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喉宝江佩珍 连罗纳尔多和卡卡都给它代言 金嗓子喉宝到底有多厉害?
还记得世界杯期间央视铺天盖地的金嗓子喉宝广告吗,著名球星卡卡在镜头前举着一盒金嗓子,咧嘴一笑。这广告从头到尾也不过5秒钟的时间,没情节没台词,画风清奇,卡卡和金嗓子怎么看也都没什么联系。但不得不承认,这广告火了,金嗓子喉宝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其实金嗓子喉宝早已家喻户晓,它包装盒上的老先生头像就如老干妈头像一样深入人心。这位老先生叫王耀发,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很多人可能以为他就是金嗓子的当家人,其实不然,带领金嗓子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是一位女士,现任金嗓子集团董事长江佩珍。
江佩珍年少时母亲早逝,家中条件供不起她再继续读书,于是,13岁的江佩珍来到广西柳州市糖果二厂,恳请厂里给她一份工作。厂里看她条件困难实在可怜,网开一面收留了这个“童工”,分配她去做包糖工。谁知道,年纪轻轻的江佩珍包糖又快又好,总是超额完成任务。突出的表现让她18岁时就被推选为副厂长,33岁时就当选了厂长。
江佩珍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想法,自从她当了厂长,厂里的产量直线飙升。她更是与时俱进,引进国外生产线,生产出内地第一块果酱夹心糖、第一块花生巧克力、第一块酒心巧克力。在她的带领下,1988年,工厂产值达到9700多万元,10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
然而,到了90年代,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市面上的假货也是铺天盖地。柳州糖果厂销量受到很大影响,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在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江佩珍有幸和朱镕基总理谈起糖果厂的生意,朱总理建议她可以把产品与科研结合起来,这一指点,让江佩珍看到了糖果厂的新方向。
她带着厂里的全部积蓄——7万元,跑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寻宝”。这位态度真诚,毫无架子,又充满工作热情的企业家打动了华东师范大学王耀发教授,他决定与江佩珍合作,把自己在医学方面的研究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她。
在参观糖果厂时,王耀发发现他们生产的薄荷糖在味道上不太受欢迎,在功能上也起不到润喉的作用。于是,他透露了自己一个专治慢性咽喉炎的配方,正好可以用糖果当载体推广出去。这个想法和江佩珍一拍即合,他们共同试验了多种糖果的口味,最终,金嗓子喉宝面世了。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王耀发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但他没要一分钱。后来公司转制,王教授也不要股份,更没要钱,并签下委托书,保证后代也不会对知识产权有要求。江佩珍深受感动,她决定把王教授头像印在包装上,让大家都知道王教授是他们的恩人,他们尊重知识,永不忘恩。
1994年底,广西金嗓子制药厂正式成立。到1996年,金嗓子喉宝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含片,还远销海外。江佩珍当机立断向政府申请将企业从国企转变成合作制民营企业。如今,金嗓子集团已发展成为以特色中成药为主,以健康食品、保健酒为辅的集团公司,跻身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更是于2015年7月15日顺利上市。
按照企业改制的规定,江佩珍可以拿到10%—15%的股份,但她最终只拿了3.1%,把剩下的股份都留给了员工。江佩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发展上,她做事永远奉行她的“八字原则”: 努力、积极、克制、牺牲。正是因为有江佩珍这样的领导者,金嗓子喉宝才得以火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