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三伏贴起泡了怎样办? 三伏贴的正确使用方法
贴三伏贴起泡怎么办
有水泡和出现红晕都是正常现象,说明药物已经起作用。洗澡时请不要局部摩擦,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出现大水泡,可在局部涂上烫伤药膏(如绿药膏或湿润烧伤膏)。或在酒精碘酒消毒后,刺破水泡,然后涂上庆大霉数注射液使皮肤不受感染。
贴三伏贴起泡怎么办
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三伏贴穴位疗法具有哪些优势呢?一是天然绿色疗法,无副作用。二是防治相结合。三是内病外治,操作简便。四是价钱相对比较低廉。五是疗效好。
哮喘病人以及在冬季易咳嗽、咯痰、咳喘者和患咽炎、鼻炎等症的病人适合通过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目前有一些患者希望三伏贴穴位疗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他们对三伏贴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病人贴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发作、延缓病情的发展。有的病人想今天贴敷了明天病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贴敷的目的不是通过贴一次,把咳嗽止住了、把喘止住了,而是为了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作。有些反复发作的疾病,是要有一个疗程的,一般三年为一个小的周期,要取得满意的效果还是要坚持按疗程治疗。
冬病夏治及三伏贴背景知识解读
1、冬病夏治理论依据
冬病夏治始于《黄帝内经》时代,是经典中医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养阳”、“择时施治”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其作用已被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所验证。
《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的疾病,可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症状。
2、三伏贴治病的原理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将该帖敷贴于有效穴位,达到增强机体功能、有效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是运行气血及调节脏腑功能的通道。三伏贴中的有益成分属热性、阳性,贴敷于治疗穴位可激发阳气、鼓舞正气、祛除病邪、平衡阴阳、清肺益肾、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体内陈寒,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多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
3、三伏贴适应症
1、咳嗽、咯痰、咳喘
2、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3、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4、儿童早期咽炎、其他各类咽炎、鼻炎
5、风湿骨痛(敷贴疼痛患处)
三伏贴使用方法
1、清洁皮肤,局部穴位常规消毒,把药贴在大杼、肺俞、心俞双侧共六个穴位。
2、时间:在农历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敷贴,每次4-8小时左右。
3、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每伏的第一天阳气最旺,是最佳贴敷时机。
首先你要弄清三伏贴的原理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不要紧的,我也贴了,而且长了水泡——!!吓死我了,我马上去网上找资料:“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很热,还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应,可以不管。有人贴两小时后局部就会起泡,这多发生在皮肤娇嫩的孩子。这时要去掉药物,如果泡小,涂些碘伏,避免感染即可。如果泡大,要到医院用消毒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据观察,起泡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中医古代灸法里有一种叫瘢痕灸,就是要施灸处起泡,以取得最佳疗效。另有些人说贴了4个小时还没感觉。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皮肤的耐受能力不同,即使反应不强烈,药物也照样能吸收,这部分人可以贴6小时。”
三伏贴贴到感觉皮肤发热就行了,贴太久会皮破,所以贴三伏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不用管的,它自己会好的……
三伏贴起水泡,奇痒,破皮,流水是正常的皮肤应激反应,不用恐慌。主要原因是佩戴后药物产生高热,灼伤皮肤引起的。可以按照皮肤被烫伤、烧伤、晒伤(紫外线灼伤)等症状的处理方法来进行局部处理,在家中用冰袋冷敷即可,最好还是找主治医生咨询,或者直接到皮肤科诊治。
贴三伏贴后局部起水泡是正常现象。不同的人,根据免疫力的不同,起泡的穴位也不同,反映到人的身上,就是贴敷贴的位置也不相同。起水泡,说明你体内有湿热,通过中药药物的作用,将体内湿气拔出,形成水泡。
有的人起的是米粒大小的一层小水泡,有的人则会起比较大的水包。如果水泡较小,可以不必理会,它自己就会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其实也可以自己吸收,但可能会非常难受,奇痒难忍,这时,可以先用消毒针将水包挑破,然后用药棉将流出的水吸掉,再用碘伏消毒,然后涂一些紫药水,进行拔干处理即可。这样处理后,一般一到两天就会缓解,并逐步痊愈。8月7日就是第三伏了,可以继续贴的。三伏贴,贵在坚持!
不要吃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的东西;
孕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过敏性体质者,禁止贴敷。
皮肤过敏者、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禁止贴敷。
伤口及溃烂部位,禁止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