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有什么症状

2018-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中风(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常在爆发性中风(主要中风)前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医学上称这现象为中风预兆.小中风的医学名为暂时性缺血中风,是由于小血块阻塞血管而发生的,发作迅速. 小中风发生前,通常会有明显的征兆.包括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四肢无力.失去平衡力.老眼昏花.视力出现问题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发生小中风后,大部分患者会在一两个星期内发生大中风,如果能在小中风发生时及时治疗病情,病人的生命较有保障. 引起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

小中风(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常在爆发性中风(主要中风)前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医学上称这现象为中风预兆。小中风的医学名为暂时性缺血中风,是由于小血块阻塞血管而发生的,发作迅速。 小中风发生前,通常会有明显的征兆。包括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四肢无力、失去平衡力、老眼昏花、视力出现问题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发生小中风后,大部分患者会在一两个星期内发生大中风,如果能在小中风发生时及时治疗病情,病人的生命较有保障。

引起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

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Ⅰ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 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动脉硬化 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3.肿瘤性出血4.血液病引起

5.动脉炎引起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7.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8.其他9.原因未明三硬膜外出血四硬膜下出血

Ⅱ脑梗塞(颈动脉系统及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一脑血栓形成1.动脉粥样硬化引起2.各类动脉炎引起3.外伤性及其他物理因素

4.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5.药物6.其他原因

二脑梗塞

1.心源性2.动脉源性3.其它(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

三腔隙性梗塞

四血管性痴呆

五其他

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Ⅳ脑供血不足Ⅴ高血压脑病

Ⅵ颅内动脉瘤一先天性动脉瘤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细菌性动脉瘤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五其他

Ⅶ.颅内血管畸形一脑动静脉畸形二海绵状血管瘤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Galen静脉瘤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六毛细血管瘤病七脑一面血管瘤病

八颅内一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九其他

Ⅷ脑动脉炎一感染性动脉炎二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

三弥散性红斑狼疮四结节性多动脉炎五颞动脉炎

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七钩端螺旋体动脉炎

八其他

Ⅸ脑动脉盗血综合征Ⅹ颅内异常血管网症Ⅺ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三直窦血栓形成四横窦血栓形成

五其他

Ⅻ脑动脉硬化症

疾病先兆

心脑血管病发生前数小时甚至一个月之内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口歪眼斜、突然头疼、说话不清、全身发热等,这些先兆症状就称之为小中风,表明了心脑血管疾病正在形成,要及时采取一些处理措施。 可能出现的先兆症状如下:

口眼歪斜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头痛头晕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

肢体麻木

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乏力呕吐

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

这些小中风的症状不一定都出现,但只要有其中一则先兆症状出现,就是中老年人中风警报,要特别警惕。此时,应让病人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经过简单处理后在赶紧送往医院,切忌慌乱

临床表现

TIA的临床表现如下:

1、颈内动脉系统TIA:颈内动脉系统血管供应限及大脑前3/5的结构。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其主要的表现为对侧肢体的无力、笨拙、使用不灵活。特别是上臂,有时也累及面部、腿或整个半身,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一般被描述为肢体“发沉”、“发死”或“不能活动”。感觉功能障碍的表现,主要为偏侧舌头或面部针扎样感觉,也可见于同侧肢体的麻木感,但总的来说,肢体的症状往往为脑组织受破坏后的阴性表现,而非癫病等刺激性病灶导致的阳性表现;如果患者仅仅表现为单侧肢体的感觉或(和)运动障碍,则有时难以与推一基底动脉系统TIA鉴别,因为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的行程中,两个血管系统供应其不同部位。这就需要了解两个系统血管所支配的大脑区域中各自的特殊生理功能。颈动脉系统血管所支配的脑组织中的一些高级皮质功能,如言语功能等。但急性出现的说话困难,两个血管系统的TIA有时难以鉴别。体象障碍常提示前循环障碍导致顶叶后部局灶缺血。而其他高级皮质功能,如失用症、认知障碍等,需要特殊的神经心理检查方法检查,故不适宜在临床工作中运用。

单眼视力障碍伴对侧肢体症状,提示为颈动脉系统TIA。颈动脉提供眼部循环的供血,其病变导致发作性黑膜,但同向偏盲亦可引起视力缺失,应注意鉴别。同时出现双侧的运动或感觉功能丧失,提示为脑干缺血。在老年人中突然出现双眼失明,常提示为双枕叶梗死。TIA患者就诊时很难发现残留的阳性体征,如果大夫发现其发作,则可发现与症状相符的阳性体征(包括长束体征或局部神经核团受损的体征)。对血管的其他检查则可以发现导致TIA的可能病因,如颈动脉分叉处的杂音提示颈动脉狭窄,但严重的狭窄或梗阻,则反而无杂音。检查眼底,有时可以发现流过视网膜血管的柱子,从而证实是微栓子所致的TIA。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症状椎-基底动脉缺血,主要累及脑干、枕叶、额叶内侧。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不容易,其异常可见如下表现:眩晕、共济失调、复视、言语困难、相吉困难、吞咽困难、摔倒发作、单侧或双侧视觉缺失、短暂性全脑遗忘症、单侧或双侧面部麻木、单侧或双侧感觉丧失、偏瘫或双侧肢体瘫痪甚至四肢瘫痪、记忆力障碍等。而属于领枕叶的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如忽视、失用症等),由于要通过特殊的神经心理检查法检查才能发现,故不列入临床观察项目。多数情况下,孤立的症状难以作出明确的定位诊断,往往需要几个症状同时发生。眩晕为推-基底动脉缺血最常见的症状,然而该症状实际上更常见于躯体疾患或前庭末梢器官的病变。视觉丧失为第二位常见症状。眩晕应与头晕、晕厥、意识模糊及“头发轻”相区别。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周围环境在运动的幻觉。单纯眩晕合并有其他脑干或领枕叶功能障碍才考虑诊断TIA(但实际上,有时单纯的眩晕在头部MRI上也可发现相应的新的缺血病灶)。有时眩晕与共济失调难以鉴别。发生于脑干的病变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复机、吞咽困难、摔倒发作。复视是最有用的脑干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面部及嘴部针刺及麻木感也可出现,可能伴有对侧肢体的感觉及运动症状(交叉性的感觉运动障碍);双侧感觉丧失,或不同的发作中出现不同侧的偏瘫,常提示为椎-基底动脉TIA的发作;耳聋及耳鸣不常见。