溪区黎阳印象、黄山区北大门沿线综合改造提升、徽州区颖溪河两岸及岩寺老街整治、歙县客运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成,休宁县旧城改造、黟县新城区路网和祁门县新城区开发等城镇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48.
8%,提高1.7个百分点。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全市村庄布点规划和第一批106个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新建、续建项目1498个, 3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完成建设任务。
西递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庄里等9个村跻身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四是民计民生持续改善。深入开展“七保”工作,精心组织实施37项省市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1.98亿元,惠及148万城乡居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2%以内。着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3.9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9.4万人。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和五保对象补助标准,全面实现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
新农合参合率101.2%,大病保险全面启动,城乡医疗救助16.46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676.48万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952套,基本建成13266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6万户,8个灾后倒房重建集中安置点基本建成,因灾倒房的群众春节前将全部入住新居。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568个,投入资金4.8亿元,2.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分别增长9.5%、15%,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黄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我市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新建、改扩建和增设附属幼儿园85所,完成3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黄山茶业学校整建制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新增中国传统村落27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改扩建,黄山首康医院建成运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初见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
5‰以内,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建成32个精品社区。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区县社区矫正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畅通信访渠道,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荣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三连冠”,胜利捧回“长安杯”。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地方志、档案工作得到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市政府系统承办的45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
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性资金、政府性债务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管理等制度建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360项,取消39项、下放27项、冻结20项,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16.25万件,按时办结率达99.24%。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84%。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关心、支持黄山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驻黄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收支矛盾压力加大,部分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产业支撑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和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服务业综合效益有待提升;中心城区人气不足,首位度不高,带动力不强;部分城市低收入群体和深山区、库区、革命老区群众生活依然困难;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发展意识不强、工作谋划不深、落实推动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不同程度存在。
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和各位代表的期望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