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最伤这里,专家支招应对
近年来,每到秋冬时节,雾霾总会让中国人切实体会到“呼吸之痛”。虽然一阵风、一场雨可以暂时驱散它,但当雾霾再度来袭,你有信心能保护好自己吗?记者采访权威专家,就网友最关心的雾霾困惑进行解答,并一一给出科学指导。
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张金良
环保部环评常聘专家库成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成斌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
雾霾最伤这里,专家支招应对(供图/华盖)
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对交通影响较大;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对健康危害更大。
雾和霾可通过以下4方面区分:
1.能见度范围。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小于10公里。
2.相对湿度。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小于80%。
3.边界特征。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晴空万里,但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边界。
4.颜色。雾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彭应登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会变得越来越密集,污染物排放基数随之变大,我们要做好与雾霾天长期做斗争的准备。
雾霾对健康的直接危害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方面。
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其中以PM2.5杀伤力最强,它只有头发丝的1/28,却能吸附铅、锰、镉、锑、锶、多环芳烃等多种有害物,深入人体肺泡并沉积,给呼吸系统乃至全身带来伤害。
雾霾还会增加空气中病菌活性,使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感染。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等常见呼吸道疾病也容易急性发作。
徐成斌认为,心脏病患者在雾霾天会加重病情。PM2.5附着多种污染物和病菌进入人体后,容易引起血栓,引发心肌梗死、中风等。
另外,雾霾天气还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出大气污染“致癌”,其实说的就是有毒颗粒物PM2.5。
佩戴口罩。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孩子,以及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的人。
别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易使眼角膜缺氧,而在雾霾天气里,因为气压低,会使角膜缺氧加重,眼干眼涩不舒服。空气中的微小污染物会刺激眼睛,导致眼部过敏或感染。
带包湿巾。对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容易粘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症状。外出时,不妨带一包湿巾,随时清洁。
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尽量用鼻子呼吸。研究发现,人体吸入颗粒物不同大小,在体内沉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大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鼻毛可以阻挡95%。
外出回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清洁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PM2.5颗粒非常小,穿透性很强,而市面销售的口罩材质决定了它们在阻隔微小颗粒物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彭应登说,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谓“PM2.5口罩”主要有三类:
一是纱布口罩,这种材质过滤效率低,它对PM2.5几乎没有阻隔作用。
二是活性炭口罩,这种口罩增加了一层活性炭,它是吸附气体的材料,可以减除一些异味,比如腐败物质发出的臭味等,但并未明显增加对颗粒物的防护效果。
三是医用口罩,分为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相比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但它也不能将细小颗粒物完全“拒之门外”,这是因为城市空气污染源太多,人们佩戴时又不能完全保证口罩与脸部贴合,降低了其实际防护效果。
张金良指出,PM2.5在空气中始终存在,少量的PM2.5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大家也不要过于恐慌,可参考气象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情况选择什么时候戴口罩,在出现霾黄色或橙色预警、PM2.5指数较高的情况下外出时,应该选择N95口罩。
彭应登强调,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呼吸越费力气,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如果要戴N95医用口罩,时间不宜过长,老人、有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应该注意,一旦感到不舒服,就要尽快摘下来。
另外,张金良还提醒,口罩对空气的阻隔也很大,我们呼出的气体会反复进入呼吸道,对健康也有影响,戴半小时就要摘下来换换气。为了保证口罩的防护作用,佩戴时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每两天换一次。
坊间流传着不少防雾霾“清肺食谱”,最常见的是木耳和猪血。但顾中一提醒,这些食疗偏方都不可靠。
雾霾对人体有害主要是因为部分细微颗粒物会直接进入肺部、甚至入血,引起肺部和心血管疾病。但食物吃下去是进入消化道的,不可能直接把肺里的有害物质“带出来”。
木耳是一种食用菌,富含膳食纤维和木耳多糖,其中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能够吸附胆固醇等,可以降胆固醇,但不能清肺。同理,猪血等各种动物血制品也只能进入消化系统。
之所以流传各种动物血制品能“清肺”,或许是因为动物血富含铁,易导致黑便,被大家误认为把肺里的毒素排出来了。
那么,饮食对解雾霾到底有没有帮助?顾中一表示,从雾霾致病机理来看,理论上说雾霾天应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食物。
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鱼、肉、蛋、奶、大豆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蔬菜水果一般都富含维生素C,比如菠菜、鲜枣、油菜、橙子、番茄、黄瓜等。
维生素A可提高上皮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肤等)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预防雾霾对黏膜造成的损伤。但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脏、鸡蛋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宜大量吃。胡萝卜素大多数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也具有相同效果。代表食物主要是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柑橘等橙黄色蔬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深绿叶菜。
“室外空气再不好,每天也要打开窗户通风。”彭应登说,室内污染物有很多,厨房油烟、卫生间细菌、人正常呼吸排出的废气……密闭空间很容易让这些污染物累积,对健康影响也很大。
因此,即便在雾霾天,室内也要有新鲜空气来源,每天下午一点到四点大气扩散条件比较好,污染物浓度比较低,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把每个房间的窗户开个小缝,通风至少1小时。
彭应登说,住在马路边的人要除外,马路两边扬尘、PM2.5相对较高,应该避免长时间开窗,可以选择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来改善居室环境。
室内也存在PM2.5,主要来源于烟尘以及室外进入的细微颗粒中。使用高效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起到过滤微小颗粒,吸附甲醛、苯、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作用。
宋广生说,空气净化器要根据情况启动,如果空气质量很好,没必要长时间开,应以通风为先。冬季可与加湿器联用,效果更佳。但要及时清洗集尘极板,更换滤芯。
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尽量不要靠墙壁或家具,最好放在房屋中间,或者离开墙壁1米以上的距离;不要放在离人体太近的地方。 另外,减少在室内吸烟,摆放一些绿植,做饭时打开抽油烟机等都有助于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彭应登说,在污染环境下,人体受伤害程度受暴露时间、活动量大小影响很大。雾霾天远离马路,去小区花园、公园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没有问题,但不要剧烈运动,比如跑步、打羽毛球等,否则会导致肺活量增加,吸入更多污染物,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早晚和下午六七点污染比较严重,建议不要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运动,尽量安排在下午。
1.尽量别开窗,尤其在堵车时,以避免污染物进入车内;
2.如果车内空气质量不是很差,建议在不开窗的条件下将空调设定为内循环,它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有害气体进入车内;
3.雾霾天能见度较低,开车时要打开雾灯,千万不要开远光灯;
4.不要过急、过快行驶,注意保持车距,勤按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